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51.
目的:探讨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手段和外科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31例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影像学检查行B超+MRI 16例,B超+CT 11例,B超+CT+MRI 4例; 诊断为肝血管瘤29例(93.6%),误诊肝癌2例(6.4%); 均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结果:全组均获完全切除,无手术死亡。术中出血平均量800 mL(400~2 000 mL),自体血回收平均600 mL(250~1 500 mL)。术中发生胆道损伤2例; 术后发生胸腔积液18例,膈下积液6例,肺炎4例,均治愈出院。结论:B超+MRI是肝巨大血管瘤手术前最合适的检查,术前应仔细分析肝血管瘤影像学表现、设计合理手术方案、术中精细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2.
ObjectiveTransplanta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may promote bone heal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 may enhance the osteogenic properties of MSCs by improving their microenvironment. We aimed to investigate whether EPCs can enhance the osteogenic properties of MSCs in vitro, and whether transplantation of EPC-MSC cell sheets could promote bone regeneration in a rat model of alveolar bone defect.DesignMSCs and EPCs were obtained from 2-week-old Sprague-Dawley rats. Cell sheets were prepared using MSCs and MSCs co-cultured with EPC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ell sheets were observed by H&E staining.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capacities of the cell sheets were assessed by alkaline phosphatase (ALP) staining, Alizarin Red S staining and qRT-PCR. Cell sheets were transplanted into alveolar bone defects in 8-week-old rats. Six weeks later, bone formation was assessed by micro-CT.ResultsEPC-MSC sheets exhibited faster osteogenesis than MSC sheets. Six weeks after implantation, alveolar bone defects transplanted with EPC-MSC sheets exhibited a better bone reconstruction. MSC sheets generated new bone that partially covered the defect areas, while EPC-MSC sheets exhibited more robust osteogenic activity, with continuous new bone that almost covered the entire defect area.ConclusionsTransplantation of cell sheets containing EPCs and MSCs promoted bone regeneration.  相似文献   
53.
为探讨单倍相合未去T细胞的骨髓移植治疗儿童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对8例白血病儿童(1.9岁-9岁)接受父/母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疗效进行了评价。对5例患儿采用了含全身照射(TBI)的预处理方案,它包括阿糖胞苷+环磷酰胺+全身照射(Ara-C/CTX/TBI);对另外3例不加TBI,单用马利兰+阿糖胞苷+环磷酰胺(Bu/Ara-C/CY)预处理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措施包括供者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及受者接受环孢菌素A(CsA)、氨甲蝶呤(MTX)、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CD25单克隆抗体和霉酚酸酯(MMF)联合治疗。结果显示:8例患者移植后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数大于0.5×109/L的平均天数是16天,血小板数大于20×109/L的平均天数是17天,骨髓植活的直接证据检测证实为完全供者造血。移植后急性重度GVHD的发生率低,仅1例发生急性肠道Ⅱ-Ⅲ度GVHD(1/8);5例出现慢性GVHD,其中4例为局限性慢性GVHD,1例为泛发性(合并有肺部GVHD)。在180天内无移植相关死亡,期间无致死性严重感染发生,髓系造血和免疫功能恢复较快。中位随访33个月(范围7-56月),2例死亡,均死于白血病复发,其中1例移植后22月死于供者源复发。结论:对儿童白血病进行单倍相合未去T细胞骨髓移植时采用上述预处理方案和GVHD预防措施是安全、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非转移性黑色素瘤糖蛋白B(glycoprotein(transmembrane)nonmetastatic melanomaprotein b,GPNMB)与酪氨酸酶(tyrosinase)的相互作用。方法:以黑素细胞系PIG1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GPNMB和Tyr的siRNA以及过表达载体,转染入细胞后采用实时定量RT-PCR、Western blot检测GPNMB表达下调和上调对Tyr的影响,以及Tyr表达下调和上调对GPNMB的影响;采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它们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结果:GPNMB表达下调和上调对Tyr有影响,而Tyr表达下调和上调对GPNMB几乎没有影响。结论:黑素细胞中GPNMB与Tyr之间不存在直接相互作用,为进一步研究GPNMB在黑素小体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抗CD25单克隆抗体(巴利昔单抗)在单倍体未去除T细胞的骨髓移植中防治重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作用以及对免疫重建的影响。方法 1999年2月至2004年3月,对87例白血病患者进行了HLA单倍体未去T细胞的亲缘骨髓移植,其中2000年9月以前移植的15例受者预处理没有使用巴利昔单抗(对照组),2000年11月以后的72例预处理中加用巴利昔单抗(单抗组)。用流式细胞分析仪对受者移植术后1、3、6、9、12、18、24个月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动态测定,对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移植后单抗组和对照组Ⅱ~Ⅳ度aGVHD的发生率分别为12.5%和33.3%(P=0.045);与aGVHD相关的死亡率分别为6.9%和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抗组中9例临床诊断为Ⅱ~Ⅳ度aGVHD的患者因激素耐药再次使用巴利昔单抗治疗,缓解6例(66.7%),部分缓解2例,无效1例。移植后两组CD4^+ T细胞的恢复均迟缓。单抗组CD4^+ T细胞>200个/μ1的时间为移植后6个月,在移植后18个月绝对数恢复正常。CD3^+、CD8^+和CDl9^+ B细胞在9~12个月恢复正常水平,两组淋巴细胞亚群的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抗CD25单克隆抗体预防和治疗受者严重的aGVHD有一定疗效;受者白血病的复发率和移植后的感染率无明显增加;对骨髓移植后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的重建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
目的科学预计不同规模专科中心平均病员通过量,为不同专科中心床位配置提供依据,研究提高专科中心收容能力的组织指挥方法.方法运用随机服务系统理论对专科中心床位利用排队系统进行研究.结果模拟出不同专科中心不同床位日均病员通过量及其相应排队参数,提出不同专科中心床位配置的理论值,指出提高专科中心病员通过量的措施.结论排队论理论在专科中心床位配置与利用中的运用,创新了专科中心建设与管理的思路,从数学上为专科中心的建设规模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7.
