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0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7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目的:寻找国家实验室能力验证试验样品水样中锰检测结果异常的原因。方法:用排除法,对照质量控制方法逐一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乙炔气体纯度不够引起锰检测结果偏差。结论:在日常做样品的过程中,加入加标样品或者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作为质量控制,是发现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2.
选择山丘型螺点的山坡涧滩为试验现场,单独应用或联合应用粉剂喷撒、土地翻耕、“包饺子”、常规喷洒等方法灭螺。154d后观察粉剂加翻耕组有螺面积下降率和活螺密度下降率最高,分别为88.50%和72.76%,其余各组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包饺子”组、常规喷洒组、单纯粉剂组和单纯翻耕组。表明粉剂加翻耕灭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3.
戴振华(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科,江苏南京210029) 女性由于生理方面的原因,高血压的影响因素较男性更复杂,主要为月经因素和生育因素等。初潮年龄越早,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越大。肥胖者一般初潮较早,易患高血压病。生育次数多的妇女,比生育次数少的妇女患高血压的危险性高;初产年龄越小,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也越大。服用避孕药可引起血压升高,妇女服用复方雌孕激素避孕药2年以上,血压升高比不服药者高2 .6 ~5倍。一般认为,肥胖、有糖尿病、高血脂症、高血压家族史的妇女,服避孕药后易出现高血压。因此,一旦发现有高血压应停服避孕药,改用其他避孕…  相似文献   
54.
目的评价硼镁石粉杀灭钉螺效果和现场推广应用前景,了解其对鱼类的急性毒性.方法 采用撒粉法进行实验室和不同类型现场杀螺试验,用斑马鱼进行急性鱼毒试验.结果硼镁石粉在实验室撒粉施药后3、7、15 d的LC5.分别为228.19、34.89、12.47 g/m2,显示该药具有明确的量-效和时-效关系.江滩地区200 g/m2的杀螺效果较好,180 d钉螺校正死亡率和活螺密度下降率均达100.0%;山丘地区200 g/m2 210 d活螺密度下降96.1%;沿海高沙土地区灭螺效果较差,80 g/m2几乎无杀螺效果,200 g/m2钉螺死亡率也很低.现场观察发现硼镁石粉对植物有毒害作用,并随剂量增加而毒害加重;同时,施用硼镁石粉后土壤碱性明显增加,且随剂量增加而碱性增加.急性鱼毒显示48、72、96 h LC50分别为964.32、633.66、523.74 mg/L.结论硼镁石粉现场杀螺作用缓慢,用量大,对鱼类安全,对植物及土壤有损害.硼镁石粉中有杀螺作用的成分亟待研究阐明.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分析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的临床特点和血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依《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诊断标准共收集17例患者,采用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新型布尼亚病毒总抗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进行病原学诊断。结果:1996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暴发疫情发病11例,2010年对留存的7例患者血清进行复核,5份检出新布尼亚病毒总抗体阳性;2010年对1996年疫情中的4例病例再次采样检测,4份标本新布尼亚病毒总抗体阳性。1996年疫情病例11例,2010~2012年监测发现新布尼亚病毒病例6例,合计17例病例中,死亡5例,重症1例,轻症11例,主要临床特征包括发热(100.00%)、血小板减少(100.00%)、白细胞减少(76.47%)以及出血症状、全身中毒症状等。结论:初步观察新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抗体阳性可持续14年以上;该病毒感染临床上包括无症状、轻症、重症和死亡病例;主要临床特征包括发热、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出血和全身中毒症状等。  相似文献   
56.
