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62篇
  免费   589篇
  国内免费   198篇
耳鼻咽喉   161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361篇
口腔科学   3381篇
临床医学   892篇
内科学   424篇
皮肤病学   49篇
神经病学   123篇
特种医学   147篇
外科学   1780篇
综合类   949篇
预防医学   335篇
眼科学   206篇
药学   528篇
  18篇
中国医学   192篇
肿瘤学   142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359篇
  2022年   308篇
  2021年   509篇
  2020年   509篇
  2019年   485篇
  2018年   479篇
  2017年   321篇
  2016年   397篇
  2015年   424篇
  2014年   495篇
  2013年   518篇
  2012年   620篇
  2011年   803篇
  2010年   680篇
  2009年   716篇
  2008年   698篇
  2007年   636篇
  2006年   574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51.
口腔黏膜病是发生在口腔黏膜诸多疾病的总称。由于口腔黏膜是全身黏膜的一部分,与皮肤在胚胎发生学上存在同源性,增加了口腔黏膜病的复杂性,使其具有“病因难明、诊断难定、治疗难愈”的特点。但同时,口腔黏膜病的防治恰恰也是口腔科学里更具挑战性、更有探索性、更需同仁为之倾心和奉献的特殊领域。近年来,国内外口腔黏膜病的病因学研究出现了重视全身因素的趋势,诊断学研究出现了重视无创检查的趋势,治疗学研究出现了重视防治时相前移的趋势。这些变化无疑会对打破口腔黏膜病防治的“三难”局面提供机会,从而使患者直接受益。 如今,随着人们对预防肿瘤发生和追求健康长寿欲望的增长,以及过度使用抗生素和某些不良生活现象的出现,口腔黏膜病患者的就医疾病谱发生了变化。以往居于首位的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渐渐让位于斑纹类、真菌类、老年类、性病类疾病。这就要求口腔医师更多地了解这些疾病的知识和进展,以适应这种变化。基于此,本系列讲座将陆续介绍口腔白斑、红斑和黑斑、口腔扁平苔藓、口腔念珠茵病、口腔性病以及老年口腔黏膜病的诊治方法和进展,希翼对读者有所帮助、对医者有所启迪。[编者按]  相似文献   
52.
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的发生大多数与免疫异常有着密切的关系,迄今为止,免疫功能的现状以及各相关因素对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机理等问题,尚未完全清楚,且相应的干预靶点及具体措施也未明确,故阐明 CKD 的免疫功能对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有重要相关性,本文简要阐述 CKD 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3.
行为心脏病学的出现及其治疗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是以病为本,以医疗为中心的世纪。21世纪是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的世纪,健康的核心是和谐。1行为心脏病学主张:和谐是健康的核心健康的核心是什么?2001年我国卫生资源的总消耗是6140亿元,占GDP的6·4%;因疾病、伤残和过早死亡损失7800亿元,占GDP的8·2%,合计接近14000亿元,而长江三峡工程15年的总投资才2000亿元;我国每年用于主要心血管疾病的医疗费用达1301·17亿元,其增长速度接近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2倍;预计到2020年,心脑血管疾病总的死亡负担还将增长一倍,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因此必须寻找出既经济又确有实效的防…  相似文献   
54.
长脉冲Nd:YAG激光非侵入性治疗皮肤浅表静脉畸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前瞻性研究长脉冲1064nm Nd:YAG激光非侵入性治疗皮肤浅表静脉畸形的疗效。方法22例不同部位皮肤浅表静脉畸形患者接受长脉冲1064nm Nd:YAG激光治疗,6mm直径光斑,7~8ms双脉宽,脉冲间隔20ms,140~150J/cm2能量,接触式冷却,治疗间隔3周至1个月,治疗后1、6个月随访,评价病灶清除率分为五级。结果22例患者完成治疗,最多治疗5次。随访6个月,96.3%浅表静脉畸形获得76%~100%的清除,37%获得病灶的完全清除,未见复发。治疗部位无一例发生紫癜,治疗后8例(38.1%)出现红斑,1d至1个月消退。无色素改变和形成。结论长脉冲1064nm Nd:YAG激光能有效安全地治疗皮肤浅表静脉畸形,选择性地清除浅表血管,并使用接触冷却系统保护表皮,减少紫癜发生及色素改变和瘢痕的形成,达到理想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55.
