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54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367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文章详细阐述了作者指导学生超前学习、提前毕业,亲历亲为的点滴体会和肤浅想法,目的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明确荷叶对高脂血症(HLP)模型大鼠水通道蛋白(AQPs)及水液代谢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饲养建立高脂血症S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依折麦布组、荷叶组,每组7只。正常组与模型组予纯水灌胃,给药组分别予以相应剂量依折麦布及荷叶水提物灌胃,1次/d,连续给药6周。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三酰甘油(TG)指标;ELISA法检测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和Na+-K+-ATP酶水平;RT-qPCR法检测结肠组织AQP3、AQP8和AQP9 mRNA表达水平;HE及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荷叶组大鼠血清TG及MTL水平降低,GAS水平和Na+-K+-ATP酶含量升高,结肠组织AQP8、AQP9 mRNA表达降低(P<0.05),肝组织脂质沉积减轻。结论 荷叶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TG水平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水通道蛋白表达,改善脾主运化功能及水液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53.
《陆氏三世医验》记载了明代中医世家陆氏多年行医的经验。通过对该书所载攻法的医案进行分析研究,总结陆氏运用攻法的特色,其以脉诊为诊断依据,常以脉象来决定用药的加减,注重人体气血营卫的畅通。此外,陆氏继承《内经》《伤寒论》等著作的思想,对于正气的维护相当重视,常攻补兼施,上下分治。文章就陆氏攻法展开论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4.
“肝体阴用阳”是肝的生理特性的一种表现形式,体是本体,用是功能活动,通过对其生理特点和病理变化的分析研究,解释了“肝体”和“肝用”之间的相互为用的关系,揭示了“肝体阴用阳”的理论基础,概括了肝的器官与功能的关系,体得阴柔则用能阳刚,用行阳刚则体得阴柔;为临床治疗和配伍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进一步发展了中医学的辨证论治学说和整体观。  相似文献   
55.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UPLC-MS)及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探讨柴芍六君汤对肝郁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的中枢调节作用,并寻找大脑皮质、下丘脑与胃组织代谢状态的关联性。方法:将2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和造模组20只,采用化学诱导+饥饱失常+慢性束缚+夹尾刺激的方法建立肝郁脾虚型CAG大鼠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柴芍六君汤组,每组8只,柴芍六君汤组大鼠灌胃给予5.1 g·kg-1的柴芍六君汤中药煎液,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予等体积灭菌饮用水灌胃,持续4周。观察对比各组大鼠宏观表征、行为学指标和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UP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探讨柴芍六君汤对肝郁脾虚型CAG大鼠大脑皮质、下丘脑和胃组织代谢物表达的影响,并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不同组织代谢物之间的关联。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柴芍六君汤组大鼠毛发色泽、精神状态和大便性状等宏观表征有所改善,旷场实验的跨格和直立次数显著增加,强迫游泳静止时间显著减少(P<0.01),胃黏膜萎缩程度减轻。各组大鼠大脑皮质的代谢数据共鉴定出3个共同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但未富集到通路;在下丘脑中...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联合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究黄芪四君子汤治疗肝细胞癌(hepatocelluar carcinoma,HCC)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数据库对中药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其靶点进行鉴定。采用差异分析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 work analysis,WGCNA)鉴定HCC的差异基因和模块基因,在此基础上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随后研究靶点的生物学功能,并构建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识别药物治疗HCC的关键靶点。最后通过分子对接探索化合物与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共鉴定出5种草药的156种化合物和227个靶点,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和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数据集中差异基因2 477和685个,WGCNA关联模块基因2 104和2 165个。构建了包含4种草药、85种化合物和9个靶点的中药成分-靶点网络。生物功能分析表明,9个靶点主要与细胞周期、p53信号通路、细胞衰老相关,筛选出山柰酚、槲皮素2个药物主要成分和细胞周期蛋白A2(cyclin A2,CCNA2)、雌激素受体1(estrogen receptor alpha,ESR1)、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 B1,CCNB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yclin-dependent kinase 1,CDK1)、拓扑异构酶 Ⅱα(topoisomerase Ⅱ alpha,TOP2A)5个核心靶点。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山柰酚、槲皮素与对应的核心靶点具有稳定的结合能力。[结论] 黄芪四君子汤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蛋白以及相关通路发挥对HCC的治疗作用,本研究为黄芪四君子汤治疗HCC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7.
近年来,我们采用黄芪建中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获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照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提出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制定[1],按劳累时发生心绞痛的情况,将心绞痛的严重程度分为四级[2].  相似文献   
58.
论绍派伤寒的学术创新与薪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代表了前一时期的外感病总论,温病学代表了后一时期的外感病总论,在伤寒与温病的论争中,绍派伤寒又代表了对外感病认识进一步深化的一个时期。绍派伤寒的寒温一统说可谓异帜独张,它与温病学派的主张存在多方面的不同,并在不断的学术争鸣中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59.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浙江中医药大学建设一流中医药大学的若干意见》指出,中医教育应“构建‘中医思维+’的育人模式”。中医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影响下形成的重要思维,对于中医理论的形成及临床辨证论治和处方用药具有重要作用。将中医思维融入并贯穿于方剂学教育教学全过程,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融会贯通本课程的知识点,对中医药的传承、发展和创新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0.
胸痹是一种因上焦阳虚,阴邪上乘,邪正相搏而致的一种疾病,《金匮要略》对于本病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做了系统论述,为后世医家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