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31篇
  免费   291篇
  国内免费   346篇
耳鼻咽喉   150篇
儿科学   60篇
妇产科学   44篇
基础医学   387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1519篇
内科学   1610篇
皮肤病学   139篇
神经病学   275篇
特种医学   466篇
外科学   2069篇
综合类   1440篇
预防医学   460篇
眼科学   134篇
药学   684篇
  8篇
中国医学   305篇
肿瘤学   48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232篇
  2014年   450篇
  2013年   498篇
  2012年   595篇
  2011年   644篇
  2010年   716篇
  2009年   722篇
  2008年   691篇
  2007年   620篇
  2006年   486篇
  2005年   560篇
  2004年   512篇
  2003年   523篇
  2002年   513篇
  2001年   452篇
  2000年   269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172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 - 1)及其受体cXCR4 相互作用转导特定信号,已经被证实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CXCR4 在肾癌细胞中高表达,SDF - 1/CXCR4 与肾癌细胞的增殖、存活、靶器官特异性转移等密切相关.阻断SDF - 1/CXCR4 通路能够有效地抑制肾癌的生长及转移,为治疗肾癌开辟了新途径.本文就SDF - I/CXCR4 在肾癌中的表达、与肾癌肿瘤性相关血管生成、癌细胞增殖、存活、转移、细胞内机制以及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2.
血管生成素相关蛋白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孟舒  秦永文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7):3728-3729
生物治疗已成为当前缺血性心脏病治疗的一个研究热点。血管生成素相关蛋白(angiopoietin-related protein,ARP)家族是最新发现的一族促血管生长因子,自1999年以来,先后发现了该家族的6个成员,其中5个可能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有关。ARP1能促进体外血管生成,并具有保护内皮细胞功能;ARP2能在体外诱导内皮细胞分化;ARP3可能通过肝脏和脂肪细胞间的激素途径押制脂蛋白脂肪酶。从而促进脂肪分解,提高极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的水平,因此,行ARP3基因突变是治疗冠状动脉索样硬化性心脏病和高脂血症的一个新方向;另外,它还能与整合素αvβ3连接从而促进血管生成;ARP4是肾细胞癌(Rcc)的标志,测定血浆ARP4水平可以作为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标志,对于不能行放疗和化疗的肾脏Rcc患,行ARP4基因突变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治疗目标;其次,它还能应用于冠状动脉索样硬化性心脏病和高脂血症的治疗;它亦能保护内皮细胞免于凋亡;对于ARP5的功能及其有关机制,国内外尚在研究之中,但根据其相应的结构来推测,它能促进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43.
44.
血瘀证与肝癌关系浅析——附1010篇(本)相关文献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瘀证在肝癌中的分布规律。方法 :筛选建国以来国内公开报道过的有关原发性肝癌辨证分型的论文和肝癌辨证分型的中西医著作以及中医古典医籍 ,对文献中血瘀证及其症状出现的频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的文献中有 84 .86 % (2 13/ 2 5 1)提及“血瘀证”或与之意义相同的中医证候名称。所有纳入的文献共整理统计 14 16条中医基本证候 ,其中血瘀证有 2 6 3条 ,占 18.5 7%。结论 :初步认为肝癌的中医证候中以血瘀证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45.
老年患者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目的探讨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在老年患者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参照Evans分型,85例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不稳定性77例,稳定性8例,分别应用不同内固定治疗,其中Gamma钉20例、重建钉25例、动力髋部螺钉(DHS)和动力髁部螺钉(DCS)40例。结果术后随访79例,均获得骨折愈合,愈合时间4~7个月,平均5.2个月,其中大于5°髋内翻者有12例。根据患者骨折愈合、关节活动、主观感觉与生活能力恢复等因素制定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为84.8%(67例)。未发生因本手术所致内科合并症加重或患者死亡。结论髋内翻是老年患者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的主要并发症。Evans分型对选择内固定具有指导意义。结合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情况,针对不同骨折类型选用适当的内固定器械,可以提高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相似文献   
46.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5岁。因面部、颈前水肿性红斑伴四肢肌肉酸痛、无力1年余就诊。曾在外院以“皮肌炎”,予口服强的松70mg,1次/d,2周后症状缓解,减量至6Omg,1次/d,以后每2周减量10mg,减至30mg,1次/d时持续服用3个月,病情稳定,强的松减至20mg,1次/d。6个月前,患者自行停用强的松。同年4月上述症状再次出现,遂来本科就诊。体检:T38.7℃,P120次/rain。  相似文献   
47.
