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3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188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42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244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452篇
内科学   259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62篇
特种医学   1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454篇
综合类   605篇
预防医学   263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422篇
中国医学   97篇
肿瘤学   16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325篇
  2011年   400篇
  2010年   264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为桡侧腕屈与腕长伸肌腱部分转位修复桡尺远侧及第 1腕掌关节脱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3 0侧成人上肢标本 ,分别对桡侧腕屈肌腱、桡侧腕长伸肌腱进行形态学测量。结果 :桡侧腕长伸肌腱性部长 ( 17.8± 2 .6)cm ,肌腱的上、中、下段宽分别为 ( 13 .7± 3 .1)、( 5 .6± 1.1)和 ( 4 .6± 0 .5 7)mm肌腱的上、中、下段厚分别为 ( 1.5± 0 .5 )、( 2 .0± 0 .3 )和 ( 2 .4± 0 .3 )mm。桡侧腕屈肌腱性部长 ( 14 .3± 1.1)cm ,肌腱的上、中、下段宽分别为 ( 9.11.4)、( 5 .5± 0 .9)和 ( 4 .0± 0 .4) ,肌腱的上、中、下段厚分别为 ( 2 .4± 0 .6)、( 2 .2± 0 .4)和 ( 2 .6± 0 .5 )mm。结论 :采用桡侧腕屈肌腱和桡侧腕长伸肌腱部分转位 ,有足够的长度和强度 ,适用于桡尺远侧关节或第 1腕掌关节脱位的修复 ,临床应用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2.
应变率成像在胎儿房性心律失常诊断中应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对胎儿房性心律失常时心肌结构力学及形变学影响的应变与应变率研究,评价胎儿心律失常时对心肌应激状态、运动传导就及功能的影像。方法对检出的77例胎儿心律失常(其中室上性心动过速(SVT)12例、65例为频发性房性早搏(PAC))进行VVI成像技术分析,检测心律失常时胎儿心肌运动速度向量变化及对应变与应变率影响,对照组80例心率正常胎儿。结果胎儿SVT12例中7例持续发作48h者治疗前心室率250—310bpm,均合并心衰及出现水肿,VVI速度向量振幅明显降低,其应变与应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阵发一陛SVT5例VVI速度向量振幅-过性降低,心肌应变与应变率无变化;频发PAC组示早搏时速度向量振幅改变,且运动方向同步,心肌运动三维数据定量可显示旱搏及代偿间期的三维模式,应变与应变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VVI成像通过心律失常心肌结构力学变化解析胎儿心律失常,特别是对胎儿心动过速时的快速心率可进行实时动态分析。及应用M型扫描法确认心动周期使胎儿心肌应变与应变率分析成为可行。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总胆固醇(T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栓素B2(TXB2)、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水平及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活性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对ACS防治的可能机制及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的安全性。方法ACS患者65例,在拜阿斯匹林、氯吡格雷等基础治疗外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20mg/d、40mg/d睡前服用。入院第1天、第14天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16ml。测定hs-CRP、IL-6、TXB2、GMP-140、t-PA、PAI-1及TC、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酸激酶(CK)。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检测结果的组间及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三组TC、hs-CRP、IL-6、TXB2、GMP-140、PAI-1治疗后均有下降、t-PA活性上升,治疗后三组间比较亦有差异;而三组治疗前后CK、ALT、AST组间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无显著上升,以上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对ACS患者血脂及炎症反应、血小板活性、纤溶活性有积极作用,并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加强,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术前血清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的关系及FIB对根治切除术后HCC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行根治性肝切除手术的566例HCC患者的临床数据。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FIB预测MVI的能力,并确定FIB预测MVI的最佳临界值;依据该临界值分为低FIB组和高FIB组,采用χ2 检验分析FIB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法进行差异性检验,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法评价HCC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术前FIB预测MVI的最佳临界值为2.7 g/L。根据临界值分组,高FIB组(FIB>2.7 g/L)MVI阳性率高于低FIB组(FIB≤2.7 g/L)[64.0%(183/283)vs 47.0%(133/283),P<0.01],高FIB组无复发生存率(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低于低FIB组(两组1、2、3年RFS分别为68.6%、47.0%、35.4%,以及71.5%、60.0%、48.3%,P<0.05),但两组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FIB是HCC的RFS危险因素(HR=1.37,95%CI 1.07~1.75,P=0.011),MVI是影响HCC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6.65,95%CI 2.78~15.87,P<0.001)。