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09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观察中药腿浴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风寒湿痹证的临床疗效,探索中医外治腿浴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新途径。方法:将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骨伤科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风寒湿痹证患者10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采用骨伤科验方"腿浴方",采用腿浴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骨友灵擦剂纱布热敷,连续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膝关节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功能及中医证候评分,评价该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VAS评分在治疗1,2周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西安大略和麦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评分在治疗1,2周均明显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患者无痛苦,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中药腿浴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风寒湿痹证疗效确切,中药腿浴疗法是治疗膝骨关节炎风寒湿痹证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为临床治疗开拓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2.
刘涛  张霞  魏玮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6,50(11):46-48, 68
目的 观察胃康宁治疗脾虚寒热瘀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调节COX-2蛋白的机制。方法将90例脾虚寒热瘀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口服胃康宁组方,对照组口服胃复春片,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临床疗效、病理改变,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和胃黏膜COX-2蛋白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57.6%;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炎症、萎缩、肠化生积分和总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两组炎症、萎缩、肠化生积分和总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胃痛、痞满、嘈杂、乏力、纳呆积分和总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胃痛、痞满、纳呆积分和总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COX-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COX-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康宁治疗脾虚寒热瘀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癌前病变临床疗效满意,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胃黏膜炎症,逆转胃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降低胃黏膜COX-2蛋白表达可能为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青竹汤对气阴两虚,湿热痹阻型成人Still病(AOSD)血清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6月符合入选标准的AOSD患者(气阴两虚,湿热痹阻型)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予以青竹汤治疗,每日1剂,bid,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每次75 mg,bi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2周,分别记录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测定血清皮质醇(CS)水平。疗程结束后第4,8周随访记录患者症状体征积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试验组症状体征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清CS水平升高(P0.05),患者症状体征改善程度与血清CS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09),且症状改善程度对血清CS水平有依存性(P0.05)。疗程结束后第4,8周随访记录患者症状体征积分,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青竹汤可通过改善AOSD患者血清CS水平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94.
背景 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医体质学说对于防治PMOP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阳虚质是一种常见的偏颇体质,研究PMOP患者阳虚质的影响因素可以为防治PMOP提供个性化参考思路。 目的 梳理社区PMOP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探讨PMOP患者阳虚质的影响因素。 方法 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随机选取北京市朝阳区、丰台区的10个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筛选PMOP患者;采用问答形式获取研究对象基本资料,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年龄、绝经年龄、民族、是否退休、曾经主要从事工作类型(包括以体力劳动为主、以脑力劳动为主、两者兼有)、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BMI)、握力体重指数、骨折史、跌倒史、骨质疏松症家族史、夜间睡眠时间、食用剩菜习惯、饮食荤素类型(包括以荤为主、以素为主、荤素搭配);应用《中医体质量表》分析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MOP患者阳虚质的影响因素。 结果 本研究共筛选出PMOP患者432例,其中4例《中医体质量表》数据缺失,最终纳入428例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频次以平和质较多(175例),偏颇体质以阳虚质较多(10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体质指数(BMI)<18.5 kg/m2、经常食用剩菜、饮食以荤为主是PMOP患者阳虚质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基于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PMOP患者偏颇体质以阳虚质居多,BMI<18.5 kg/m2、经常食用剩菜、饮食以荤为主是PMOP患者阳虚质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5.
[目的] 内脏脂肪指数(VAI)、脂质蓄积指数(LAP)是反映内脏肥胖的新型指标,其与脑血管事件风险及中医证候之间关系的证据很少。旨在对脑卒中高危伴颈动脉硬化人群进行中医证候研究,探讨该部分人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内脏肥胖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 研究依托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医改重大专项-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项目。病例来源为北京市丰台区8家社区医院筛查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9 215例。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完整的人口学信息及中医证候量表。检测项目包括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和颈动脉超声检查。通过公式计算得出VAI、LAP两个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脑卒中高危伴颈动脉硬化人群进行中医证候研究。[结果] 对9 215名受试者[平均年龄(60±9)岁,61.5%为女性]进行了分析。动脉硬化的患病率为74.8%。颈动脉硬化组的内脏肥胖指标腰围(P<0.001)、腰高比(WHtR)(P<0.001)、LAP(P<0.001)水平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硬化组;颈动脉硬化人群共提取出5个证候要素,包括:气虚、阴虚、痰湿、火热、瘀血。颈动脉硬化人群内火证(P<0.001)、血瘀证(P<0.001)、痰湿证(P<0.001)发生率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硬化组;不同VAI组间阴虚证(P<0.001)、气虚证(P<0.001)发生率有显著差异,不同LAP组间内火证(P<0.05)、阴虚证(P<0.001)、气虚证(P<0.001)、痰湿证(P<0.001)发生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脑卒中高危伴颈动脉硬化人群证候要素以痰湿、内火、瘀血等实证较为突出,脏腑定位肝、脾、肾3脏,该部分人群证候分布特征为既有气虚、阴虚的本虚之象,又有内火、痰湿、瘀血的标实之证,属于虚实夹杂,以实为主。  相似文献   
96.
沈氏女科始于明代,传承650余年,绵延至今已21代。沈氏女科的优势特色是整体观、恒动观、开放观、综合观;临证的指导思想是中西医要配合、传统和现代要链接、线性和非线性相结合、实体本体论和关系本体论并重、混沌无序与清晰有序要区分;临床强调脏腑辨证,但要根据病情、病证灵活结合三焦辨证、六经辨证综合应用。临证处方要掌握几大原则:勿用有毒之品、固护脾胃之气、巧用引经药物、注意寒热反佐、给邪出路排毒,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7.
介绍朱世杰教授治疗肺癌术后咳嗽的临证经验。认为肺癌术后咳嗽不同于普通咳嗽,传统止咳药物对其疗效甚微,治疗时应根据疾病的病因病机,结合证候虚实及病情轻重加以论治。病机属本虚标实,以气阴亏虚为本,瘀毒阻络为标,肺的宣肃功能失常是导致肺癌术后咳嗽发生的根本所在。临床治疗以攻补兼施为主,注重宣畅气机,同时应重视调理脾胃。重用海浮石为君药,常用药对如海浮石和旋覆花、牛膝和桔梗、桃仁和芦根等。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98.
A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therapy, moxibustion includes many techniques, such as Chinese herb-isolated moxibustion, heat-sensitive moxibustion, mild moxibustion and warming needling. Through multiple functions of moxibustion, e.g. heat stimulation, meridian conductivity and drug effect, moxibustion bring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nto play, thus, it displays a certain advantage in treatment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In clinical practice, moxibustion therapy is wide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IBS and has achieved certain therapeutic effect. It is found in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es that moxibustion may achie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by means of the intervention of visceral hypersensitivity,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brain-gut axis, intestinal flora, etc. But, the specific mechanism remains to be further explored.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tatus of treatment and research progress are summarized and reflected so as to provide idea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99.
100.
目的确定人参不同提取部位皂苷的含量,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乙醇梯度洗脱制备不同皂苷部位,采用香草醛—冰醋酸法,以人参皂苷Re为对照品,对人参不同部位中总皂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人参总皂苷含量的具体高低次序为60%乙醇洗脱部位(ZG4)〉40%乙醇洗脱部位(ZG3)〉95%乙醇洗脱部位(ZG5)〉20%乙醇洗脱部位(ZG2)〉醇提物。结论乙醇洗脱部位中以60%乙醇洗脱部位最高,为富集皂苷部位提供了较好的依据,为下一步不同部位中所含单体皂苷的分离以及部位配伍研究也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