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2.
背景与目的 已有的研究发现我国肺癌患者的组织学亚型分布有变化.本研究旨在探讨吸烟对我国男性肺癌患者组织学分型的影响及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和整理2000年-2012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诊治的男性肺癌患者人口学、吸烟史、组织学等信息,用年度百分比变化(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进行趋势检验.结果 入选肺癌14,106例,其中吸烟11,750例,不吸烟2,356例.吸烟患者中,鳞癌的比例为39.38%,腺癌29.85%;2000年-2012年,鳞癌比例从44.19%下降至35.50%(APC=-1.9%,P<0.001);腺癌从15.25%上升至41.85%(APC=6.8%,P<0.001);腺鳞癌从4.13%降低至0.72%(APC=-14.9%,P<0.001).不吸烟患者中,腺癌53.86%,鳞癌16.64%;腺癌从38.03%上升至67.83%(APC=4.3%,P<0.001);大细胞癌和腺鳞癌呈波动变化.结论 肺腺癌在男性吸烟和非吸烟肺癌患者中的比例均显著上升,其非吸烟因素暴露与肺癌的关系应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国癌症高发现场报告   总被引:17,自引:13,他引:4  
回顾癌症高发区的由来及变迁,分析癌症高发现场的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提出加强癌症高发现场工作的建议(包括必要性、目标、工作内容及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核黄素强化盐对食管癌高发人群食管癌前状态的影响.方法:用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方法,比较分析在食管癌高发区四川盐亭县开展核黄素强化营养盐干预5年的前后,试验组与对照组食管上皮增生的检出率、食管正常者的进展率和食管增生者的逆转率,评价核黄素强化盐对人群的食管癌前病变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试验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食管上皮增生检出率,男性分别为19.6%(47/240)和10.9%(24/222),女性分别为15.5%(36/233)和13.6%(29/213);干预5年后,试验组男性和女性食管上皮增生检出率分别为12.5%(30/240)和12.9%(30/233),比对照组分别降低49/6%(X2=11.55,P<0.01)和57.0%(X219.68,P<0.01).与对照相比,试验组男性和女性食管增生转归的比数比分别为3.8(95%CI为1.1~13.2,P<0.05)和10.0(95%CI为2.6~37.9,P<0.01);而在正常人群中,试验组男性和女性食管向癌变进展的比数比分别为0.42(95%CI为0.24~0.76,P<0.01)和0.38(95%CI为0.21~0.68,P<0.01).结论:在食管癌高发区人群中实施核黄素强化营养盐的干预措施能延缓和逆转食管癌前病变的发展进程,有益于降低食管癌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肾和泌尿系统其他癌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整理中国大陆30个肿瘤登记处1988-2002年15年间肾癌及泌尿系其他恶性肿瘤发病登记的数据资料,选取数据较齐全的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哈尔滨、河北磁县、江苏启东、浙江嘉善、广西扶绥、福建长乐、河南林州等11个登记处的资料,按1988-1992、1993-1997、1998-2002年3个时间段对资料进行整理,比较分析肾癌和泌尿系统其他恶性肿瘤发病率、病死率,采用美国癌症研究所开发的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 3.3.1统计软件分析其流行趋势.通过对发病率的对数转换线性回归分析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结果 1988-1992、1993-1997、1998-2002年3个时间段肾癌和泌尿系统其他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分别为4.26/10万、5.40/10万、6.63/10万,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与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比较仍处于较低水平.结论 肾癌虽然不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前几位主要恶性肿瘤,但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国女性子宫颈癌在1989至2008年的发病和死亡趋势,为制定和评价我国子宫颈癌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1989至2008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发病和死亡数据,计算城市和农村子宫颈癌的发病和死亡粗率,以及标准化人口年龄调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率和世界人口标化率)。采用Joinpoint软件估算年度变化百分比,分析1989至2008年子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全国子宫颈癌粗发病率由1989至1990年的3.06/10万上升到2007至2008年的11.87/10万,城市肿瘤登记地区由4.96/10万上升到11.98/10万,农村地区由2.39/10万上升到11.77/10万。全国子宫颈癌的粗死亡率由1989至1990年的2.19/10万上升到2007至2008年的3.20/10万,城市肿瘤登记地区由3.21/10万到2.56/10万,农村地区由1.82/10万上升到3.75/10万。1989至2008年子宫颈癌的粗发病率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分别在1997年和1999年后以平均每年14.4%和22.5%的速度递增;世界人口年龄标化后,城市地区增速变化不大,农村地区小幅降低。虽然全国子宫颈癌的粗死亡率和世界人口标化率在1989至2008年总体无变化,但在1999年后粗死亡率平均每年上升8.1%;城市地区的粗死亡率和世界人口标化率在2001年后均以平均每年7.3%的速度递增;而农村地区的粗死亡率在1989至2008年平均每年上升3.9%,世界人口标化率无变化。结论 近十几年来我国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迫切需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子宫颈癌筛查和疫苗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体系,从而有效降低子宫颈癌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8.
[目的]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利用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技术寻找引起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癌变的肿瘤抑制基因.但除了TP53 、CDKN2A等以外,目前很多高频LOH区域的抑癌基因仍未发现.随着近年来生物学信息公共数据库的建设发展,有必要重新筛选分析ESCC中的潜在抑癌基因.[方法]利用Pubmed检索1991~2012年间的食管癌LOH文章,整理信息,综合考虑LOH频率和文献重复鉴定次数后,利用Circos软件绘制并确认了ESCC中高度可信LOH热点区域.对每一区域,利用人类基因组数据库、肿瘤抑制基因数据库和人类蛋白质图集数据库分析其中的候选抑癌基因.[结果]基于85篇针对ESCC的LOH相关文献,共确定10个ESCC高度可信LOH热点区域,主要累及3p、5q、9p、13q、17p、17q等染色体臂.基于3个公共数据库的分析,在每个区域中均确定了一个以上的候选抑癌基因,其中很多基因从未在ESCC中受到关注.[结论]综合考虑文献中对LOH区域的可重复鉴定性可避免原始文献质量和样本选择偏倚等的干扰.利用公共数据库深入挖掘ESCC中的候选抑癌基因,为后续选择合适的靶基因开展深入的表达和功能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大气污染是癌症明确的危险因素,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本文介绍了大气污染的组成成分和WHO与我国的空气质量标准,并总结了国内外对于大气污染与肺癌、乳腺癌和膀胱癌等主要癌症的关联性的最新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7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明确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1]。回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70年里,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人民的建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稳步提高,人群疾病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感染性疾病的病死率下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死率上升,人群健康指标发生了深刻变化,恶性肿瘤的流行和分布也出现了新的趋势,成为危害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