结论 本研究显示,术前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微血管侵犯呈正相关,与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无复发生存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腘窝直接皮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转位修复腘窝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收治的9例腘窝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男6例,女3例,年龄25~73岁,平均49.6岁,腘窝缺损创面为6.5 cm×3.5 cm~17.0 cm×8.5 cm。根据解剖学基础,结合腘窝缺损创面的位置、大小、形状,设计并切取腘窝直接皮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转位修复腘窝缺损创面,皮瓣面积最大为18.0 cm×10.0 cm,最小为7.5 cm×4.5 cm。根据皮瓣成活、感染控制、弹性色泽、外观形态、供区瘢痕、皮肤感觉、膝关节活动功能、患者认可度等情况,对患者术后疗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9例皮瓣术后全部顺利成活,供、受区伤口一期愈合,其中2例皮瓣远端发生皮缘坏死,给予换药处理后完全愈合。术后均获6~60个月随访,平均33个月,皮瓣成活优良,形态满意,色泽、弹性、质地与周围正常皮肤接近,供区瘢痕较小。疗效评价:满意8例,一般1例,无不满意。膝关节功能优7例,良1例,可1例。皮瓣肿胀评级,早期:Ⅰ度6例,Ⅱ度2例,Ⅲ度1例,Ⅳ度0例;后期:Ⅰ度8例,Ⅱ度1例,Ⅲ度0例,Ⅳ度0例。结论腘窝直接皮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移位修复腘窝缺损创面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损伤较小,易于推广,是修复腘窝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6.
遗传性因子Ⅶ缺乏症一家系基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鉴定遗传性凝血因子Ⅶ(FⅦ)缺乏症一家系的FⅦ基因突变。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段从基因组DNA扩增出先证者及正常人的FⅦ基因各显子DNA片段,经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分析各片段序列;采用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HgiC Ⅰ酶切分析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FⅦ基因组DNA片段。结果 先证者的FⅦ基因第329密码子存在TGT→GGT错义突变;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的结果确证先证者为C329G纯合型突变,家系中有3个成员为C329G杂合型突变。结论 在国内外首次发现存在于遗传性FⅦ缺乏性患者的FⅦ基因第329密码子TGT→GGT突变,导致所编码的半胱氨酸被甘氨酸替代;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HgiC Ⅰ酶切分析可用于该突变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37.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与生存质量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分析和探讨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和生存质量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福州市1084例年龄≥60岁的老年人进行生活满意度和生存质量地流行病学调查,将两组数据分别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典型相关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生活满意度与生存质量呈正相关关系;生存质量的高低主要由生活满意度来反映。结论提高生活满意度是改善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颅中窝底肿瘤的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利用CT、MRI、CAG及X线平片等以确定肿瘤的部位、大小、形状、供血,明确其与用邻结构关系;选择翼点入路,采用显微手术切除颅中窝底肿瘤.结果显微手术切除颅中窝底肿瘤15例,肿瘤全部切除14例,全切除率93.33%,无手术死亡.10例经7个月~5年随访,平均4.1年,肿瘤无复发.结论采用显微手术能正确辨认肿瘤与周邻结构的关系,提高了肿瘤全切除率.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对自体阔筋膜作为吊带行尿道悬吊术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7月 ,收治 1 3例压力性尿失禁伴子宫脱垂及前后壁膨出患者 ,取自体大腿外侧阔筋膜条作为吊带 ,经下腹阴道联合切口行尿道悬吊带手术 ,同时行阴道式全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结果  1 3例患者均获得治愈 ,无阴道出血、感染、排斥反应等并发症发生。 5例患者在术后出现暂时性排尿困难 ,1个月内症状消失。结论 自体阔筋膜带尿道悬吊术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安全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40.
目的:比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与不联合激素反加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随访1年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对34例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肌腺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17例,Goserelin3.6mg,皮下注射,4周1次;B组17例,Goserlin同A组+倍美力0.3mg(每日口服1次)+安宫黄体酮5mg(每日口服1次),疗程12-24周,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激素水平及治疗后24周,停药后6个月,12个月骨密度变化。结果:两组血雌二醇均降至绝经期水平,A组比B组下降更明显(P<0.05),A组于治疗24周、停药后6、12个月腰椎骨丢失率分别为4.15%,3.02%和1.45%,股骨颈骨丢失率分别为2.93%,2.13%和0.87%;B组分别为2.39%,1.75%,0.44%和17.5%,1.12%,0.28%,结论:GnRH-a联合激素反加疗法与GnRH-a一样在治疗期间保持低雌激素状态,随访1年GnRH-a组骨密度不完全恢复,经联合激素反加疗法可使骨密度下降更缓慢,停药后更快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