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65篇
预防医学   122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54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针对医院传统护理看板存在的问题,从服务支持的可视化、服务交付的可视化、服务质量的可视化入手,开发护理电子看板系统,实现对护理看板的流程、数据、分析与管理一体化的数字化管理,有效提升护理响应时间,改善护理服务质量,转变护理服务模式,并就护理看板管理的步骤、措施、成效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检索收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HIV-1)感染相关的研究结果,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汇总和总结,探讨中国45个民族群体SDF1-3’A等位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SDF1-3’A在中国45个民族群体中的分布存在种族和地域差异,无明显地域上的趋势性变化,多数民族突变频率与美国白人、高加索人及亚洲黄种人水平比较接近,但明显高于美国黑人和西班牙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及其药敏结果。方法 采用BeeT/Alert3D血培养仪进行血液标本的细菌和真菌培养;绝大部分菌株采用VITEK2 COMPACT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部分菌株用手工方法鉴定,真菌药敏采用ATB药敏条。结果 164例艾滋病患者血液标本培养阳性34例,共分离34株病原菌,总阳性率为20.73%。其中真菌16株(47.06%),主要为新生隐球酵母菌12株(75.00%), 马尼菲青霉菌2株(12.50%), 2株因患者死亡未进一步鉴定(12.50%);革兰阳性球菌10株(29.41%),均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8株为耐甲氧西林菌株;革兰阳性杆菌6株(17.65%),均为星形诺卡菌;革兰阴性杆菌2株(5.88%),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12株新生隐球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敏感率均为100%;10株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奎诺普叮-达福普叮、利奈唑胺、庆大霉素敏感率均为100%,对红霉素、青霉素G、克林霉素耐药率100%。6株星形诺卡菌对复方新诺明和庆大霉素敏感。结论 艾滋病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病原体以真菌占优势,尤其以新生隐球酵母菌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桥出血患者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连续登记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发病后24 h内入院的原发性脑桥出血患者83例,失访7例,完成随访76例,其中男性45例(59.2%),女性31例(40.8%)。随访患者,记录发病后1年的生存状态(生存组和死亡组)。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影响患者1年生存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脑桥出血患者76例中,死亡32例,总病死率为42.1%;1个月内死亡28例,1个月病死率为36.8%。存活组平均血肿体积(2.58±2.18)mL,死亡组平均血肿体积(11.02±8.33)mL,两组比较,t=5.625,P=0.000。不同部位的原发性脑桥出血患者1年病死率比较,被盖型(4/26例)与混合型(21/29例)比较(χ2=17.983,P=0.000)。存活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13.27±3.19)分,死亡组GCS评分(6.13±3.66)分,两组比较(t=9.055,P=0.000)。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影响原发性脑桥出血患者1年死亡的主要因素有:血肿体积(RR=1.061,95%CI:1.013~1.111),入院时GCS评分(RR=0.825,95%CI:0.738~0.922)。结论 GCS评分和血肿体积是原发性脑桥出血预后的临床和影像学预测指标,GCS评分低、血肿体积大提示预后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妊娠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病原菌及敏感抗生素,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106例妊娠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并选取产科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无尿路感染的孕妇12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年龄、孕周、糖尿病、既往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贫血、流产是妊娠期尿路感染的高危因素,文化程度与妊娠期的尿路感染相关。妊娠期尿路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60.3%)。革兰阴性杆菌对青霉素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高,对头孢呋辛、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呋哺妥因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半合成青霉素、喹诺酮类耐药率较高,对头孢呋辛、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呋喃妥因敏感。结论应注意妊娠期尿路感染的高危因素,加强孕期尿液检查及中段尿培养检查,选用敏感、合理的抗菌素治疗。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穴位艾灸后中药保留灌肠对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的影响,将拟采用愈肠灵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的80例脾虚兼湿热型泄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穴位艾灸治疗后30min保留灌肠,对照组直接行保留灌肠,每天1次,l0d为一疗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第3、7、10天保留灌肠时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以及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第3、7、10天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穴位艾灸后中药保留灌肠可明显延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有利于药液的吸收,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的情况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对284例NAFL患者测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胰岛素、肝功、血脂和血尿酸.以96例非脂肪肝的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间年龄和性别构成差异无显著性.结果NAFL组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醋、总胆固醇、谷丙转氨酶和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总胆固醇和总胆红素差异无显著性(P>0.05).NAFL组空腹血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明显升高(P<0.01).NAFL组合并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高血糖和代谢综合征显著高于对照组(70.77%vs 20.83%、54.93% vs 29.17%、62.32%vs 21.88%、48.59% vs 15.63%、39.08% vs 8.33%).两组中119例有代谢综合征,其中有NAFL占93.28%,肥胖占88.23%,高血压占87.40%,血脂紊乱占92.44%,高血糖占65.55%.结论NAFL患者存在明显的代谢综合征各组分集聚的特征,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明显升高.因此NAFL是代谢综合征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康促进对提高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的作用。方法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玉溪市9个县实施以下健康促进措施:举办各种结核病健康知识培训班、张贴政府布告、发放宣传单/画、通过电视和广播播放结核病有关知识、在各级医疗机构制作宣传栏、街头宣传等方式进行宣传,收集病人就诊信息及结核病人发现工作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2005—2006年共有可疑症状13938例就诊,发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1042例,新涂阳登记率由项目实施前的17.17/10万,提高到25.19/10万,健康促进实施效果调查显示,从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处获得结核病相关信息就诊的可疑症状者最多,占68.5%,其次为通过各种健康宣传获得信息主动就诊的占23.0%。结果显示实施健康促进后可疑肺结核症状者就诊率、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均较上年同期明显增高。结论实施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可以提高可疑肺结核症状者就诊率和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对结核病控制工作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玉溪市1~7岁年龄段儿童麻疹疫苗免后抗体产生和维持水平。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被调查的670名不同年龄段儿童进行麻疹IgG抗体水平调查。结果:麻疹抗体阳性(≥1:200)率96.72%,几何平均滴度(GMT)1:1004.29,不同年龄段及区县间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T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玉溪市自开展计划免疫工作以来,儿童免疫接种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1~7岁儿童的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T均较高,接种率和接种质量可靠,能有效地控制麻疹的流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在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对36例行气管切开术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4h内行气管切开26例,死亡7例,病死率26.92%;24h后切开10例,死亡4例,病死率40.00%。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气管切开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