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3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恒湘 《中国新药杂志》2012,(17):2035-2037
慢性期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接受伊马替尼一线治疗后,虽然大部分患者可显著获益,但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不能获得满意疗效。如果患者未获得满意疗效,则依然存在疾病进展风险。因此,对于伊马替尼治疗失败或疗效欠佳的患者,需要考虑转换其他替代治疗,以得到最大获益。研究显示伊马替尼治疗失败的患者换用第2代TKI——尼洛替尼治疗获益显著。本文综述了伊马替尼治疗失败的患者换用尼洛替尼后的疗效并对换用时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治疗经过及APBSCT 的效果,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均经鼻腔肿物病理活组织检查确诊,化疗和局部放疗达到完全缓解(CR),例1接受单次APBSCT,例2接受双次APBSCT。动员方案分别为CNOP方案和CELD方案,预处理方案为卡铂 +阿糖胞苷 +替尼泊苷+地塞米松,移植后造血恢复迅速。定期随访,2例分别无瘤生存60、36个月。结论 化放疗联合APBSCT方案增加了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长期生存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一种从骨髓血凝块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的简易方法。方法采集肝素化骨髓标本7份,部分加入凝血酶以模拟血液凝固过程,并于0、8和16 h分别使用尿激酶或机械处理,分为尿激酶处理组、机械处理组、凝固未处理组及未凝固对照组。各组标本经氯化铵溶解红细胞后,分别进行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和MSC传代培养。计每组CFU-F及第0、1和2代MSC数量。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表型,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体外成骨和成脂肪能力。结果尿激酶处理组样本CFU-F数平均为(33.71±23.54),接近于未凝固对照组样本(40.43±21.29)(n=7,P〉0.05),显著高于机械法处理组(13±11.91)(n=7,P〈0.01)和凝固未处理组(3.71±3.89)(n=7,P〈0.01)。储存8或16 h后的标本,各组CFU-F形成能力下降,而未凝固对照组和尿激酶处理组数量仍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0.05)。标本储存不同时间进行MSC传代培养,未凝固对照组及尿激酶处理组细胞数量无明显差别,但均显著高于凝固未处理组及机械处理组。各组MSC均表达CD73和CD90,不表达CD31和CD45。经特异诱导后,各组MSC均呈现碱性磷酸酶活性,细胞内出现亲油红O染料的脂肪滴。结论对于已经凝固的骨髓标本而言,尿激酶预处理是分离培养MSC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诱导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方法收集我院40例老年AML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联合诱导化疗组和姑息治疗组,分析2组的临床特点、预后和不良反应。结果26例接受诱导化疗患者,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率为46.1%,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率为15.4%,总有效(overall response,OR)率为61.5%,1例发生早期死亡(3.8%);14例接受姑息治疗患者,无一例缓解,2例发生早期死亡(14.2%)。诱导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6.0个月,姑息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2.5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19.2%及7.0%,2年生存率分别为15.4%及0,诱导化疗组中位生存期高于姑息治疗组(χ2=6.95,P=0.024)。诱导化疗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骨髓抑制、肺部感染、出血、胃肠道反应及肝功能损害,经输血及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多数可耐受,其中有4例患者死于严重并发症。结论诱导化疗可改善部分老年患者的预后,明显延长生存期,但老年患者对化疗耐受力差,不良反应多,需要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及幼年粒单核细胞型白血病(JMML)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对3例CMML及2例JMML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造血干细胞在5例患者中均成功植入,除1例JMML死于移植后并发症外,余4例至今无病生存.移植前疾病负荷、染色体核型及Ⅱ-Ⅳ度aGVHD的发生均对CMML的复发率或无病生存率有相关的影响;低剂量预处理方案优于清髓性预处理方案,而HLA的相合度及干细胞的来源均不影响总的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在JMML患者中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移植失败率明显高于骨髓或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前脾脏的大小及是否行脾切除或者脾区照射对移植结果无影响,而移植年龄、GVHD的发生及HbF的水平对移植复发率均有重要意义.结论:异基因骨髓造血干细胞是治疗CMML及JMML的有效方法,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观察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来源的外泌体(DC—derivedexosome,DCex)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成骨分化的影响。采用超速离心法从树突状细胞培养上清中获取DCex,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DCex形态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和鉴定其细胞来源。取第3代MSC,设3组培养诱导体系:①对照组:d—MEM基础培养液组;②实验组:d—MEM基础培养液+DCex(10μg/m1)组;③α-MEM基础培养液+标准诱导剂组。