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5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于天麻转录组数据,设计特异引物,克隆天麻DRP1E (dynamin-related protein 1E)基因,命名为GeDRP1E (GenBase登录号为C_AA018577.1),借助ExPASy、ClustalW、MEGA等软件对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拟南芥、马铃薯遗传转化体系获得转基因植株,并对转基因拟南芥株高、结实率,转基因马铃薯微型薯的块茎长、宽、重量和淀粉含量等农艺性状进行检测和分析,初步解析GeDRP1E基因的功能。结果显示,GeDRP1E基因ORF全长1 899 bp、编码632个氨基酸残基,相对分子质量为69.90 kDa,分子式为C3079H4973N883O933S19;理论等电点为7.27,不稳定系数为43.34,亲水性平均指数为-0.259,预测属于不稳定亲水性蛋白。GeDRP1E不存在跨膜结构,无信号肽,定位于细胞质。系统进化树显示,GeDRP1E与其他种类植物DRP1E蛋白之间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中与铁皮石斛DcDRP1E (XP_02...  相似文献   
82.
此文讨论了基因工程药物的质量控制要点;综述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质谱法在基因工程药物质量分析中的应用进展,指出质谱及其联用技术的应用将是今后主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3.
藏药螃蟹甲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螃蟹甲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用于螃蟹甲的品质控制及产地鉴别。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拉萨、昌都、林芝、那曲、山南、乃东、错那等产地的10个螃蟹甲药材进行HPLC图谱的比较。结果:以14个共有峰为评价指标,并对其中的4个色谱峰进行了指认,HPLC分析色谱条件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结论:本方法各色谱峰分离较好,达到指纹图谱要求,可用于不同产地螃蟹甲药材的指纹图谱的测定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84.
目的 分析非宫颈病变(癌)筛查人群中TruScreen(TS)人工智能筛查技术呈现异常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在湘潭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1 800例妇女为研究对象,分析TS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妇科检查、阴道微生态检查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结果与TS阳性率之间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S异常结果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1 800例体检妇女(经阴道镜或活检检查为宫颈正常)中TS异常者180例,占总研究对象的10.0%。TS正常组和异常组妇女的年龄、妇科检查和阴道微生态检查异常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S检测结果与HPV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9)。正常宫颈、轻度、中/重度柱状上皮异位者的TS异常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TS异常率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严重程度的关联呈上升趋势。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宫颈正常者,宫颈柱状上皮异位者、宫颈肥大/纳氏囊肿/息肉者TS检查结果异常的风险增加(OR=4.52, P<0.001; OR=2.64, P<0.001);相对于正常阴道微生态,霉菌性与混合性阴道炎的TS检查结果为异常的风险增加(OR=3.25, P=0.019; OR=3.359, P=0.007)。结论 宫颈正常妇女中人工智能筛查技术检测异常率为10.0%,宫颈柱状上皮异位、肥大/纳囊/息肉、霉菌性和混合性阴道炎是TS异常的危险因素。如何降低TS异常的风险以及HPV感染对上皮细胞的损害程度,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5.
