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究抑郁障碍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线粒体损伤检测及其意义。 方法收集72例抑郁障碍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51名同期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所有受试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线粒体功能损伤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结果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3+、CD4+、CD45+及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类型抑郁障碍患者CD4+差异有显著性(P<0.05);Pearson相关检验结果显示,抑郁障碍患者SDS评分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5+水平均呈负相关(r=-0.233,-0.436,-0.347,P<0.05),与CD8+水平呈正相关(r=0.496,P<0.05)。两组抑制性T细胞(Ts)线粒体损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抑郁障碍患者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表达存在一定程度的免疫失衡,部分患者出现T淋巴细胞线粒体损伤。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构建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为制订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440例(建模组)住院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肺部感染现状及风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选择2022年1-5月188例(验证组)急性脑卒中患者对风险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建模组急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3.18%,共分检出病原菌11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别75株、33株、7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15分、入院48 h首次血清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增高、气管插管、留置胃管、口腔功能障碍、低蛋白血症是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因素(均P<0.05)。建模组和验证组入院后肺部感染发生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1和0.927(均P<0.05);模型验证结果显示,约登指数为0.721,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81.2%,准确率为93.6%。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可根据预测模型中的风险因素尽早落实医院感染标准防控技术,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33.
34.
环状混合痔是痔的最严重阶段,治疗较困难,难点在于治疗彻底性与保护肛门功能之间很难两全其美。既能消除痔病症状、又能保持肛管解剖生理结构的术式是肛肠外科治疗该病的研究趋势。我科自2011年以来在外切内扎术的基础上,通过临床反复实践,提出了“外切内扎加皮桥重建术”这一术式,用于治疗环状混合痔。本研究对比采用此术与单纯外切内扎术治疗的环状混合痔患者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5.
目的采用不同锉臼方法重建髋臼,比较髋臼假体试模植入后的稳定性,得出何种方法重建后植入的髋臼假体试模更稳定,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采集皖西卫生职业学院解剖教研室完整防腐骨盆标本10具。使用同心圆形顺序和非顺序锉臼、非同心圆形顺序和非顺序锉臼,4种锉臼方式。同一骨盆的两侧髋臼设置成一区组。一侧使用同心圆形锉臼重建髋臼,两种方式先顺序锉臼,压配假体试模、测量;在此基础上非顺序锉臼重建髋臼再次测量;另一侧使用非同心圆形锉臼重建髋臼,使用相同方式顺序和非顺序锉臼,压配假体试模。测量髋臼假体试模的抗旋转扭矩和抗拔出力。4种处理手段分别为4个处理组,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行SNK-q检验。 结果同心圆形顺序锉臼重建后髋臼假体试模的抗拔出力(83.8±3.3)N,抗旋转扭矩(26.5±2.6)Nm;与同心圆形非顺序锉臼重建抗拔出力(93.6±2.2)N,抗旋转扭矩(34.8±2.2)Nm。非同心圆形顺序锉臼重建抗拔出力(69.2±2.9)N,抗旋转扭矩(12.1±2.6)Nm,与非同心圆形非顺序锉臼重建抗拔出力(75.3±2.2)N,抗旋转扭矩(16.8±1.9)Nm。经过统计学分析,在抗旋转扭矩实验中,各处理组间扭矩有差异(F=443.8,P<0.05),每区组间扭矩有差异(F =6.2,P <0.05)。为进一步了解处理组间均数两两比较情况,SNK-q检验显示各处理组间抗旋转扭矩均值完全不相等。在轴向抗拔出力实验中,各处理组间抗拔出力有差异(F =187.2,P <0.05),每区组间抗拔出力无差异(F=1.9,P>0.05)。组间均数两两比较显示各处理组间抗拔出力均值完全不相等。抗拔出力和抗旋转扭矩呈现出同心圆形非顺序锉臼>同心圆形顺序锉臼>非同心圆形非顺序锉臼>非同心圆形顺序锉臼的结果。 结论在尸体骨盆标本实验中得出同心圆形重建髋臼后半球形髋臼假体试模更稳定;在非顺序锉臼重建的髋臼窝中,假体试模植入后稳定性更强。同心圆形和非顺序两种锉臼重建方式重建髋臼操作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36.
