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5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13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05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57篇
内科学   158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66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64篇
综合类   829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63篇
  4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6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评价瑞舒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时尿白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万方、中国知网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文献,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评价质量及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共11个RCT,包括881例患者。纳入文献总体质量不高,均为C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C反应蛋白(CRP)(WMD=-2.41,95% CI: -4.50~-0.32,P<0.01)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 UAER)(SMD=-1.32,95%CI: -1.75~-0.88,P<0.01)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血肌酐(Scr)(SMD=-0.33,95%CI: -0.70~0.04,P>0.05)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纳入的文章均未报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瑞舒伐他汀能降低早期DN患者UAER及CRP,对肾脏有保护作用,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脏病变患者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及与肾功能变化相关性。方法筛选2型糖尿病肾脏病变患者150例,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1~5期分为DN1~5组,每组患者各30例,检测患者血生化及骨代谢标志物指标。结果 25羟维生素D3(25-OH-D3)随着GFR水平下降而逐渐减低,PTH、BGP、P1NP、CTX水平逐渐升高。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25-OH-D3与GFR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57外,CTX、P1NP、BGP、PTH均与GFR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3、-0.526、-0.568、-0.610。进一步校正性别、年龄等因素后,BGP、25-OH-D3、PTH、P1NP、CTX仍与GFR具有相关性,其中以P1NP相关性最强,其次为PTH。结论糖尿病肾脏病变患者骨代谢呈高转化状态,25羟维生素D与患者肾功能下降程度呈正相关,CTX、P1NP、BGP、PTH均与患者肾功能下降程度呈负相关,P1NP、PTH与患者肾功能下降相关性最强。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构建含小鼠FNDC5基因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FP-C3-FNDC5,并初步探索其对C2C12肌细胞的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从小鼠腓肠肌和心脏组织中扩增出两端带有HindⅢ和EcoRⅠ酶切位点的FNDC5编码片段,经回收、纯化酶切后,依次连接到质粒PMD19-T和pEGFP-C3上,获得过表达载体后转染至C2C12肌细胞,48h后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拍摄线粒体荧光强度,以荧光定量PCR检测与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的基因PGC-1β、ATPase6、ND1和ND6的表达情况。结果 PCR及测序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EGFP-C3含有FNDC5段,方向及大小正确,过表达FNDC5可以增强线粒体荧光强度,并增加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的基因PGC-1β、ATPase6、ND1和ND6的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小鼠真核表达载体pEGFP-C3-FNDC5,过表达FNDC5可以增强线粒体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尼达尼布(Nintedanib)对抗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 Ang Ⅱ)诱导的肾脏成纤维细胞产生细胞外基质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Ang Ⅱ处理大鼠肾脏成纤维细胞(NRK-49F),Western 印迹法检测相关分子的蛋白表达量,DHE荧光探针法检测活性氧簇(ROS)的水平。结果 肾脏成纤维细胞中Ang Ⅱ通过诱导PI3K/Akt 信号通路的激活,引起纤维连接蛋白和胶原蛋白Ⅰ的积聚。Nintedanib能抑制Ang Ⅱ诱导的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Nintedanib还可以抑制Ang Ⅱ引起的ROS水平升高。结论 Nintedanib可以抑制Ang Ⅱ诱导的ECM成分升高,其作用机制与其抑制PI3K/Akt激活并抑制ROS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35.
目的了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失眠现况,分析导致ACS患者失眠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ACS患者的失眠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筛选纳入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符合标准的ACS住院患者771例,入院7d内病情稳定后完成基线社会人口信息学资料、睡眠质量问卷、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患者健康问卷9项(PHQ9)、生活质量量表12(SF12)以及社会支持调查量表(ESSI),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CS患者失眠的因素。结果共收回741例患者的有效问卷,741例患者中男510例(68.8%),女231例(31.2%)。487例(65.7%)存在至少一种失眠症状,其中308例(41.6%)存在入睡困难,369例(49.8%)存在夜间易醒,116例(15.7%)存在早醒,74例(10.0%)同时存在早醒和入睡困难,53例(7.2%)同时存在早醒、夜间易醒和入睡困难。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前体力活动情况(OR=0.636,95%CI 0.411~0.984)、抑郁(OR=1.908,95%CI 1.101~3.305)和低社会支持(OR=0.278,95%CI 1.198~3.301)是ACS患者存在失眠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接近2/3的ACS患者存在失眠症状,入睡困难和夜间易醒是最常见的表现;体力活动情况、抑郁和社会支持与发生失眠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36.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伴随的典型反流症状具有诊断提示性,问卷调查为有价值的筛查手段,反流监测能提供异常反流的客观诊断依据,抗反流治疗有效为确诊条件。抑酸药物仍为一线治疗。神经调节剂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益处尚需进一步明确。抗反流手术对部分有指征的患者可能为有前景的根治疗法。  相似文献   
37.