Baby Boom(BBM)基因是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关键调节因子,在胚胎发育再生、细胞增殖、愈伤组织快速生长、促进分化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西洋参遗传转化体系存在转化不稳定、转化效率低、转化周期长等问题,该研究拟利用基因枪法将玉米BBM基因转入到西洋参愈伤组织中,以研究其对愈伤组织的生长以及人参皂苷含量的影响,为建立高效的西洋参遗传转化体系奠定基础。经草铵膦抗性筛选及PCR分子鉴定共获得4个不同转化事件的西洋参转基因愈伤组织,对野生型和转基因愈伤组织在相同时间内的生长状态、生长速率进行比较;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MS/MS)对转基因愈伤组织中人参皂苷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转BBM基因西洋参愈伤组织的生长速率显著高于野生型,人参皂苷Rb1、Rg1、Ro及Re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野生型。该研究初步明确了BBM基因具有提高西洋参愈伤组织的生长速率及人参皂苷含量的作用,为进一步建立稳定、快速、高效的人参属物药用植物遗传转化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原蛋白转变酶2基因(proprotein convertase,PC2)对不同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方法 PC2重组质粒pcDNA3.1-PC2单独或与其分子伴侣7B2重组质粒pcDNA3.1-7B2混合转染小鼠乳腺癌细胞4T1、人肝癌细胞HepG2、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人肺癌细胞A549、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小鼠肥大细胞瘤细胞P815,以pcDNA3.1(+)空载体为对照,通过PC2酶活性测定法、Western blot检测野生型和转染后的4T1细胞的PC2酶活性和表达,MTT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率的变化.通过DAPI染色检测转基因细胞和TUNEL染色检测荷瘤模型瘤组织中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1:1比例的PC2:7B2共转染显示了在4T1细胞中的最高PC2活性和表达,在荷瘤小鼠瘤组织中显示明显的凋亡现象.该共转染对4T1、HepG2、B16、A549和MCF-7细胞半数抑制剂量分别为128.3、97.8、137.3、51.5、214.3μg/mL,呈剂量依赖性,P815细胞的抑制率与基因剂量之间没有关系.结论 PC2上调可以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呈现凋亡现象.  相似文献   
87.
岭南刺络放血疗法是岭南针灸流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陈全新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所创,在治疗特应性皮炎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其秉承“阴阳互济,通调和畅”的思想,将辨病、辨证、辨经络相合,以治血为主,补虚泻实,以快速旋转法进针,强调操作的无痛与无菌,在治疗特应性皮炎方面具有较好的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8.
广藿香非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的非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广藿香醇提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田蓟苷(1),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2),1,2-O-[2S-(3,4-二羟基苯基)-1,2-乙烷二基]-3-O-α-L-鼠李吡喃糖基-4-O-阿魏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3),尿嘧啶(4),大豆脑苷Ⅰ和Ⅱ(5),藿香苷(6),7-O-(3″,6″-二-反式-对-香豆酰基)-β-D-半乳糖-芹菜素苷(7),5-羟基-3,3′,4′,7-四甲氧基黄酮(8),4′,5-二羟基-3,3′,7-三甲氧基黄酮(9),金合欢素(10),1,2-O-[2S-(3,4-二羟基苯基)-1,2-乙烷二基]-3-O-α-L-鼠李吡喃糖基-4-O-咖啡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1),1,2-O-[2S-(3,4-二羟基苯基)-1,2-乙烷二基]-3-O-α-L-鼠李吡喃糖基-6-O-咖啡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2)。结论:化合物1,2,4~7,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9.
<正>Emile Letournel教授是骨盆髋臼外科史上最伟大的骨科大师之一,其在骨盆髋臼手术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现代创伤外科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他对骨科事业的孜孜追求以及奉献终身的精神,是我们无数医学工作者学习的榜样。1927年,Letournel出生于法国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从小跟着叔叔学习木工。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遮光条件对刺五加生长及光合生理参数的共同影响,可为规范化种植和合理开发利用刺五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该研究使用三年生刺五加为实验样本,通过测定株高、叶片数、叶面积等生长参数以及光合生理参数,研究不同遮光条件对刺五加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规律。结果:株高、叶片数及叶面积在遮光处理条件下显著均高于对照组,在中度遮光条件下最高。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在中度遮光组中显著高于对照组,在重度遮光组有所降低,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则在中度遮光组中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随着处理时间的进行,初始荧光在中度遮光组中与对照组无显著性,而在重度遮光组中显著升高;最大荧光在遮光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在中度遮光组中最高;潜在光化学效率和最大光化学效率则在中度遮光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在重度遮光组中不断下降,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结论:遮光处理有利于刺五加的生长,中度遮光条件可显著提高刺五加的光合作用,重度遮光处理可显著抑制刺五加叶片光合作用,这种作用与其调节气孔调节有关,也与光反应中心的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