目的总结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经验,探讨分析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和治疗对策。方法收集并分析55例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死亡病例,随访3个月,其中46例术后恢复良好,9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分别为血肿复发4例,症状性癫痫2例,减压性血肿2例,颅内张力性积气1例,给予对症处理后预后良好。结论钻孔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的优点,治疗过程中注意细节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究晚期胃癌姑息性切除联合术中、术后化疗的临床价值。方法:67例晚期胃癌患者中,肿瘤姑息性切除联合术中、术后化疗46例(A组),姑息性非切除手术21例(B组)。收集两组临床及随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结果:术后半年、1年、2年生存率A组明显优于B组(P0.01);术后近期A组较B组生存质量提高(P0.05)。结论:晚期胃癌姑息性切除联合术中、术后化疗,可提高术后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不同动态血压参数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可疑冠心病病人322例,均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冠脉造影,按照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正常组(n=85)、单支病变组(n=91)、双支病变组(n=77)和三支病变组(n=69),比较各组动态血压参数。结果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病人的24 h平均收缩压(24 hASBP)、24 h平均脉压(24 hAPP)、白天平均脉压(dAPP)、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脉压(nAPP)、均高于冠脉正常组(P < 0.05~P < 0.01)。与杓型血压模式比较,非杓型、反杓型、超杓型血压模式的病变支数(双支、三支)均明显高于杓型血压模式(P < 0.01);同一血压模式下病变支数比例分布,杓型血压模式:正常>单支>双支>三支(P < 0.01),反杓型血压模式的病变支数:三支>双支>单支>正常(P < 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吸烟、糖尿病、24 hASBP、dASBP、24 hAPP、dAPP、夜间平均脉压均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P < 0.05~P < 0.01)。结论动态血压模式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与前白蛋白比值(FPR)对原发性急性脑出血患者90 d预后情况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8年12月至2020月10月收治的62例原发性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3分,n=38)与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分,n=24).记录两组患者入院第1、3、7天纤维蛋白原、前白蛋白水平,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FPR值;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入院第1、3、7天血肿体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HISS)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FPR对原发性急性脑出血患者90 d预后情况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原发性急性脑出血患者90 d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入院第1、3、7天,预后良好组FPR、血肿体积、NHISS评分逐渐降低,各时点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FPR、血肿体积、NHISS评分逐渐升高,各时点的FPR及第3、7天的血肿体积、NHISS评分与本组第1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1、3、7天,预后不良组FPR、血肿体积、NHISS评分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PR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65,截断值为25.5;血肿体积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24,截断值为13.2 ml;NHISS评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96,截断值为7.50分.FPR对原发性急性脑出血90 d预后的预测价值效果较好.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PR、血肿体积、NHISS评分是影响原发性急性脑出血90 d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FPR水平在原发性急性脑出血预后不良患者中升高,可作为评估原发性急性脑出血患者90 d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Ⅱ、Ⅲ期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肿瘤转移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5月收治并经根治术治疗的78例Ⅱ、Ⅲ期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患者的随访资料对其转移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并对经单因素分析后有意义的因素进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患者术后转移复发与吸烟情况、原发部位、是否为双原发癌、淋巴结转移、癌结节、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形态、脉管瘤栓、TMN分期、T分期、化疗方案、术前CEAb、术后CEAb、术前CA19-9b、术后CA19-9b有密切的关系(P<0.05);经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部位、淋巴结转移、肿瘤形态、TMN分期、化疗方案、术前CEAb、术前CA19-9b是转移复发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Ⅱ、Ⅲ期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肿瘤的复发转移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以淋巴结转移、TMN分期以及组织学类型等密切相关,临床对患者预后的判断需结合各种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