目的 了解江苏省部分职业人群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知晓情况.方法 238名从业人员来自 江苏省屠宰厂、交易市场和饲养场,采用结构式问卷调查方法,收集从业人员的一般情况和对布病相关认知信息,根据年龄、工龄、性别、工种、文化程度对布病的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护情况的了解进行单项分析和综合量化分析(满分100分).结果 在调查的职业人群,有31.09%(74/238)的人没有听说过布病,对布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总体知晓率仅为26.89% (64/238).职业暴露时,知道饲养病畜可感染知晓率为37.82% (90/238),知道贩卖病畜可感染知晓率为37.39%(89/238),知道屠宰病畜可感染知晓率为42.02%(100/238),知道加工病畜制品可感染知晓率为38.66%(92/238),知道接触病畜的流产物可感染知晓率为33.19%(79/238),知道接触病畜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可感染知晓率均为32.35%(77/238).在接触病畜流产物时,59.66%(142/238)的人认为需要做好防护;在接触病畜及其制品时,21.43%(51/238)的人认为需要做好防护;对饲养场所,有74.37%(177/238)的人认为需要经常性清扫与消毒.对于动物出现生病死亡时,有24.79%(59/238)的人会扑杀后深埋,有18.91%(45/238)的人会简单掩埋,有2.52%(6/238)的人会选择出售,有53.78%(128/238)的人不清楚如何处理.综合量化分析显示,职业人群对布病知晓情况平均为(32±28)分(范围值为0~96分).其中61~83岁年龄组和41 ~ 50岁年龄组得分最高,分别为(38±25)分和(37±29)分,不同年龄组平均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P< 0.05);工龄超过20年的从业人员平均得分最高[(40±29)分],明显高于工龄为11 ~ 20年及以下的人员,不同从业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P< 0.05).结论 江苏省部分职业人群对布病危害及预防认知情况严重缺乏,应加强对职业人员的布病防治宣传及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7.
目的了解江苏省部分疟区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和氟氯氰菊酯的敏感性。方法采用WHO推荐的接触筒强迫接触法,观察接触10、15、20、30、40、50、60min的蚊虫击倒数和24h后的死亡率。结果盱眙、泗洪、睢宁、宜兴4个县(市)中华按蚊接触0.05%溴氰菊酯60min时的击倒率分别为67.37%、64.00%、71.43%和78.40%,24h后的死亡率分别为68.42%、68.00%、72.53%和76.80%,4个县(市)的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的抗性评价均为R级。盱眙、泗洪、睢宁、宜兴4个县(市)中华按蚊接触0.15%氟氯氰菊酯60min时的击倒率分别为84.13%、91.76%、89.80%和100%,24h后的死亡率分别为85.71%、91.76%、93.88%和100%,宜兴地区的中华按蚊对氟氯氰菊酯抗性评价为S级,其他3个县(市)的中华按蚊对氟氯氰菊酯抗性评价为M级。结论江苏省部分疟区中华按蚊已对溴氰菊酯产生高度抗性,对氟氯氰菊酯已产生初步抗性。今后,在媒介防制上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以防止抗性产生。  相似文献   
58.
钱玲华 《职业与健康》2006,22(23):2110-2111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群健康和影响人均期望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解我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采取相应防治措施,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减少死亡。现将我市疾病监测点1989-2003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统计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9.
目的:了解宜兴市城市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情况,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市民进行健康教育问卷调查。结果:市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85.2%,健康行为形成率为84.7%。结论:宜兴市城市居民在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方面基本达到国家卫生城市考核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0.
目的评价流行性感冒(流感)亚单位疫苗(类病毒体)的临床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按随机、对照、盲法的原则,以进口同类疫苗为对照开展现场临床试验,比较两种流感疫苗免疫后临床反应率、抗体阳转率、保护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增长倍数。结果试验组全身反应率(2.8%)和局部反应率(2.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免疫后H1N1、H3N2、B(亚)型抗体阳转率分别为69.93%、58.04%、63.87%和74.02%、53.92%、75.98%;试验组和对照组H1N1、H3N2、B(亚)型抗体GMT增长倍数分别为7.1、4.5、5.8倍和8.8、4.1、7.8倍,两组间除B(亚)型外,H1N1、H3N2抗体阳转率和GMT增长倍数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试验组H1N1、H3N2、B(亚)型抗体保护率为95.86%、92.09%、77.06%,对照组为97.33%、97.02%、82.67%,两组间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试验组流感亚单位疫苗(类病毒体)接种后的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与进口同类疫苗无差异,临床安全性良好;免疫后各型抗体阳转率、保护率较高,GMT增长倍数较多,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