目的对胰腺原发性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探讨。方法收集长海医院15年间2115例胰腺手术患者中2例胰腺原发性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报道46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8例胰腺原发性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瘤患者男女比例相当,平均年龄(60.5±13.4)岁。病灶位于胰头的27例,病灶平均直径为(9.2±4.7)cm,临床表现以上腹部隐痛及纳差为首发症状多见,生存期平均(24.5±12.3)个月。结论胰腺原发性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瘤临床罕见,极易误诊;好发于胰头,多为低度恶性,根治性或姑息性手术切除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8.
C2椎弓根拉力螺钉选择性治疗Hangman骨折   总被引:63,自引:5,他引:58  
目的探讨C_2椎弓根拉力螺钉治疗Hangman骨折的适应证,并评估其疗效。方法1998年2月~2000年12月共收治Hangman骨折患者22例。经颅骨牵引有10例骨折获得解剖复位但不稳定,对其中椎体结构完整的8例进一步施行了3.5mmC2椎弓根拉力螺钉内固定。男6例,女2例;年龄18~42岁,平均28.2岁。Levine-EdwardsⅠ型5例,Ⅱ型2例,Ⅱa型1例。脊髓功能FrankelD级2例,E级6例。患者全麻后俯卧于预制好的头-颈-胸石膏床腹片上,取后正中切口,暴露C1~C3后方结构。取C2侧块中点为进钉点,根据C2椎弓根的内缘和上缘走行确定进钉方向,一般为向头端倾斜25°~30°,向中线倾斜30°~35°。应用测深器确定螺钉长度,一般为25~30mm。所有操作均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完成。结果手术平均时间70min。未发现术后的早期和晚期并发症,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所有骨折均在术后3个月愈合,颈椎活动范围接近正常,未出现C2,3的脱位和拉力螺钉的松动。结论C2椎弓根拉力螺钉技术可使Hangman骨折获得良好的即刻复位,通过骨块间加压恢复C2,3节段的稳定性。其适应证应限于骨折可复位的病例。  相似文献   
49.
蟾毒灵抗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整体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蟾毒灵对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建立肝原位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 5组 ,每组 15只 ,蟾毒灵 3组分别给予 1.5、1.0、0 .5mg/kg体重 ,腹腔注射 ;生理盐水 (NS)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用法同蟾毒灵组 ;阿霉素 (ADM )组按 8mg/kg体重给药。用药后第 11天每组分别处死 10只荷瘤鼠 ,测量肿瘤大小 ,取瘤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和瘤细胞超微结构观察。剩余各组观察带瘤生存期。结果 蟾毒灵组肿瘤大小均较NS组明显缩小 (P <0 .0 1) ;中、大剂量的蟾毒灵组带瘤生存期较NS组明显延长 (P <0 .0 5 ,P <0 .0 1)。大、中剂量的蟾毒灵瘤组织以中重度坏死为主 ,小剂量以轻中度坏死为主。电镜下大、中剂量蟾毒灵组可见肿瘤细胞凋亡征象。结论 蟾毒灵对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可能是蟾毒灵的抗肿瘤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利用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和cDNA表达谱芯片筛选早期活化的肝星状细胞与大鼠正常肝脏组织、轻度肝纤维化组织、重度肝纤维化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方法:从SSH构建的大鼠轻度和重度肝纤维化中两个差异cDNA文库中挑选1 000条上调显著的基因,与正常大鼠4 136条基因克隆制作成一张芯片,筛选持续期活化的肝星状细胞相关基因.结果:获得与HSC持续活化相关的上调基因633条,下调基因715条,其中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调节蛋白激酶(SGK)在正常大鼠基因克隆和2、8周SSH上调差异基因中均呈上调信号.结论:联合应用SSH和cDNA表达谱芯片是筛选和鉴定不同样本中差异表达基因的快速、经济和有效方法;SGK可能作为多种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和细胞磷酸化级联反应的一个功能性交汇点,参与了肝星状细胞的早期活化和信号传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