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129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6篇
综合类   172篇
预防医学   5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18篇
  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目的:观察LED白光治疗低出生体重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53例低体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2组:治疗组28例予LED白光治疗,对照组25例给予普通蓝光治疗,对两组疗效及副作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胆红素下降值,黄疸消退速度,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LED白光治疗低体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安全、有效,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甲磺酸加替沙星治疗急性泌尿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法进行检验。治疗组给予甲磺酸加替沙星注射液200mg,ivd,q12h。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00mg,ivd,q12h。疗程5~7d。结果治疗组38例,对照组40倒。治疗结果:甲磺酸加替沙星(治疗组)与左氧氟沙星(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100%与95%。不良反应轻,上述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甲磺酸加替沙星治疗急性泌尿道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3.
56例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期放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单纯放疗和同期放化疗两种治疗方法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方法]将56例T3-4N3M0鼻咽癌病人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对照组)和同期放化组(放化组)各28例。放疗:两组病人均使用常规分割外照射,使鼻咽部剂量达到70~78Gy,颈部剂量达到66~80Gv。化疗:放化组采用顺铂、氟尿嘧啶(5-Fu),1次/周,共用3~6个周期。[结果]对照组28例病人均按计划完成治疗,放化组中有6例病人因严重放化疗反应未能按计划完成。对照组和放化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71.42%、75.00%(P〉0.05);3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8.57%、25.00%(P〈0.05);3年累计复发率分别为14.28%、17.85%(P〉0.05);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7.85%、64.28%(P〈0.05)。[结论]局部晚期鼻咽癌顺利完成同期放化疗的患者,远处转移率及无瘤生存率体现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34.
骨膜细胞联合BMP成骨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骨膜细胞联合BMP协同成骨作用及其效果,探索骨缺损后骨再生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自体骨膜细胞体外培养、扩增、传代,观察兔骨膜细胞活细胞形态学和功能变化;兔24只随机分四组,切除双侧连同骨膜桡骨1cm,分别置入骨膜细胞+BMP、骨膜细胞、BMP、空白对照,术后定期进行X线拍片、组织学检查。结果 兔骨膜培养活细胞形态分三期:细胞分裂期、细胞发展期、细胞功能期,细胞传代进化后,其结构与原代细胞无明显差异;骨膜细胞体外培养,大量增殖,其细胞悬液自体移植至骨缺损区能形成骨组织;修复骨缺损能力骨膜细胞+BMP〉BMP〉骨膜细胞,骨膜细胞移植后表现为在骨缺损端形成骨样组织。类似膜内化骨形成新骨,BMP类似软骨内化骨形成新骨,骨膜细胞+BMP表现膜内化骨和软骨内化骨两种机制,以前者明显。结论 骨膜细胞或BMP两者均有修复骨缺损的能力,骨膜细胞联合BMP有协同成骨作用,为修复骨缺损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5.
小剂量舒芬太尼对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后寒颤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舒芬太尼对腰硬联合阻滞后寒颤的治疗作用。方法:92例择期在腰硬联合阻滞下行下肢或下腹部手术出现寒颤者随机分为曲马多组与舒芬太尼组,两组进行寒颤程度分级后,曲马多组静注曲马多(1.5 mg/kg) 地塞米松(10 mg),舒芬太尼组静注舒芬太尼(0.15μg/kg),观察各时间点寒颤的变化,并记录5 min后镇静评分、恶心呕吐和SpO2。结果:用药后,舒芬太尼组镇静评分显著高于曲马多组(P<0.01),对寒颤的治疗起效也快于曲马多组(P<0.01);两组恶心、呕吐及血氧饱和度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治疗下肢或下腹部手术腰硬联合阻滞引起的寒颤,起效快,镇静效果好。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适宜浓度。方法60例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第一、二产程所有产妇均于硬膜外持续泵注镇痛液。S组(舒芬太尼组)镇痛液配方为0.1125%布比卡因复合0.5μg/ml舒芬太尼共100 ml;C组(对照组)镇痛液配方为0.15%布比卡因100 ml。结果在第一产程中,S组完全无疼痛者明显比C组多(66.7%:33.3%)(P<0.01);S组产妇中出现轻度运动阻滞者明显比C组多(76.7%:33.3%)(P<0.01),而中度阻滞者明显少于C组(20%:60%)(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第一、第二产程在硬膜外持续输注0.1125%布比卡因 0.5μg/ml舒芬太尼,镇痛效果优于单纯输注0.15%布比卡因;对运动神经的阻滞发生率低于后者,阻滞程度也较轻,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分娩镇痛浓度。  相似文献   
37.
高凌俊  陆金生 《中医药研究》2010,(10):1174-1176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服用降压药对高血压治疗有效性和平稳性的影响。方法将90例2级以上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分为3组。A组早晨顿服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组。B组早晨服厄贝沙坦,晚上服氨氯地平组。C组早晨服用氨氯地平,晚上服厄贝沙坦组,病人均于服药前及服药两周后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服药2周后各组夜间时段及24h平均收缩压明显下降。组间比较A组〈B组、A组〈C组(P〈0.01),B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夜间时段及24h平均动脉压明显下降,组间比较A组〈B组、A组〈C组(P〈0.01),B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夜间时段舒张压明显下降,组间比较A组〈B组、A组〈C组(P〈0.01),B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用药的降压效果显著,早晚分次服药较早晨顿服两种药物更有效控制夜间血压,早晚分次服药使夜间及24h血压下降更平稳。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食道胃颈部吻合术后呼吸道的护理心得及其管理程序。方法:通过56例行食道胃颈吻合术的老年患者的护理,介绍术后呼吸道的管理。结果:通过术前教育,深呼吸训练,正确的咳嗽方法及变换体住,雾化吸入等护理措施,56例老年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做好呼吸道的护理管理工作是预防老年患者食道胃颈段吻合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9.
目的对老年人施行髋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出现精神异常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有明显焦虑症状的患者应用阿普唑仑及其他抗焦虑药物处理,一旦发现精神症状,即予阿立哌唑、奥氮平、舒必利等进行抗精神异常治疗。结果70岁以上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28例,术后精神异常12例,其年龄组分布为70~79岁14例,出现精神异常3例,发病率为21;80~95岁14例;出现精神异常9例,发病率为64,抗精神药物一般用药1周左右,症状缓解,部分患者术后2周出院时,仍需带药出院维持一段时间。最终精神异常症状基本消失。结论老年患者全麻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易发生精神异常,要引起注意,加用抗精神药治疗能取得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8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6例。在糖尿病降糖方案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钙离子拮抗剂降压,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替米沙坦80mg口服,每日1次,加用注射用奥扎格雷钠80mg+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21d。比较两组治疗方法对24h尿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Alc)、肾功能(BUN、SCr)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24h尿蛋白、HbAlc较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奥扎格雷可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24h尿蛋白,具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