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6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60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1 毫秒
11.
颅脑外伤发病突然,病情严重,可损及丘脑、下丘脑、轴索、皮质、脑干等部位,常引起意识障碍或功能障碍[1].经治疗患者脱离生命危险后,若后期不及时给予精心护理,还是具有较高的致残率.  相似文献   
12.
l目的:探析间歇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1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间歇蓝光治疗,对其进行光疗前、光疗过程中及光疗后的精心护理,并将治疗效果和并发症与该院160例进行持续蓝光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比较。结果:间歇蓝光治疗组所有患儿黄疸均顺利消退,发生皮疹12例、发热5例,180例患儿均顺利出院;持续蓝光治疗组158例黄疸顺利消退,发生皮疹24例、发热11例、腹泻3例、低钙血症2例、青铜症2例。间歇蓝光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持续蓝光治疗组。结论:间歇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期间精心护理对患儿的康复及减少并发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院一张床”创新管理模式的构建方法与应用成效。方法:自2019年1月起,医院围绕“全院一张床”的管理改革思路,对护理管理制度、培训管理制度、查房模式、绩效评定等进行了调整,构建了护理垂直化管理构架,强调护理资源在全院范围内的有效调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来应对护理资源紧缺的问题,分别统计2018年和2019年的管理数据,比较两个时期的病床使用率、病床工作日和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结果:2019年的病床使用率为96.4%,显著高于2018年的88.5%(P<0.05)。2019年的病床工作日显著高于2018年,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2018年(P<0.05)。结论:“全院一张床”的创新管理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医院各方面资源,形成资源共享和统一调度,提高了床位利用率,实现了服务质量和效益的共同提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滋肾疏肝汤联合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PCOS不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滋肾疏肝汤联合氯米芬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氯米芬。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若未怀孕则再连续2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排卵率(86.7%)、妊娠率(63.3%)、宫颈粘液评分(8.4±1.1分)、注射HCG日双层子宫内膜厚度(9.5±1.2 mm)较对照组的排卵率(70%)、妊娠率(36.7%)、宫颈粘液评分(7.3±1.0分)、注射HCG日双层子宫内膜厚度(8.8±1.1 mm)均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未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和流产,对照组OHSS发生1例、流产1例;多胎妊娠各发生1例;治疗组人均药物费用(1509.3±499.5元)高于对照组(460.3±78.8元),P0.05。结论滋肾疏肝汤联合氯米芬治疗PCOS不孕症疗效优于单纯氯米芬治疗。  相似文献   
15.
正冠心病和心房颤动(AF)在现实临床中常常共存。由于AF血栓和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机制不同,需采用不同的抗栓治疗方法。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二级预防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支架血栓预防的关键,而合适剂量的华法林在预防AF相关卒中和体循环栓塞方面地位举足轻重。若同时存在以上2种临床情况,临床决策常处于两难境地。在这类患者中如何平衡出血与血栓风险成为现实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Barthel指数情况、临床疗效,并测定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血脂水平,监测治疗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血清hsCRP、血脂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出现显著改变(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67,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肝肾功能等指标均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安全有效,且显著优于单用阿托伐他汀钙片。  相似文献   
17.
背景超声双重造影(doubl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DCEUS)是一种全新的胃肠道检查手段,在口服胃窗造影剂清晰显示病灶基础上,运用静脉超声造影定量分析病灶的血流灌注状态,根据胃癌组织动脉期、静脉期的显影特点以及显影范围进行T分期.目的运用DCEUS术前评估胃癌T分期状态,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内镜病理证实的59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术前3 d内行胃部DCEUS和腹部增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检查,分别记录T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DCEUS术前评估胃癌T分期的总准确率为64.41%(38/59),各期准确率分别为其中T1期:93.33%(14/15)、T2期:77.78%(7/9)、T3期70.00%(7/10)、T4期58.82%(10/17).增强CT术前评估胃癌T分期的总准确率为66.10%(39/59),各期准确率为T1期60%(9/15)、T 2期6 6.6 7%(6/9)、 T 3期8 0.0 0%(8/1 0)、 T 4期94.12%(16/17). DCEUS评估T1期的准确率高于增强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增强CT评估T4期的准确率高于DCEU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期以DCEUS为准,T3、T4期以增强C T为准,DCEUS联合增强CT判定T分期的总准确率为76.27%(45/59).结论 DCEUS能有效术前评估胃癌T分期状态,其与增强CT比较各具优势,两者联合有助于提高T分期准确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骨质疏松症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摘  要: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是由许多微效基因累加作用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疾病。1994年Morrison等Ⅲ首先研究证实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BMD)密切相关,认为根据VDR基因多态性可以预测BMD,这引起了国际上广泛重视。为骨质疏松分子病因学研究开拓了广阔的前号。目前已筛选出许多对BMD有遗传决定因素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9.
陈汉广  王良盟  刘新 《中国药师》2014,(7):1168-1170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原发性肝癌(PLC)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疗效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P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行TACE术,同时口服阿德福韦酯片10 mg,q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270 mg,po,tid,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肝纤维化指标、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和药品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缓解率为66.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CD8+降低,CD3+、CD4+及CD4+/CD8+升高(P<0.05),且对照组改变幅度大于观察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德福韦酯可明显减轻TACE所致PLC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和纤维化,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对解脲支原体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710例标本应用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剂盒检测解脲支原体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阳性检出408例(57.5%),其中单纯解脲支原体阳性301例(42.4%),两种支原体混合阳性107例(15.1%),对解脲支原体分离株的敏感性较高的依次为多西环素、交沙霉素为克拉霉素及阿奇霉素,敏感性较差的为四环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结论:检测解脲支原体的耐药性,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较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