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该文基于概况性综述方法,系统检索与梳理口服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了解相关主题的证据分布概况。通过手工检索三大药物目录,获得可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口服中成药,并检索7大常用文献数据库,纳入此类中成药的临床研究,通过可视化方法分析相关临床证据概况。共手工检索到68种口服中成药,纳入1 392篇文献,其中核心期刊367篇,涉及35种口服中成药,研究类型包括随机对照试验(RCT)、队列研究、病例系列、个案报告、二次研究、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药物经济学评价、药物交互作用、共识或指南、非随机干预研究、横断面研究等,其中RCT数量最多283项(77.1%),其次是二次研究和病例系列研究,各25项(各占6.7%)。在283项RCT中,急性期的临床研究159项,非急性期65项,不明分期59项;共归纳10种干预措施对照类型;20种结局指标类型,其中复合型结局指标及替代结局指标分别使用217次(76.7%)、245次(86.6%),其次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包含3种测量量表)。未来缺血性脑卒中口服中成药的临床研究需要明确疾病分期、针对中成药干预的优势环节进行设计,且干预措施对照类型应尽量选用公认的阳性对照,在结局指标选择方面应使用临床重要结局指标。  相似文献   
62.
<正>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心肌缺血是引起冠心病的常见病因。目前关于综合影像学评价中华小型猪慢性心肌缺血已有相关报道,但缺乏心电图、心肌缺血白蛋白等指标,以及MRI的T1mapping、CT冠脉成像的综合评价报道,特别是缺乏针灸治  相似文献   
63.
目的:总结分析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临床研究文献中的选穴与组方规律.方法:检索中国医院知识总库(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及万方数据库,将纳入研究的临床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对常用主穴、主穴归经、主穴分部、特定穴应用及组方规律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共52篇,常用主穴55个,累计使用频次375次.针灸治疗PCOS最常用的5个主穴为三阴交、关元、子宫、中极、气海;主穴归属经脉主要为任脉、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主穴的分部以下腹部、下肢与背部为主;特定穴以募穴、五输穴与背俞穴的使用频次较高;治疗处方多由5~7个腧穴组成,用穴数量平均为(6.9±3.6)个.结论:现代针灸医家治疗PCOS,以三阴交、关元、子宫、中极、气海穴最为常用,选穴以经络及脏腑理论为重要依据,以辨病取穴、循经取穴为主,采用近部(病位)加远道(病机)选穴法.  相似文献   
64.
目的:采用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技术,比较针刺太冲穴得气及针刺疼痛时所激发的脑功能网络效应异同。方法:47例初次接受针刺的志愿者参加手针右侧太冲穴fMRI实验。针刺时脑fMRI扫描10min,共2次捻针,各2min,间隔3min。其中17例接受体表触觉刺激作为针刺对照,分为3组:①针刺得气组;②针刺得气合并尖锐性疼痛组(简称针刺疼痛组);③触觉对照组。采用Fisher’s精确检验和t检验分析感觉频率及强度;用AFNI处理fMRI数据,得到激活、负激活脑区;用种子相关分析法,以前扣带回膝部为种子点,分析其与全脑的功能网络联系图谱,并比较得气与疼痛组之间的差异。结果:针刺2组的酸痛、酸感、压感、麻感、钝痛等得气感觉的频率和强度均明显强于触觉刺激组;针刺2组间除尖锐性疼痛及酸痛外,各种感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针刺得气及疼痛2组均激活了体感及丘脑岛叶皮层,重要的是,针刺得气时在大脑边缘叶-旁边缘叶-新皮层系统(LPNN)产生了较强而广泛的负激活区,加强了负激活区之间的脑功能网络联系。此网络包括杏仁核、海马、旁海马、颞极、前额叶腹内侧回、前扣带回膝及下部、前楔叶内侧回和后扣带回(BA31,23_腹侧核,29,30),另外,小脑蚓部、导水管周围灰质及脑干网状结构也见负激活现象。然而,在针刺疼痛时,这些脑区负激活程度减低且区域缩小,大部分脑区fMRI信号逆转为激活信号,被疼痛激活的脑区之间功能网络明显增强。这些脑区参与了疼痛、镇痛(如感觉、情感、认知、自主性、内源性镇痛)功能调制环路。结合既往研究表明,负激活与脑血氧消耗及血流量下降呈正相关。本结果支持针刺通过调制LPNN和疼痛中枢网络的活动,产生其镇痛、抗焦虑和其他调节效应的假说。结论:针刺得气及针刺得气伴随疼痛产生了相对抗的脑功能网络效应。针刺得气对LPNN及疼痛脑中枢网络(Pain matrix)的负激活效应,可能与针刺镇痛脑中枢机制相关。LPNN和静息态默认网络(Default mode)之间的相似性,提示针刺需通过这一内在脑功能网络系统发挥其广泛的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65.
