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4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52篇
耳鼻咽喉   34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54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418篇
内科学   314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48篇
特种医学   174篇
外科学   248篇
综合类   976篇
预防医学   127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236篇
  6篇
中国医学   74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277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索嘌呤能受体X1(purinergic receptor,P2RX1)与肺腺癌(LUAD)患者预后及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非小细胞肺癌中P2RX1的表达及其甲基化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对P2RX1共表达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并筛选核心基因。利用TIMER 2.0数据库、R软件等分析P2RX1与免疫细胞、免疫检查点、免疫基质评分等的相关性。结果:P2RX1在LUAD中表达下调,低表达P2RX1的患者预后较差(P<0.05),且P2RX1与肿瘤纯度、分期等临床病理因素有关(P<0.05)。P2RX1的表达与肺鳞癌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Cg06475633等P2RX1 CpG位点甲基化与患者预后相关。P2RX1共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免疫细胞活化、分化等通路和生物学进程,核心基因主要包括BTKIKZF1等。P2RX1的表达与B细胞浸润、免疫/基质评分、PD-1、CTLA-4等多个免疫检查点显著相关(P<0.05)。结论:P2RX1有望成为LUAD诊断和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
姜军艳 《妇幼护理》2022,2(22):5268-5270
目的 分析早期护理下开胸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接诊的开胸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经随机抽签法分 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对比两组的康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生活质 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 1d 呼吸频率、肺张开时间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 度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后,机体功能恢复速度快,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开胸 手术患者术后采取早期护理,能够改善恢复效果,缩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特征及病理表现,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肾孤立性纤维瘤的CT、MRI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CT平扫示右肾实质向肾盂内突入一实性软组织肿块,呈均匀高密度,平扫CT值约47 HU。CT增强扫描皮质期强化欠均匀,实质期及分泌期肿块强化程度进一步增加,且趋向均匀强化。MRI平扫肿块T1WI呈等信号,T2WI呈明显均匀低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呈略低信号。增强检查多期相上肿块呈现出渐进性延迟强化的特点,且趋向均匀。镜下肿瘤组织呈束状、席纹状交错排列;瘤细胞呈梭形,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象罕见。免疫组化结果为CD34、CD99、Vim阳性表达。结论肾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在肾实性肿瘤的诊断中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间歇性预激综合征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旁道前传不应期间歇性延长或阻滞性传导中断。当旁道前传不应期延长超过房室结不应期时,预激波减少或消失;当旁道前向阻滞时,室上性激动沿正常径路下传心室,预激波消失,心电图表现为预激或正常波形间歇出现。现将我院近年来,在12导心电图与12导动态心电图检查中,发现的20例间歇性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颈丛阻滞常可引起心率增快 ,血压增高 ,被认为是颈动脉窦及迷走神经被阻滞 ,交感神经活性增强所致 [1 ]。我们采用艾司洛尔预注射的方法 ,抑制颈丛阻滞后的心血管副反应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 ASA I~ 级 ,择期行甲状腺瘤或囊  相似文献   
6.
<正>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6岁,平时体健,幼儿园查体时发现心率快,即来医院做心电图检查。心电图示:P_Ⅱ、P_Ⅲ、aVF、V_3-V_6倒置,aVR、V_1直立,P′-R间期>0.12s,P′-P′间期匀齐,P′-P′之间有等电位线,P′形状相同。心房率186bpm,心室率93bpm。考虑P波起源于左房下部前壁,且呈固定性2:1房室传导。心电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Pin1和周期素D1基因的表达,探讨Pin1在胰腺癌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收集27例胰腺肿瘤组织及其相应的肿瘤旁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Q RT-PCR)检测胰腺良恶性肿瘤及肿瘤旁组织中Pin1和周期素D1 mRNA 的表达,运用Fisher精确概率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肿瘤临床分期和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7例胰腺囊腺瘤中周期素D1和Pin1的表达与肿瘤旁组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20例胰腺癌中周期素D1和Pin1的表达明显高于肿瘤旁组织[(2.78±1.02)vs.(4.36±1.27)和(5.48±1.69) vs. (9.97±1.86),P<0.05)]。Pin1和周期素D1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化程度无明显的相关(组间差异均为P>0.05),但Pin1与周期素D1的表达有关(P<0.01)。 结论:胰腺癌中Pin1的过表达可促进周期素D1表达,由此诱导了肿瘤的发生;Pin1可能在胰腺癌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54岁。左踝足疼痛3个月,加重伴痛觉过敏1个月。患者4个月前扭伤左踝(扭伤当时X线片无异常),疼痛经治疗无好转.现左踝足肿痛明显,呈烧灼样,并出现疼痛过敏。专科检查:左踝关节略肿胀.疼痛过敏.汗较对侧少.左小腿肌肉萎缩.周径较对侧减少约3cm。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胶原含量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及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作用。方法取7个月龄未交配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四组,A组:对照组(sham组);B组:切除卵巢组;C组:切除卵巢+雌激素治疗组;D组:切除卵巢+降钙素治疗组。除A组外,其他三组通过切除双侧卵巢法12周后制成骨质疏松模型,24周后分别行k的力学特性、右侧股骨三点弯曲试验、羟脯氨酸含量、k骨密度(BMD)测定,Masson三色染色法显示骨胶原形态。结果A、C、D组与B组在k羟脯氨酸含量、BMD、k压缩力学参数值、右侧股骨生物力学参数值、骨胶原染色含量及形态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C、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学分析显示羟脯氨酸含量与BMD及骨生物力学参数值呈直线相关性。结论骨质疏松的发生与骨胶原含量下降有关。骨胶原含量的下降与BMD降低及骨生物力学改变呈相关性。应用雌激素和降钙素治疗去势后骨质疏松大鼠,不仅可以提高其BMD含量和骨生物力学性能,而且还可以提高骨胶原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2003~2008年来的健康查体结果分析显示,30~50岁的男性被查出患高脂血症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大部分人为单位的各级领导、个体经营者等.跟踪检查显示这部分人大多数没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脂肪肝等能继发高脂血症的原发疾病.分析其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