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2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51.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芪-丹参药对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并以体外实验对相关通路进行验证。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及相关文献搜集黄芪、丹参的有效成分及相关蛋白质靶点名,利用Unitprot数据库对蛋白质靶点进行基因名校正,并通过Cytoscape 3.8.0软件绘制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图。通过Drugbank数据库、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治疗靶点数据库(TTD)、GeneCard数据库搜集肝癌的基因靶点,与黄芪-丹参药对基因靶点取交集后得到核心靶点。随后利用String 11.0数据库、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分别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最后通过CCK-8实验及流式凋亡实验检测药物对肝癌细胞的药效及PCR实验检测PI3K、AKT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共筛选出黄芪丹参药对有效成分76个以及118个核心靶点,经过PPI分析,黄芪丹参药对治疗肝癌可能与AKT1、JUN、MAPK1、MAPK8、IL6、MAPK14、FOS、ESR1、EGFR、CCND1等靶点相关。GO及KEGG富集分析发现,黄芪丹参药对主要作用于转录因子,参与细胞凋亡过程,通过癌症相关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及TNF信号通路等起效。CCK-8实验、流式凋亡实验以PCR实验表明黄芪丹参药药对对肝癌有效,并且通过P13K/AKT信号通路发挥凋亡作用。结论:黄芪-丹参药对治疗肝癌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的特点,而PI3K/AKT信号通路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基于《金匮要略》辨治妊娠病思想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治疗方法。方法:根据《金匮要略》妊娠病篇相关记载,厘清并讨论妊娠养胎、妊娠腹痛、妊娠下血的诊疗思想和方剂组成,并对妊娠用药的有故无殒理论以及治疗疾病所尊崇的辨证理论进行详细的描述与分析。结果:妊娠养胎之当归散、白术散,妊娠腹痛之当归芍药散,妊娠下血之胶艾汤等,均为古今医家所常用;仲景治疗妊娠病的思想亦可指导当今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治疗。结论:《金匮要略》妊娠病篇医理叙述详尽,组方配伍严谨,选药精当,疗效卓著,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诊治提供了新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3.
霍磊  魏玲  梁媛 《中医学报》2016,(5):682-685
情志相胜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有意识地激起患者一种暂时的情志,去战胜、制止、克服另一种偏激的情志,使机体恢复平衡,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目的的方法。情志相胜疗法是最具特色的中医心理治疗方法,其理论机制目前有"五行相胜说""阴阳互制说""缓急相对说""气机互调说"4种观点。其中五行相胜为其立论基础,阴阳互制、缓急相对作为补充,从根本上来讲,都是属于气机互调。临床中常见多种情志同时致病,一种情志可以伤及多个脏器,即所谓"五志互病"之说。治疗宜辨证论治,整体调整。因此临床治疗不仅仅是单纯的五行相胜、阴阳互制,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情志相胜疗法。  相似文献   
54.
笔者在临床随师学习过程中发现薛一涛教授从调和肝脾论治胸痹疗效显著,现介绍医案1则如下:  相似文献   
55.
中医证及证候标准化、客观化和规范化是近30年来中医理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证候学研究涉及到复杂科学,证本身具有"组学"特征,不是某一个微观指标所能表征。近年来由于多学科的介入,DME测量方法引入,以及高速运算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解决中医证候的复杂性科学问题提供了可能。证候规范和测量涉及到多指标的量化测量和降维等多元统计学方法,高级统计方法引入深化了证候研究。文章系统回顾了聚类分析、探索性和证实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数据挖掘等统计学方法在中医证候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56.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肥胖和高脂血症处方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肥胖和高脂血症的中药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收集中医药治疗"肥胖"和"高脂血症"的文献,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SQL对数据进行处理,Cytoscape 2.7软件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中医药治疗肥胖和高脂血症的用药规律。结果:治疗肥胖的常用药物为丹参、山楂、泽泻、黄芪、大黄、茯苓、白术、半夏;其治疗的核心药物是黄芪、白术、大黄。治疗高脂血症的最常用药物为丹参、山楂、泽泻、黄芪、大黄、何首乌;其治疗的核心药物是丹参和山楂。结论:中医治疗肥胖和高脂血症的处方虽有相同之处,但是其治疗的核心却大不相同。文本挖掘分析技术在中医临床用药规律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7.
目的 筛选黄柏总生物碱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方法 对黄柏总生物碱提取液纯化所用大孔树脂型号、洗脱剂体积分数、大孔树脂吸附容量、上柱药液pH值、上柱速度、洗脱剂用量、洗脱剂流速、洗脱液浓缩质量浓度、洗脱液浓缩后pH值进行考察。结果 黄柏总生物碱大孔树脂纯化最佳工艺:大孔树脂载样量为AB-8大孔树脂∶黄柏药材=1∶1.2(g/g),上样速度为2 BV/h,50%乙醇洗脱,速度1.5 BV/h,收集6BV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至1.5 g生药/mL,其相对密度为1.015~1.017(70 ℃) ,放置室温,浓盐酸调节pH 0.2~0.4,冷藏放置12 h,离心,沉淀低温减压干燥,得黄柏总生物碱。提取物中盐酸小檗碱质量分数达到57.38%,黄柏总生物碱质量分数达到59.04%。结论 该工艺稳定,质量可控,可用于柏总生物碱纯化的产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六君子汤对食管癌细胞EC9706的生长抑制作用机制。方法:噻唑蓝(MTT)法检测六君子汤对EC9706细胞的活性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和周期分布,Seahorse能量代谢分析系统检测细胞糖酵解速率和线粒体压力,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蛋白激酶B1(AKT1)mRNA相对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mTOR和AKT1/2/3蛋白相对表达。结果:六君子汤浓度为200、300、400μg/mL时可显著抑制EC9706细胞活性(P<0.01)。选定六君子汤150、200μg/mL用于后续实验。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六君子汤可显著促进EC9706细胞凋亡(P<0.01),六君子汤200μg/mL可显著延长细胞S期,缩短G2/M期(P<0.05);糖酵解速率检测结果显示,六君子汤200μg/mL可显著抑制EC9706细胞的基础糖酵解、补偿糖酵解和糖酵解潜能(P<0.05);线粒体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六君子汤150μ...  相似文献   
59.
对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并探讨未来发展思路。在发展模式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是“证诊断标准”和“病证结合诊断标准”并行发展的两种模式。在制定方法上,运用到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多种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在应用模式上,以病证结合诊断标准应用较为广泛,操作性强,更适于临床推广和使用。总体来说,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研究呈现出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由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趋势,为中医临床诊断提供了较为客观、标准化的工具。未来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发展主线或将以病证结合诊断标准为主,同时建立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方法学规范,强化诊断性试验的应用;重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中名词术语的规范化研究;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探索并构建微观诊断指标体系或是未来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0.
脏腑特性理论[1]源自<黄帝内经>,如<素问·五脏别论>说:"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这里的"藏精气而不泻"、"传化物而不藏"是对五脏和六腑各自生理功能的概括,而"满而不能实"和"实而不能满"则是对五脏和六腑各自生理特性的概括.以下是关于肺脏的生理功能及生理特性的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