刘家瑛教授在多年临床诊疗经验中,对针刺治疗胃痛具有独到见解,通过对胃痛进行多年的临床跟踪观察,疗效显著。该文就病因病机、分型辨治、针刺方法、手法运用、引导调摄、典型案例等方面介绍刘老师对胃痛的临床诊疗经验。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耳甲迷走神经刺激术的脑通路,为耳迷走神经刺激调制孤束核-边缘叶脑网络假说提供证据。材料与方法随机录用16名健康志愿者,参加经皮电刺激右耳甲部迷走神经分布区(t VNS),以同侧上耳舟部刺激为对照,记录刺激的耳部感觉,观察全脑6 min扫描的Bold-f MRI信号变化,分析脑功能激活特点,应用SPM8处理f MRI数据。结果两组电流、感觉频率及强度未见明显区别。经皮电刺激耳甲部t VNS正常人激发了左侧孤束核及边缘叶脑区广泛而较强的负激活效应,局限性激活位于体感区及岛叶等,而对照部产生了右侧三叉神经核等脑干核团负激活及脑部体感区明显的激活现象。结论经皮电刺激迷走神经产生了孤束核-边缘叶脑网络的调制效应,为经皮电刺激耳甲部迷走神经治疗抑郁症等脑中枢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小猪心脏磁共振成像(CMR)的优化方法 ,初步观察T_1 mapping定量值在小猪心肌缺血或梗死的变化。方法:选择13只正常中华小型猪;初次扫描1周后,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中段交界区置入蛋白缩窄环,4周时慢性心肌缺血小猪模型形成,并行第2次MRI检查。2次检查均行增强扫描前后的T_1 mapping扫描,分析下壁与前间壁T_1值的变化,提出CMR扫描优化方案。结果:通过改进、优化扫描过程中的序列顺序及参数,缩减了扫描时间,提高了图像质量。结果显示,平扫时,建模后前间壁的T_1值较建模前明显增大(P0.01);增强扫描时,建模后的前间壁T_1值则明显低于建模前(P0.01)。结论:小猪心脏MRI扫描方案的优化提高了实验效率和图像质量;其T_1 mapping可用于判断心肌的缺血或梗死。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三七凝胶对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黏连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椎板切除术模型,将72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组、黏连平组、凝胶组和三七凝胶组,各18只,分别在术后第7、14、21天采用免疫组化进行动态观察,分析愈合过程中TIMP-1和M...  相似文献   
69.
节骨性关节炎(KOA)的发生与膝关节功能退化、骨质疏松、关节软骨慢性重力磨损等因素有关.KOA属中医"痹证"范畴,多因年老体弱、肾气亏虚、肝血暗耗而气血不足,筋骨失养所致;复因感受风寒湿邪,停滞于关节,痹阻经脉,关节肿胀而拘挛,功能活动受限而屈伸不利.推拿疗法治疗KOA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无损伤性等特点,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现将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针刺"天枢"穴对正常大鼠空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各时相肠电、肠运动的影响,探讨针刺"天枢"穴调节肠运动功能的效应及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16只,采用肠道平滑肌浆膜下电极埋植和浆膜表面高灵敏度应变片传感器缝合技术,对麻醉大鼠在体同步记录空肠平滑肌电活动及空肠机械运动,分别在MMCⅠ、Ⅱ、Ⅲ时相针刺"天枢"穴,观察对肠电快、慢波和肠运动频率和幅值的影响。结果:除Ⅰ相肠电快波针刺前后无明显变化外,大鼠MMC的Ⅰ相肠电慢波、肠运动的频率和幅值及Ⅱ、Ⅲ相肠电快、慢波及肠运动的频率和幅值与针刺前基础值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针刺"天枢"穴对大鼠空肠MMCⅠ、Ⅱ、Ⅲ时相肠电、肠运动均有明显的抑制,其机制可能与针刺"天枢"主要通过节段性的体表-交感反射通路抑制空肠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