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27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22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0篇
  1篇
中国医学   373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膝骨性关节炎是困扰中老年人的疾病之一, 关节软骨损伤是其病理过程的核心, 围绕软骨损伤的病理研 究也越来越深入, 而现有的治疗方法尚不能从根本上逆转这一过程。近年来随着软骨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 间充质干细胞的使用为解决这一困难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同时, 石墨烯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逐渐成为热门, 利用石墨烯材料作为支架结构联合间充质干细胞, 以此寻求对软骨损伤修复的新方法。本文从膝软骨损伤的机制、 间充质干细胞对软骨的修复以及石墨烯支架材料的应用方面进行总结, 以期能开拓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32.
肌浆/内质网Ca2+ATP酶(SERCA)2a作为SERCA在心脏中表达的亚型,介导心肌细胞收缩后胞浆中Ca2+再回摄进入肌浆网中。肌浆网摄取Ca2+的速率决定了心肌舒张的速率,调节SERCA2a的活性可控制心脏的收缩性和舒张性,影响心脏功能。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SERCA2a受到翻译后修饰(PTM)的调节,如类泛素化、乙酰化等,从而影响SERCA2a的活性而调节Ca2+水平。因此,SERCA2a可成为心血管疾病潜在的治疗靶标。  相似文献   
33.
背景 中医手法是治疗颈型颈椎病的重要手段。随着研究的不断发展,大量中医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已经发表,但质量水平参差不齐,限制了中医手法的推广和高质量临床证据的产生。 目的 评价目前中医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6月。由2名研究者完成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采用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EDro)量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临床试验报告标准(CONSORT)声明2010版及附加指标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 结果 共纳入81篇文献,其中2006—2014年共发表文献28篇,年平均发表3.11篇;2015—2021年共发表文献53篇,年平均发表7.57篇。文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PEDro量表总分≥7分的高质量文献仅7篇(8.6%)。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显示,高偏倚风险文献所占比例最少,低偏倚风险文献次之,大部分条目因为报告信息不全,评分偏倚风险不确定。CONSORT声明2010版评价结果显示,纳入文献的文题和摘要、方法、结果、讨论、其他信息部分报告率不足。附加指标中采用多中心、伦理审批、干预措施质量控制、志谢报告率低。 结论 目前中医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普遍偏低,建议今后研究者参照PEDro量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CONSORT声明对中医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规范性报告。  相似文献   
34.
解毒祛湿法治疗痛风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慧  刘维 《天津中医药》2008,25(5):375-376
[目的]观察解毒祛湿法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别嘌呤醇和尼美舒利及碳酸氢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血尿酸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解毒祛湿法治疗痛风的疗效可靠,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正常妊娠妇女在妊娠过程中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正常妊娠妇女在妊娠早、中、晚期血清hCG、TNF-α、IL-1β、IL-6水平,并与未孕妇女(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妊娠早期血清hCG浓度迅速升高,妊娠中晚期明显降低,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1)2.IL-1β血清水平在妊娠早期达到较高水平,中期有所下降,晚期又有所升高。3.与对照组比较,正常妊娠TNF-α血清水平在妊娠早、中、晚期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4.正常妊娠早期血清IL-6水平随血清hCG浓度增高而增加,至妊娠中期血清IL-6水平持续增高,妊娠晚期达高峰。5.妊娠早期血清IL-1β/IL-6浓度的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妊娠中期和晚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清TNF-α/IL-6的浓度比值在妊娠早期、中期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晚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妊娠期间细胞因子IL-1β和IL-6血清水平增高;妊娠期间正常分泌的hCG可能在细胞因子的产生中发挥作用;妊娠期间宿主的免疫反应可能发生了Th1向Th2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考察迷迭香酸对缺氧/复氧损伤血脑屏障功能的影响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单层血脑屏障体外模型,考察药物对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漏出率、跨细胞间电阻值、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透过率的变化,同时分析相应关键信号分子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氧/复氧损伤可导致细胞活力降低,乳酸脱氢酶漏出增加,跨细胞间电阻值降低,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透过率增加,罗丹明123(Rh123)蓄积增多,提示缺氧/复氧损伤条件下内皮屏障功能受损。给予迷迭香酸后血脑屏障功能明显改善,分子信号显著上调。[结论] 迷迭香酸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保护缺氧/复氧损伤的血脑屏障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沈潇婕  杜元灏 《天津中医药》2021,38(10):1356-1360
滞针术是指毫针刺入腧穴后,将针柄向同一个方向进行捻转,使针身与肌纤维相缠绕的一种使针感保持持续且强烈的行针手法。滞针术临床多用于痛症、急症、顽症的治疗,相比于常规针刺治疗,其具有操作简便、取穴少、针感强烈等优势。对滞针术的起源、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分析现存问题并提出展望,以期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8.
张丽丽  杜凯  王洋  王文慧  赵孟雄  沈燕 《天津中医药》2021,38(11):1421-1425
[目的] 观察“活血散风”针刺法对高血压前期大鼠肾脏组织叉头转录因子(FoxP3)和维甲酸相关孤独核受体(RORγt)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6只4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随机分为模型组(SHR组)和电针组(电针+SHR组),每组8只,另将8只同周龄WKY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WKY组)。电针组给予针刺人迎、太冲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采用Softron无创血压仪测量干预前、干预1周、干预2周时的收缩压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结构形态,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大鼠肾脏组织FoxP3、RORγt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结果] SHR大鼠收缩压水平明显高于WKY组(P<0.05),干预两周后,电针+SHR组收缩压水平明显低于SHR组(P<0.05);SHR组肾脏组织RORγt mRNA表达明显高于WKY组(P<0.05),FoxP3蛋白和mRNA的表达、FoxP3/RORγt比值明显低于WKY组(P<0.05);电针+SHR组肾脏组织RORγt mRNA表达明显低于SHR组(P<0.05),FoxP3蛋白表达、FoxP3/RORγt比值明显高于SHR组(P<0.05);电针干预后SHR大鼠未出现明显的肾脏形态改变。[结论] “活血散风”针刺法可调节FoxP3和RORγt的表达,其对高血压前期大鼠的降压作用可能与调节FoxP3和RORγt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39.
小鼠实验是研究针刺作用机制的主要方式,文章从针刺小鼠安全刺激量入手,探讨针刺过程中如何保障小鼠的生命安全。总结分析了针具、选穴、针刺量学参数、得气等与安全刺激量之间的关系。探讨量学研究的主流观点及对实验的指导意义,强调开展针刺小鼠安全刺激量研究的必要性,减少实验动物无谓的牺牲,科学、合理、人道地使用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40.
目的:以丙烯酸酯压敏胶为基质制备阿魏化痞膏贴膏剂,对制备工艺进行初步优化。方法:通过测定贴膏剂的持黏力和180°剥离强度结合外观指标优化贴膏剂组方。结果:优化过的阿魏化痞膏贴膏剂组方为水0.40 g,乙醇0.30 g,丙烯酸酯压敏胶4.50 g,丙烯酸树脂0.30 g。贴膏剂,平均180°剥离强度0.33 kN.m-1,平均持黏力15.45 h。结论:贴膏剂外观指标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