本研究旨在初步探究患轻度认知障碍(MCI)的老年人及正常老年人进行情绪调控时的大脑网络特性。记录了14位MCI患者及18个正常人进行认知重评的情绪调控实验时的头皮脑电信号(EEG),包括中性观看、负性观看和负性重评任务。并采用非线性相互依赖性的方法衡量不同频段的大脑区域间的连接强度,然后根据非线性相互依赖性指数构建两组受试者的大脑功能网络,并运用全局效率和平均局部效率来分析脑区的信息传递效率。研究结果显示,MCI患者脑电theta(F=6.805, P=0.014,η2=0.185)和alpha(负性观看任务:t=2.437,P=0.021, Cohen's d=0.865)活动的非线性相互依赖性指数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在特定阈值下(低gamma频段阈值0.070;theta频段阈值0.075;alpha频段阈值0.115和0.125),MCI患者的网络效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此外还发现(阈值0.115)正常对照组表现出显著的重评效应(F=5.549,P=0.008,η2=0.246),即负性观看条件下(P=0.018) 的alpha全局效率(0.713±0.042)显著高于负性重评条件下的alpha全局效率(0.699±0.045),MCI组没有发现类似的重评效应。研究表明,MCI患者的情绪调控脑网络异常,表现在大脑信息交换效率低下。未发现非线性相互依赖性、网络效率与行为学、认知分数之间的显著皮尔逊相关性。未来可以对非线性相关性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发现更稳定的MCI情绪调控脑网络特征。  相似文献   
38.
39.
寄晓义  李冬  戴燕 《检验医学》2021,(4):374-377
目的探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住院患者乳酸和血氨项目检测结果阳性率高的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提高乳酸和血氨检测的准确性。方法以乳酸>2.2 mmol/L或血氨>30μmol/L为阳性,分别统计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2019年1—6月门诊、急诊、住院和住院急诊患者样本乳酸及血氨项目的总检测数、检测结果阳性率以及检验流程各节点的耗时。随机收集40份临床样本,分别在样本采集后的15、30、45、60、90、120、180 min检测乳酸和血氨,以15 min检测结果为基准值,分别计算后续时间点检测结果与基准值之间的偏差。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后,分别统计乳酸和血氨项目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及检测流程各节点耗时的变化。结果2019年1—6月,门诊、急诊、住院急诊和住院患者样本乳酸项目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分别为36.87%、50.73%、58.28%、84.44%,血氨项目的阳性率分别为14.68%、13.48%、34.04%、72.67%。门诊、急诊、住院和住院急诊样本从样本采集到上机检测的中位时间分别为35、32、130和83 min。40份临床样本乳酸和血氨项目各时间点检测结果与基准值之间的偏差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检验流程改进后,住院患者样本乳酸和血氨项目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分别下降至32.59%、22.65%,住院患者样本从样本采集到上机检测的耗时缩短至43 min。结论改进检验前流程有效缩短了住院患者样本从样本采集到上机检测的耗时,降低了乳酸和血氨项目检测结果的阳性率,提高了准确性。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I-FABP),二胺氧化酶( DAO)对脓毒症患者早期肠组织损伤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 2019年 4~12月于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急诊科收治的 80例脓毒症患者及 4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脓毒症患者又根据急性胃肠损伤分级 (AGI)分为非 AGI组(n=35),AGI组(n=45)。根据入院 28天内死亡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 n=51)与死亡组( n=29)。比较各组患者血清 I-FABP,DAO及其他临床特征,采用 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 28天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非 AGI组和 AGI组患者 I-FABP(20.28±3.37, 26.15±4.67μg/L vs 17.16±2.44 μg/L),DAO(2.49±0.63, 3.28±0.87mmol/L vs 1.31±0.34 mmol/L)水平升高( F=65.92, 94.24, P<0.05);与非 AGI组比较, AGI组 I-FABP,DAO水平亦显著升高( P<0.05)。I-FABP,DAO与 CRP,D-乳酸呈显著正相关( r=0.415,0.477,0.426和 0.465,均 P<0.05),而与 TNF-α,IL-6无明显相关性( P>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年龄较大, MV时间明显延长, CRP,PCT,APACHE II评分, SOFA评分, AGI评分, I-FABP,DAO显著升高( t=2.27~11.21,均 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 II评分( OR=3.13,95%CI:1.67~4.48), AGI分级( OR=2.36,95%CI:1.38~3.49),I-FABP(OR=1.73,95%CI:1.24~2.51),DAO(OR=1.42,95%CI:1.13~1.84)均是 28天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χ2=9.37~20.67,均 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血清 I-FABP和 DAO明显升高,与 CRP和 D-乳酸间有良好相关性,可反映早期肠组织损伤,有效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