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75篇
  免费   724篇
  国内免费   519篇
耳鼻咽喉   43篇
儿科学   72篇
妇产科学   91篇
基础医学   601篇
口腔科学   44篇
临床医学   3942篇
内科学   1468篇
皮肤病学   136篇
神经病学   600篇
特种医学   775篇
外科学   1365篇
综合类   3467篇
预防医学   729篇
眼科学   97篇
药学   1863篇
  25篇
中国医学   310篇
肿瘤学   690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513篇
  2022年   353篇
  2021年   404篇
  2020年   375篇
  2019年   442篇
  2018年   402篇
  2017年   305篇
  2016年   360篇
  2015年   363篇
  2014年   674篇
  2013年   856篇
  2012年   1054篇
  2011年   1251篇
  2010年   1175篇
  2009年   1111篇
  2008年   958篇
  2007年   989篇
  2006年   905篇
  2005年   962篇
  2004年   890篇
  2003年   687篇
  2002年   564篇
  2001年   449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91.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steoporotic verlebral fractures,OVFs)在临床上十分常见,随着人口平的老龄化,这一问题将更加严重[1-2].随着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彤术的开展,人们发现骨质疏松件椎体骨折同其他骨折一样,也存在骨不愈合现象.  相似文献   
92.
采用羟基磷灰石涂层股骨柄假体行全髋置换术的早期疗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采用羟基磷灰石(HA)涂层股骨柄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疗效。方法2000年2月~2003年10月,采用钛合金HA涂层股骨柄假体行无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65例(70髋)。术前诊断:股骨颈骨折30例,骨关节炎15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9例,人工股骨头术后松动8例,类风湿性髋关节炎2例,髋关节融合1例。分别于术后1周、3个月、6个月,以后每年一次行髋关节功能和X线片检查,其中44例接受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的骨密度(BMD)检查。结果术后X线片提示股骨柄假体的初始固定均符合优良标准。随访2~5.5年,平均3年。髋关节功能从术前Harris平均评分32分(25~52分)恢复至最后随访时的平均96分(85~100分),至今无一髋表现股区痛或需行翻修手术。术后1年内的X线片测量显示:<1.5mm下沉者7髋,其余均无假体下沉。至今无一例显示股骨近端或髓内骨溶解,也无一例显示假体松动。DEXA检查显示BMD在术后下降,然后迅速恢复,3~6个月后可达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其中Ⅱ、Ⅵ区的BMD增加速度最快,有时甚至高于对照侧。按Engh标准评定,全部患者均获骨性固定。结论近段HA涂层能增强股骨柄假体的初始固定,促进早期骨长入和骨性生物学固定,阻止聚乙烯磨屑的髓内移行和骨溶解,故用于无骨水泥全髋置换术的早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3.
目的为扩大供者来源,探讨在子-母微量嵌合体基础上同胞间非T淋巴细胞去除(Non-TCD)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可行性。方法受者的原发病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性淋巴细胞病变,供者为其胞弟,供、受者HLA有3个抗原不同,经套式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供者微量嵌合体阳性。采用全身照射、司莫司汀、阿糖胞苷、环磷酰胺及兔源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等对受者进行预处理;采用环孢素A、霉酚酸酯及甲氨蝶呤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移植后受者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0.5×109/L和血小板>20×109/L的时间分别为11、18d,骨髓检查显示增生活跃,粒细胞系、红细胞系形态和比例正常;1、2、3、6个月和1年时完全供者型嵌合>90%。术后发生Ⅱ度急性GVHD及慢性局限性GVHD,经调整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后缓解。受者现基本恢复正常生活。结论子-母微嵌合体阳性的HLA半相合同胞可作为Non-TCD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供者。  相似文献   
94.
膝关节镜检查手术中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关节镜手术是一种集诊断、治疗为一体的微创手术方法。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于2003年8月~2004年11月应用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病变,改变了原来的手术体位,增加了大腿固定器和水泵的应用,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术中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5.
分析酷似肺结核的肺癌16例。对16例患者术前做了胸片和薄层CT扫描。结果显示,胸片、CT图像上癌灶表现为结节状和小片状渗出影,结节密度不均匀,可见空泡征、颗粒样结节征。灶周可见胸膜凹陷征、血管聚集征等。小片状渗出影很似浸润型肺结核。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早期肺癌阅片的注意点。  相似文献   
96.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急性肺水肿患,收缩压〉160mmHg,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100mmHg,无硝酸酯制剂的禁忌证,高血压病史1年以上;血氧饱和度(SaO2)〈80%;共171例,男103例,女68例,平均年龄71.2岁。治疗前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97.
将 74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苯那普利治疗组 ( 36例 )和苯那普利合用缬沙坦组 ( 38例 ) ,治疗前及治疗 6个月后 ,用同位素放射免疫测定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浆AngⅡ、ALD和NE水平 ,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 (LVEF)。结果 :( 1)苯那普利治疗后血浆NE水平明显降低 ,LVEF明显增高 (均P <0 .0 1) ;而血浆AngⅡ、ALD水平改变不大 ;( 2 )苯那普利加缬沙坦治疗后血浆NE、ALD水平明显降低 ,LVEF明显增高 (均P <0 .0 1) ,而血浆AngⅡ水平改变不大 ;( 3)组间对比发现 ,苯那普利合用缬沙坦能更有效地降低血中NE、ALD的水平 (均P <0 .0 1) ,提高LVEF ,且AngⅡ水平亦较单用苯那普利组明显下降(P <0 .0 5 )。提示两种治疗方法都能提高CHF患者的LVEF ,改善心功能 ;联合用药组在降低NE、AngⅡ和ALD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单用苯那普利组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vW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固相酶免疫法测定 3 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和 3 0名健康献血者的血浆vW因子水平 ,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后 2 4h血浆vW因子水平为 2 15 .0 %± 2 3 .4%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10 7.5 %± 2 9.6% (P <0 .0 0 1)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vW因子显著高于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 (P <0 .0 1) ;血浆vW因子预测重症AP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 91.7%、87.0 %和 88.7%。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存在血管内皮损伤 ;测定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vW因子水平可早期预测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比较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患者血细胞表面3种糖基化磷脂酰肌醇(GPI)锚定蛋白表达情况。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25例PNH患者粒细胞表面GPI锚定蛋白CD55、CD59和CD87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它们在不同疾病状态下的改变。结果 PNH患者粒细胞表面3种GPI锚定蛋白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P均<0.05),红细胞表面CD55和CD59也表现出相关(P<0.01),但与粒细胞表面CD55和CD59的缺乏情况并不一致。结论 PNH患者同一系血细胞表面GPI锚定蛋白呈平行关系,这有助于对PNH发病机制的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100.
壶腹周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32例壶腹周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分为无胰瘘组和胰瘘组,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白蛋白、总胆红素、病变部位、胰肠吻合方式、胰液引流、胆汁引流及术后胰液引流量的差异。结果胰瘘组术后胰液引流量多于无胰瘘组,十二指肠癌、远端胆管癌、壶腹部癌术后胰瘘发生率高于胰头癌。提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主要与残留胰腺的质地有关,捆绑式胰肠吻合能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