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各组成骨分化转录因子Runx2mRNA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另外,荧光染料DiI标记DCex,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DCex进入MSC的过程。结果显示,在电子显微镜下DCex呈典型的圆形或椭圆形膜层结构,直径为40—100nm,并表达DC细胞的标志物CD83,CD86,CD80和HLA—DR。在DCex处理MSC后6h时,可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进入到MSC胞质内的DCex,随着作用时间延长,细胞荧光强度增加。按组培养第7天,DCex实验组Runx2表达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MSC培养第14天,DCex组ALP含量OD值与对应蛋白比为2.22±0.27,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1.20±0.21)(P〈0.01),但低于标准诱导组(3.22±0.24)(P〈0.05)。结论:DCex可以促进MSC向成骨细胞分化,其且体机制仍需讲一步研穷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克隆人HMGBlA—box的cDNA,构建高效稳定的大肠杆菌(E.coli)表达菌株并对其诱导表达纯化.同时探讨其对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的促分化作用。方法根据优选合成的HMGBl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插入克隆载体pGEM—T并进行序列测定。重组克隆载体经BamHI和xhoI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目的基冈,插入含His标签的表达载体pET24a。将构建的质粒转染BL21大肠杆菌,经IPTG诱导后.SDS—PAGE观察表达量。HIS—link层析柱纯化重组人HMGBlA—box.蛋白印迹鉴定重组蛋白。将重组蛋白加入hBMSC培养体系中培养一周后,碱性磷酸酶染色检测其促MSC成骨分化作用。结果经RT—PCR扩增得到了261bD的DNA片段,经测序分析.与GenBank中报道的已知序列完全一致,构建了含融合蛋白的重组表达质粒。经诱导后细菌高表达A—boX,表达量为总蛋白的45%。经层析柱纯化后,蛋白印迹证实目的蛋白为高纯度的A—box。将A—box加入MSC培养体系中培养后,细胞活性无明显改变.但细胞碱性磷酸酶表达明显增高。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人HMGBlA—Box的表达载体.纯化的重组蛋白能有效促进MSC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8.
背景: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年轻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首选方法,但在中国多数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无合适的供者,单倍体相合或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国内外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联合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报道少见。 目的:观察不同干细胞来源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 方法:10例(3~52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分别接受了亲缘HLA相合(2例),单倍体相合(5例),非血缘(3例)的外周血和/或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5例患者同时联合了间充质干细胞共移植。预处理方案主要为环磷酰胺、氟达拉滨和抗人胸腺球蛋白,以霉酚酸酯、环孢素A加短疗程的甲氨蝶呤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单倍体相合移植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马利兰和CD25单克隆抗体;同基因的例5患者预处理方案为抗人胸腺球蛋白+甲基泼尼龙。输注间充质干细胞的量为(0.27~1.85)×106/kg。接受和未接受间充质干细胞组的患者回输的造血干细胞有核细胞分别为(7.4~17.38)×108/kg和(6.09~13.68)×108/kg。 结果与结论:除1例单倍体相合患者移植未成功,+36 d死于并发症外,余患者移植后染色体及DNA指纹检测等说明造血干细胞移植完全供者植入。移植后中性粒细胞达到0.5×109 L-1,血小板计数≥20×109 L-1中位时间分别为12 d和13 d;其中造血功能恢复快慢的趋势是同基因移植>外周血或/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单纯外周血或/和骨髓干细胞移植,而亲缘HLA全相合的52岁患者造血恢复最慢。非血缘移植例1、6患者发生了Ⅰ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单倍体相合移植的例2和例10患者发生了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后出现了局限性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余下患者移植后生活质量良好,无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除未接受间充质干细胞的例3患者移植后出现严重感染外,其余患者移植后再未出现严重的感染和出血。结果提示造血干细胞是安全,高效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方法,联合应用间充质造血干细胞者患者造血恢复快,移植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10.
飞行员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放飞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临床资料 例1,男性,26岁,初教-6飞行员,飞行时间900 h.患者于2007年11月在疗养院体检时发现血小板为62×109/L.同年12月分别在解放军第四○一医院、二一一医院就诊,经血象、骨髓象检查后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给予人血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10 g/d、甲基强的松龙80 mg/d;2 d后复查血象,血小板为33×109/L.2008年1月收住我院血液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