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详细叙述了近年来内膜下血管成形术的新发展,包括适应证的拓展,各项操作新技术的进展,在小腿动脉中的应用及并发症的正确处理。为今后此技术更加广泛地应用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蚓激酶胶囊对康复期脑梗死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146例脑梗死的病人进行8周蚓激酶胶囊的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中国脑卒中量表》(CSS)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ADL)的临床疗效评定,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糖、纤维蛋白原(Fig)、肝肾功能和作心电图检查.结果 蚓激酶胶囊治疗4周、8周CSS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空腹血糖下降,Fig降低,治疗前后病人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检查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未发现严重的药物毒副作用.结论 蚓激酶胶囊能有效治疗康复期脑梗死患者,耐受性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masp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初步探讨maspin的抑癌机制。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7例乳腺癌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检测乳腺癌组织中maspin和MVD的表达水平;与各临床病理学因素作统计学检验,分析maspin与MV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maspin基因的表达与TNM分期、组织学分级、肿瘤体积以及总体生存状况呈显著负相关,也与MVD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maspin作为一种较新的抑癌基因,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来抑制乳腺癌的生长、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肌肉、脂肪含量与围绝经期骨质疏松妇女骨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美国,Hologic DiscoveryA型)测量门诊围绝经期妇女(90例,年龄:45~52岁(47.3±8.2))骨密度与体脂含量;同时测量登记受试者的年龄、身高、体重。结果结果显示,21%受试者腰椎和股骨骨量降低,全身脂肪含量(20675.129±5080.44)g与腰椎骨密度(0.91±0.177)g/cm2(P>0.05,r=-0.17)和髋部骨密度(0.99±0.102)g/cm2(P>0.05,r=0.158)没有相关性,肌肉含量(39790.80±6551.54)g与腰椎骨密度没有相关性(P>0.05,r=0.078),但是与髋部骨密度高度正相关(P<0.05,r=0.216)。体重(63.01±9.39)kg和腰椎(P<0.05,r=0.217)和髋部(P<0.05,r=0.305)骨密度高度正相关;BMI指数(24.6751±3.45637)与腰椎(P<0.05,r=0.244)和髋部(P<0.01,r=0.339)骨密度高度正相关。结论研究结果表明BMI指数和肌肉含量与围绝经期妇女髋部骨密度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59.
由于交通事故、工业性外伤、自然灾害等因素,颅颌面骨折的发病率逐渐提高.颅颌面骨折的治疗也成为整形外科的重要范围.  相似文献   
60.
目的 观察中面部牵引成骨技术对眼眶周围软、硬组织结构的三维空间位置变化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接受Le Fort III型截骨+中面部牵引成骨术的8例Crouzon综合征患者CT数据,平均年龄11.9岁,实施影像三维重建后,采用眶耳平面(术前)作为测量的基准平面,分别选择眶上点、眶下点、眶内缘点、眶外缘点、眼球前点、眼球后点,以及上、下、内、外四直肌与眼球的附着点作为评估标志,以双侧耳门上点连线作为颅底宽度基准,记录各个主要标志点至耳门上点连线的矢状距(y轴向)、垂直距(z轴向)以及眼球前点、眼球后点的水平间距(x轴向)变化,行配对t检验,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牵引成骨术前后眼球前点的y轴向及z轴向位置并没有显著性变化,但x轴向间距变化为-3.40 mm;眶下点移动在y轴向平均12.24 mm,z轴向平均4.25 mm;眶内缘点移动在y轴向平均10.11 mm,z轴向平均2.80 mm;眶外缘点移动在y轴向平均9.86 mm,z轴向平均2.31mm;下直肌支点移动,y轴向平均3.63mm,z轴向平均2.98mm.其余各标记点未见有临床意义的位移变化.结论 以Le Fort III型截骨为主的面中部牵引成骨技术,可以使Crouzon综合征患者的术后眼眶内、外、下侧壁均出现明显的前、下方移位,而患者的眼球没有显著性的矢状向位置变化,仅呈现轻度的内移、下降和前上方旋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