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2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627篇
内科学   239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54篇
特种医学   75篇
外科学   186篇
综合类   218篇
预防医学   132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147篇
中国医学   102篇
肿瘤学   5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糖尿病患者前庭功能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前庭功能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76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60例健康成年人(对照组)用跟震电图测试仪进行自发性眼震试验、位置试验、摇头试验、转颈试验、温度试验和视眼动系统检查(凝视试验、扫视试验、平稳跟踪试验),对上述各项试验数据进行相应的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前庭功能异常为68.4%,对照组为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472,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的眩晕症状与前庭功能减退有一定关系,且多为外周性眩晕,眼震电图可提供客观的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92.
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亦名特发性聋或暴聋。即在无耳鸣、耳聋的情况下,原因不明突然瞬间发生耳鸣、耳聋。于数小时或数日内听力迅速丧失达到高峰者。多累及单耳.以40~60岁成年人发病率高,双耳患者占1%,男性较多,春秋季节易发病。发病率据Joachins(2003年)统计为10.7/10万,北京同仁医院听力门诊统计,占初诊感音性耳聋的4.8%。据最近内外文献报道,此病似有逐渐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93.
目的评价薯蓣皂苷对心肌细胞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方法对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造成缺氧/复氧损伤模型,比较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损伤组、以及薯蓣皂苷各组(10ml/L、30ml/L、100ml/L)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缺氧/复氧损伤组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和NO含量较正常显著升高;而薯蓣皂苷中、高剂量组上述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薯蓣皂苷对缺氧/复氧造成的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呈现剂量依赖关系,作用机制与增强细胞抗氧化作用、减轻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导致的细胞膜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糖尿病(DM)患者听力损失特点,探讨其听性脑干反应(ABR)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变化特征。方法:对在我院就诊的136例(272耳)DM患者(实验组)的一般情况、有无微血管并发症及听力损失程度等进行问卷调查,按每10岁分为30~40岁,>40~50岁,>50~60岁,>60~70岁4个年龄段,均对其进行纯音听阈(PTT)、声导抗、ABR和DPOAE检测,并与120例(240耳)同样分为4组的正常同龄成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30~40岁年龄段其ABRⅠ~Ⅴ波间期及反应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岁以上患者ABR反应阈随增龄明显增加、波间期延长,而且60岁以上患者Ⅲ~Ⅴ、Ⅰ~Ⅴ波间期的延长与同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DPOAE检出率均为100%,但早期DM患者DPOAE幅值在1~8kHz均较同龄对照组降低,且以4kHz幅值减小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M患者多为双侧渐进性的轻、中度听力损害,ABR及其听阈异常与患者年龄、性别及有无微血管并发症相关,而与DM类型及病程无关。DPOAE可用于了解早期DM患者的耳蜗损害。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合并有房室结双径路(AVNDP)的电生理特征和射频消融术式的选择。方法对64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进行电生理检查,观察PSVT发作时传导的顺序,然后进行消融治疗。结果640例PSVT中检出AVRT AVNDP 68例,检出率为10.625%; 8例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并对此类患者进行慢径消融治疗。随访所有患者均无复发。结论AVRT合并AVNDP者阻断房室旁道是消融成功的关键。房室旁道作为旁观者时也应作房室旁道消融。如仅有AH跳跃但无心动过速者,无需接受房室结改良。  相似文献   
96.
外来孕妇与本地孕妇产前检查和妊娠结局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调查上海户籍与非上海户籍孕妇围产保健方面存在的差距,分析流动人口平产分娩点对改善外来孕妇围产期保健状况、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第五人民医院浦江分院流动人口平产分娩点及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5528例孕妇。分为分娩点非上海户籍、五院非上海户籍和五院上海户籍3组。结果:分娩点外来孕妇产前检查覆盖率为92.98%,仅次于综合医院沪籍孕妇,但产检4次以上的比例不足1/3,与其他两组差异显著。分娩点调查对象的妊娠结局普遍好于综合医院的外来孕妇,剖宫产率仅为21.10%,明显低于其他两组。两组外来孕妇中,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随产检次数的增加而减少,来自分娩点孕妇的低体重儿、过期产的发生并未因产检次数增加而得以抑制。结论:通过普及产前检查,流动人口平产分娩点在改善外来孕产妇妊娠结局方面有成效。但外来孕产妇仍缺乏足够的围产保健,应进一步加强系统产前检查和提高质量,切实改善外来流动人口的母婴保健状况。  相似文献   
97.
术中超声在胶质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术中超声具有简便、实时、经济、安全的优点,在神经外科手术中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术中超声已经应用于实时定位诊断胶质瘤,判断胶质瘤残余,控制胶质瘤切除范围及与神经导航融合以判断和纠正病灶移位等,其有助于实时指导手术进程,提高手术的精确性。本文即对术中超声在胶质瘤切除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8.
代谢综合征与前列腺增生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随着肥胖症及糖尿病病人的增多、社会老龄化的加速,BPH已成为颇受社会关注的健康问题。其发病受遗传、营养、内分泌等多因素影响。近来流行病学研究发现BPH与代谢综合征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9.
肠造口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常见外科治疗手段。其定义是用人为的方法将肠腔于体外直接相通,临床上分回肠造口、结肠造口、单腔造口、双腔造口等。由于造口改变了粪便的正常出口,腹部开放一排泄孔道,从隐蔽的会阴部移置到腹部,且不能随意控制粪便,所以对病人的生理、心理造成的影响是不言而语的。不少病人感到沮丧、无助、悲伤。曾经有不少病人在手术前接受健康指导时,在医生办公室或者病房内痛哭,不但为患上癌症而惧恐,更对将来因造口而带来的各种不便而担忧。  相似文献   
100.
米非司酮对早中期妊娠妇女血清生殖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孕妇血清生殖激素的影响。方法:117例妊娠6~24周的孕妇,按孕周分成5组,两次顿服150mg米非司酮后24,48h各采集肘静脉血5ml,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清E_2、P、β-hCG、hPL、PRL水平。结果:服用米非司酮后E_2显著上升(P<0.001);P在6~7孕周组有下降趋势(P>0.05),余组呈上升趋势(P>0.05);β-hCG在早孕组呈上升趋势,中孕组无明显变化(P>0.05);hPL在各组均呈上升趋势(P>0.05);PRL各组均上升,在早孕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早中孕妇女服用米非司酮后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受到影响,米非司酮对胎盘滋养层合体细胞的分泌功能无明显抑制作用。据此推测米非司酮的作用位点在蜕膜和黄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