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7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1篇
妇产科学   265篇
基础医学   33篇
临床医学   168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84篇
预防医学   266篇
药学   117篇
  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系统评价左旋甲状腺素(LT4)治疗对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妇女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检索Medline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搜集公开发表的评估补充LT4对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妇女妊娠结局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0年1月28日。应用STATA 11.0和RevMan 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篇文献,共涉及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孕妇2188例,其中1092例接受了LT4治疗,1096例未接受LT4治疗。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对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妇女,LT4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流产率(OR=0.85,95%CI为0.65~1.11,P=0.234)和早产率(OR=0.79,95%CI为0.54~1.16,P=0.22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T4治疗不能降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孕妇的流产和早产风险,对于这类孕妇应慎用LT4治疗。  相似文献   
92.
正盆腔廓清术难度系数大,充满挑战性,也是医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该术式可能使晚期复发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获益,但对其生活质量可能存在重大影响。在过去的二十余年中,手术技能和围手术期管理的进步已大大降低了盆腔廓清术术后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因此,其作为晚期妇科恶性肿瘤的"挽救性"治疗手段之一越来越受到妇科肿瘤医生的关注。  相似文献   
93.
林莉  刘兴会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1,37(3):186-189
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指静脉血管管腔内血液异常凝结,形成血栓而使血管完全或者部分阻塞,引起血液循环障碍。VTE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E)[1]。孕产妇VTE的发生率约为1‰~2‰[2],且VTE的风险在产后尤其是剖宫产分娩后会急剧升高[3]。2020年8月美国母胎医学会(Society of Maternal-Fetal Medicine,SMFM)发布了"剖宫产血栓栓塞预防的咨询建议"[4]。  相似文献   
94.
风湿免疫性疾病是一类可累及骨、软骨、肌肉、血管及各种软组织的系统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抗磷脂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等。该类疾病好发于育龄期女性,妊娠期及产后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出现疾病的加重或复发。风湿免疫性疾病也增加自然流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胎儿心律失常、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目前,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妊娠期临床治疗方案通常包括抗凝治疗、免疫抑制治疗等,具体根据疾病种类及病情决定用药方案。终止妊娠时机应根据母胎病情决定,原则上不宜超过预产期。若无产科指征,原则上可经阴道分娩,但需加强监护。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产后可能出现疾病的加重或复发,应至风湿免疫科接受规范治疗。产科抗磷脂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产后可能发生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应至血管外科门诊就诊。因此,风湿性免疫疾病患者的妊娠及产后需要由产科、风湿免疫科、血液科、血管外科、新生儿科等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共同管理。做到有计划妊娠,做好孕前咨询、妊娠期及产褥期监测与管理。本文对风湿免疫性疾病的妊娠管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5.
<正>1 病例报告患者,27岁,因体检发现子宫肌瘤1个月于2017年10月27日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就诊。患者体质量指数(BMI)19.2 kg/m2。妇科检查:外阴无异常,阴道通畅,子宫颈光滑,宫体前位,如孕2月余大小,右侧壁凸起,附件检查无异常。门诊B超检查:子宫大小44 mm×57 mm×59 mm,右前壁实性低回声87 mm×63 mm×75 mm,内部分呈无回声,提示:子宫肌瘤伴部分变性可能(囊性变)。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心律失常胎儿围产结局及其临床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8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收治入院的76例妊娠合并胎儿心律失常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胎儿心律失常临床处理及围产结局。结果:入院治疗的76例心律失常胎儿,有19例予经胎盘转运药物宫内治疗,3例内科治疗,11例引产,65例(85.53%)成功分娩存活儿,分娩后治疗5例,未处理32例,1例2~+月死亡,余发育良好。76例中以房性早搏(PAC)为主(33例,43.42%),有16例(20.05%)合并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其中31.25%(5/16)为胎儿室间隔缺损(VSD),9例分娩存活儿。胎儿水肿组、胎儿非水肿组在胎儿宫内治疗率(61.54%vs 13.89%)、分娩孕周(32.87±1.53周vs 38.22±2.99周)、分娩体质量(2307.9±1097.7 g vs 3099.3±635.6 g)、胎儿存活率(38.46%vs 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例胎儿心律失常病例合并母体自身抗体阳性,其中房室传导阻滞(AVB)3例(42.86%),2例存活出生。结论:胎儿心律失常是否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水肿、母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影响围产结局。针对不同胎儿心律失常类型、病因、是否并发宫内水肿等应多学科合作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必要时对心律失常胎儿进行宫内治疗干预,以改善围产结局。  相似文献   
97.
