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利用认知电位技术初步阐明焦虑症本质,并寻找评价森田疗法绝对卧床期疗效的指标。方法观察23例焦虑症患者新森田疗法绝对卧床期前后关联性负变(CNV)和P300指标的变化特点。结果 CNV波幅M2绝对卧床期结束后较卧床前提高,提高的幅度达6V。P300波幅P3绝对卧床期结束后较卧床前升高达4.6V。结论焦虑症新森田疗法组绝对卧床期前后认知电位呈状态标志,较适合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2.
1医疗卫生服务与保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健康是人类发展的基础,医疗卫生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合作医疗的解体,广大农村的医疗卫生服务与保障明显滞后于城市,甚至有些地方出现倒退,影响农民利益,群众反响强烈.  相似文献   
23.
小剂量喹硫平治疗广泛性焦虑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喹硫平是多种神经递质受体拮抗剂,小剂量(100~200 mg/d)喹硫平对5-HT和肾上腺素(NE)受体有高度亲和力,在理论上小剂量喹硫平治疗广泛性焦虑症(GAD)是可行的.为评价小剂量喹硫平治疗GAD的疗效,我们将之与疗效较肯定的新型抗焦虑药丁螺环酮进行临床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利培酮和米氮平联合用药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和自杀观念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入符合条件的4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2组,分别服用米氮平和米氮平联合利培酮。分别于用药后2、4、6和8周,观察疗效。结果用药后2、4、6和8周,患者睡眠障碍消除的例数:单用组分别为8、6、3和3例;合用组为9、7、4和0例;自杀观念消失的例数:单用组分别为5、7、5和3例;合用组为8、7、5和0例。结论米氮平联合利培酮用药治疗抑郁症对睡眠障碍和自杀观念的疗效优于单用米氮平。  相似文献   
25.
二十世纪初,克雷丕林就观察到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包括注意力障碍、联想障碍和意志行为障碍。七十年代初,Gallhofer提出精神分裂症除了阳性和阴性症状外,还存在第三个症状成分,即认知功能障碍,但在临床工作中长期未被重视。最近,Keefe等认为认知功能损坏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最主要的损害方面之一。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与其社会和职业功能关系密切,而且是分裂症患者能否回归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分裂症患者中存在明显认知功能损害的比率是40%~60%。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卒中后抑郁障碍(PSD)患者事件相关电位(ERPs)中失匹配负波(MMN)和视觉P300的影响。方法:68例PSD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rTMS组和单用药组各34例,另选择38名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单用药组服用文拉法辛治疗,150 mg/d缓释顿服;rTMS组合并高频rTMS治疗6周。治疗前后给予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及ERPs中MMN、视觉P300指标检测;ERP结果与健康对照组(38名)比较。结果:治疗后两患者组HAMD-17评分均明显降低,且rTMS组治疗第3、6周后HAMD-17评分明显低于单用药组(P均0.01)。治疗前两患者组额区MMN及枕区P2、P3潜伏期明显长于健康对照组、波幅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及单用药组比较,治疗后rTMS组额区MMN潜伏期明显缩短,波幅明显升高(P均0.05);枕区P2、P3潜伏期明显缩短,P3波幅明显升高(P均0.05);单用药组治疗前后MMN、视觉P300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高频rTMS可以提高PSD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7.
28.
计峰  李长安  骆加文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2):1481-1482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在失眠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将90例失眠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认知行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持续治疗6周及3个月的疗效.结果 认知行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睡眠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随访时治疗有效率认知行为组明显优于对照组(64.4%vs44.4%,P<0.05).结论 初步发现,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患者失眠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分析喹硫平与氟哌啶醇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4.01—2015.01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5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处于急性期。根据就诊号码单双分组,治疗组29例患者应用喹硫平进行治疗;对照组29例患者应用氟哌啶醇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阳性、阴性症状量表(英简PAN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治疗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约为6.90%(2/29)远远大于对照组的27.59%(8/29),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喹硫平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能明显纠正阳性、阴性以及精神病理症状,且不良反应非常小,更适用于该病的治疗及推广。  相似文献   
30.
超声显象诊断是将界面反射信号以光点来表示,并以各种类型的成象方法构成人体各部位的切面声象图,将所示图象与解剖以及病理结构相对照,用以诊断疾病。超声显象诊断(B超)的临床应用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