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6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临床资料 2002年3月至2006年10月,我们收治了4例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男3例,女1例,年龄17~33岁.病史最长15年,最短14个月.挛缩瘢痕位于颈前区或颈侧区,按临床分类[1]为Ⅰ度或Ⅱ度偏轻型.  相似文献   
2.
皮下脂肪钙化、骨化少见,国内文献未见报告。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41岁,1970--08发现左小腿包块,无发热及外伤史,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一直未行治疗。近1年自觉包块渐渐增大,皮肤发麻,来院门诊。于1989—10—12收治入院。 骨科检查:左腘窝外下方-4.0cm×2.9cm扁状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2002年3月至2006年10月,我们收治了4例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男3例,女1例,年龄17~33岁.病史最长15年,最短14个月.挛缩瘢痕位于颈前区或颈侧区,按临床分类[1]为Ⅰ度或Ⅱ度偏轻型.  相似文献   
4.
黄药子的肝脏毒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考察黄药子总甲醇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肝脏毒性。方法:灌胃给药10d后测定大鼠的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谷-丙转氨酶(glutmic-pyruvic transaminase,GPT);称量肝重量并计算肝指数;观察大鼠外观、行为及饮食的变化;对肝脏组织进行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甲醇总提取物及其氯仿部位对大鼠的GPT、肝指数、外观、行为、饮食及肝脏的组织形态有显著的影响。结论:氯仿部位是黄药子甲醇总提取物的肝脏毒性部位。  相似文献   
5.
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液净化技术已在抢救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sphate poisoning,AOPP)中得到广泛应用,临床上常使用单纯血液灌流(HP)或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HDP)方法治疗.2种方法在治疗效果、血液动力学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尚未见报道.我们比较分析了77例AOPP患者分别进行HP和HDP后,临床效果及血压的改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单节段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单节段内固定术)和对照组(双节段内固定术),每组45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程度、矫正情况、伤椎相邻椎关节病变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疼痛发生率、上节段和下节段间盘退变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107.93±2.75) min比(132.68±2.81) min、(198.44±9.17)ml比(314.18±8.73)ml、(8.36±1.15)cm比(12.33±1.08) cm、8.89%(4/45)比26.67%(12/45)、6.67%(3/45)比22.22%(10/45)和4.44%(2/45)比20.00%(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矫正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症状适宜的情况下,单节段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突出,术后患者恢复状况好,术后并发症少,远期不良影响轻微,建议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对外踝部复合组织缺损患者感染控制及足微循环状态的影响情况,以了解VSD治疗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58例外踝部复合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患者进行常规的外踝部复合组织缺损治疗,观察组29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VSD治疗,统计两组的感染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足微循环状态相关指标(甲襞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结果观察组感染率为3.45%,明显低于对照组13.79%,治疗后足微循环状态相关指标(甲襞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VSD治疗对外踝部复合组织缺损患者感染控制效果较好,且对足微循环状态的影响也更为积极,VSD治疗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开发一个针对部队医院体系管理的信息共享平台,实时掌握各家医院的人员管理、质量效率、为兵服务、经济运行和科研教学等统计分析情况。方法使用后台数据采集系统定时采集各医院的日报信息,形成独立数据仓库,利用B/S(Browser/Server)架构的前台程序形成分析报表、图形等浏览界面。结果以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对军队医院体系的动态管理,方便机关首长的信息查询统计和决策分析。结论为医疗卫生行业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抓行政管理建设提供了很好的事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额部皮瓣修复前额皮肤缺损。方法:根据前额缺损情况,利用眶上动脉及滑车上动脉为蒂的额部转移皮瓣进行修复。结果:本组5例前额皮肤缺损,缺损范围2cm×2cm~6cm×4cm,皮瓣全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1例供瓣区植皮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随访观察2月~12月,皮瓣色泽正常,存在感觉,额部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额部皮瓣血管走行恒定、表浅、血运丰富、易于解剖,切取损伤小、是修复前额皮肤缺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背景: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是目前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首选方法,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并发症发生问题。目的:评价尺神经沟置针术式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 方法:1998年1月到2010年10月采用尺神经沟置针术式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44例,随访时检查环小指运动及感觉情况,测量双上肢长度、肘关节活动度,摄双肘正位片测量Baumann角或提携角。采用HSS肘关节功能评价法评分标准进行肘关节功能评定。 结果:144例患儿,随访14~85个月,平均60个月,根据HSS肘关节功能评定法行功能评价:优140例,良4例,无肘内翻和肘外翻畸形发生,无继发尺神经损伤,肢体无短缩。 结论:尺神经沟置针术式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可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功能及外观,预防了肘内翻畸形及继发尺神经损伤,且对骨骺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