肺血栓栓塞症(PTE)是指由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脱落阻塞肺动脉后引起循环异常和心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妊娠期特殊的生理性改变使PTE发生的风险明显增加,妊娠期PTE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孕产妇肺栓塞(PE)死因构成比呈上升趋势。但是多数关于PE的研究人群不包括孕产妇,使得对PE进行诊断的多项辅助手段在妊娠期使用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验证。不同指南及研究对于妊娠期PTE的诊治尚未完全达成一致,产科医生对于妊娠期PTE的诊断经验有限。本文就妊娠期PTE的临床诊治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产科医生对妊娠期PTE的早期识别及处理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98.
目的:对产后子宫按摩及按摩时机减少产妇出血量的有效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1997年9月至2016年9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97年9月至2016年9月),万方数据库(1997年9月至2016年9月),public medicine(Pub Med)(1996年9月至2016年9月),荷兰医学文摘(1996年9月至2016年9月),cochrane library(1997年9月至2016年10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研究,422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胎儿娩出后肌注缩宫素相比,子宫按摩结合肌注缩宫素在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OR=0.26,95%CI(0.10,0.67),P0.05]和产后2 h出血量[OR=-1.58,95%CI(-2.77,-0.38)、P0.05]、第三产程出血量[OR=-0.75,95%CI(-0.89,-0.60),P0.05]、产后24 h出血量[OR=-2.10,95%CI(-3.23,-1.84),P0.05]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胎盘娩出前后进行按摩亚组分析显示:子宫按摩在胎盘娩出前后均能降低产后出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证据表明,产后给予产妇常规肌注缩宫素的同时结合子宫按摩能有效减少产妇产后的出血量,在胎盘娩出前后实施子宫按摩均能减少产后出血量。受纳入研究数量和文献质量限制,对按摩具体时长及缩宫素的用量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99.
目的 分析截肢者术后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及预测因素,为截肢者护理及早期康复提供证据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在Embase、Ovid、Medline、PubMed、CINAHL、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检索2008年1月1日-2022年4月5日发表的截肢者术后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及预测因素相关文献,对文章类型、样本量、截肢原因、截肢部位、并发症、影响因素、预测因素、处理建议等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9篇文献,其中英文16篇,中文3篇,均为定量研究。文献质量评分≥7分,均为好或优秀水平。文献类型以回顾性研究为主(n=15),研究内容主要为下肢截肢。截肢原因主要为周围血管疾病及糖尿病(n=11)。伤口感染、贫血、幻肢痛、心理问题是截肢术后常见并发症,并发症、二次手术、死亡的预测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饮酒、肥胖、术前合并症、截肢水平、麻醉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结论 截肢术后急性期护理重点是伤口愈合、疼痛控制、近端身体运动和情感支持,尤其是截肢者术后心理问题突出,需要及早进行心理疾病筛查及精神支持。截肢术后需由多学科、多团队协调护理,实现患者身体、心理双治愈,促进其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以品管圈方式建立糖尿病住院患儿规范化医学营养管理模式,并对其营养管理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2019年7—12月我院糖尿病住院患儿3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品管圈的方法,建立糖尿病住院患儿规范化医学营养管理模式,对其进行规范化医学营养管理。结果 建立了适用于糖尿病住院患儿的规范化医学营养管理模式并应用于临床;品管圈目标达成率131%,改善幅度66%。结论 以品管圈方式促进糖尿病住院患儿规范化医学营养管理模式的建立,可提高糖尿病患儿综合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