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8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229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39篇
  1篇
中国医学   735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从痰瘀论治儿童支气管哮喘机理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痰、瘀的角度阐述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方法。认为宿痰为哮喘发病之夙根,瘀血是哮喘迁延不愈的重要因素,痰瘀互结导致哮喘反复发作;小儿哮喘应从痰瘀论治,以化痰通瘀为治则。  相似文献   
52.
刺五加注射液是从五加科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精致而成,具有平补肝肾、益精壮骨的功能,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短暂的脑缺血发作、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脑梗死等。亦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等合并神经衰弱和更年期综合征。在临床应用中发生过敏反应在文献中曾有过多次报道。过敏反应表现为Ⅰ型变态反应,发展迅速,救治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生命。2006年4月7日,我科成功抢救了1例刺五加致过敏性休克的患者,现将急救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扶正清瘿方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Treg细胞的影响。方法:复制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动物模型,分别给予扶正清瘿方、扶正方、清瘿方、地塞米松治疗,检测甲状腺淋巴细胞浸润分级指数、自身甲状腺抗体Tg-Ab、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4^+FoxP3^+、CD4^-FoxP3^+细胞的变化。结果:扶正清瘿方较清瘿方和扶正方具有更好的调高T调节淋巴细胞的作用(P〈0.05),地塞米松在各组中具有最佳的调高T调节淋巴细胞的作用(P〈0.05),而清瘿方较扶正方具有更好的降低血清Tg—Ab抗体的作用(P〈0.05)。扶正方组在甲状腺淋巴细胞浸润指数上较清瘿方为优(P〈0.05),其作用与地塞米松相类似。结论:扶正清瘿方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不同配伍组方的作用各有所长,扶正方长于抑制细胞损伤,而清瘿方长于降低自身抗体。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索传统教学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相结合对中医内科学教学的适应性,提高中医学教育质量.方法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实验班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新教学方法授课,与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的对照班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班学生的临床辨证论治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学生;实验班前后两次病案分析成绩比较,第二次成绩明显高于第一次.调查结果显示,传统教学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相结合在指导学生自学能力、临床思辨能力、应用知识能力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结论 传统教学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中医内科学教学,其教学效果随着学生对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的逐渐适应而增强.  相似文献   
55.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SARS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 ,在全国名老中医颜德馨教授的指导下 ,成功地诊治 1例重症SARS患者 ,现整理报告如下。病例简介患者女 ,5 7岁。 2 0 0 3年 5月 3日住入上海市传染病医院 (上海市救治SARS定点医院 )。该患者长期生活在北京 ,2 0 0 3年 4月 2 4日抵沪 (与其丈夫同行 ,其丈夫 4月 2 8日发热 ,居住在北京时 ,同幢楼居民有SARS患者 ) ,该患者在 4月 2 4日发热 ,体温 3 7 7℃ ,4月 2 8日胸片提示两肺网状改变。5月 2日胸片示两肺斑片状阴影。经过专家组会诊符合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诊断标准 (上海市卫生局防病办公室 ,传染性非典型肺…  相似文献   
56.
补中通降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4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补中通降方与吗丁啉片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补中通降方治疗,对照组予吗丁啉片治疗。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与临床疗效差有关的治疗前症状等因素是呕吐、口苦、药物和嗳气。其中呕吐和嗳气呈负相关(相对危险度分别为0.321、0.232),口苦和药物呈正相关(相对危险度分别为6.15、3.562)。[结论]补中通降法缓解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症状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7.
健脑调卫针刺治疗失眠的时效性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世芬 《河北中医》2010,32(6):886-888
<正>针灸治疗失眠具有明确临床疗效,可整体进行调节,且无毒副作用及成瘾性。但多数文献只是报道其临床疗效,极少分析针灸治疗失眠的时效性。失眠药物治疗多在临睡前服药,而针灸的治疗时间,多数人未做限定,故  相似文献   
58.
案例教学法在中医教学中的应用概况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世务 《中医药导报》2010,16(3):107-109
就目前中医高等教育中运用案例教学的科目予以综述并分析,认为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临床实践能力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59.
“气脉常通”理论源于《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章节,其内含古人养生之观点,对于当代养生、治未病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考证相关医家观点,提出“气脉常通”所蕴之气可能为骨气、原气、三焦之气或祖气,所处之脉必和于阴阳,内通神明,其“常通”的本质在于阳气主导下的阴阳和合,保持气机调畅、中气斡旋有度。  相似文献   
60.
如何在影像学中西医结合工作中体现中医特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是应用影像学来研究中医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应用中医针药以提高影像检查质量、诊断水平、介入疗效的一门边缘学科。其学科命名时间虽然不长,但国内学者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中西医结合影像学已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