BMP-2基因转染兔骨骼肌干细胞修复骨缺损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AdrhBMP-2修饰的兔骨骼肌干细胞(RRSMSCs)为种子细胞、脱钙骨基质(DBM)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骨修复兔桡骨大段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建立兔桡骨干骨缺损(20mm)模型,50只新西兰兔分为5组:AdrhBMP-2转染RSMSCs/DBM组(A组)、AdGFP转染RSMSCs/DBM组(B组)、未转染RSMSCs/DBM组(C组)、单纯DBM组(D组)和对照组(E组)。术后4周和6周分别行骨密度、X线、生物力学及组织学检查。结果 术后4周,A组骨修复达到X线愈合标准,但髓腔不通;术后6周,各组的愈合率分别为A组100%、B组50%、C组33%,D组和E组为0。结论 AdrhBMP-2修饰的RSMSCs为种子细胞、DBM为支架材料构建的基因强化组织工程骨能修复兔桡骨长20mm的大段骨缺损,为临床上大范围骨缺损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和材料。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骨髓移植 (BMT)供者应用G CSF和受者接受连续免疫抑制剂及加CD2 5单克隆抗体 (单抗 )预防急性重度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单倍体移植方案的可行性。方法  38例白血病患者接受单倍体相合未去T细胞BMT ,供者应用G CSF动员 7d后采集骨髓 ;受者应用连续免疫抑制剂预防急性GVHD ,临床观察移植结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取得三系造血重建 ,移植后粒细胞 >0 .5×1 0 9 L及血小板 >2 0× 1 0 9 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第 1 9天和 2 3天 ,植入直接证据检测证实完全供者造血 ,发生Ⅱ~Ⅳ度急性GVHD 4例 ,发生率为 1 0 .5 % ,无病存活大于 6个月可评价慢性GVHD 2 8例 ,均发生慢性GVHD ,表现轻微和局限 ,其中广泛性慢性GVHD 3例 ,发生率为 1 0 .7%。免疫功能恢复的结果显示 ,在移植后 1 8个月内动态观察免疫细胞计数的变化 ,CD3+、CD8+、CD1 9+、CD56+细胞在 1 2个月内可恢复至正常水平 ,CD4+细胞在移植后 1 8个月内恢复。随访中位时间 1 2个月 (6~ 2 6个月 ) ,死亡 1 2例 ,Kaplan Meier生存分析 ,2年估计无病生存率为 (68.4± 6 .0 ) % ,存活病例Karnofsky评分大于 90 %。结论 经G CSF动员的骨髓与连续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特别是CD2 5单抗应用于未去T细胞单倍体相合BMT急性重度GVHD的预防 ,对移植物植入、免疫  相似文献   
59.
透析液钙浓度改变对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透析液钙浓度变化对血液透析相关性难治性高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空军总医院肾病科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血液透析患者20例,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先后应用钙浓度为1.75mmol/L(dCa2+1.75)及1.50mmol/L(dCa2+1.5)的透析液各连续进行15次透析,观察每次透析0、1、2、3h及透析结束时的血压,并分别于第15次透析前后观察一般临床指标及血清总钙(Ca2+)、磷(P3+)、钙磷乘积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的变化.结果 与dCa2+1.75比较,采用dCa2+1.50进行透析,患者的血压降低,尤其在第3h及透析结束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血钙、钙磷乘积降低(P<0.05),其他指标变化无显著性(P>0.05).结论 降低透析液Ca2+浓度,有助于血液透析相关性难治性高血压的控制.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招飞身高标准修改的可行性。方法比较近20年来我国城乡男生身高变化、体格发育情况及符合目前招飞标准的青年学生在全国所占的百分位数,并分析不同飞行机种对飞行员身高和坐高的要求。结果20年来我国青少年身高普遍增长、整体发育提前;不同机种对飞行员身高坐高有不同的要求,新型飞行机种更放宽对坐高要求的标准。结论结合飞行机种对身高的要求,同时为扩大生源,将招飞体检标准的身高和坐高标准按照不同机种的要求适当放宽是切实可行的:对于招收驾驶大型机种、没有弹射装置的飞行学员,身高和坐高标准可不受限制;对于招收驾驶弹射救生的飞机机种的飞行学员,要严格限制坐高,坐高高度不能超过98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