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大鼠脂肪性肝纤维化过程中的血清瘦素水平变化特点及其与脂肪性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大鼠脂肪性肝纤维化模型采用CCl4中毒与高脂低蛋白饮食复合因素复制.首次100% CCl4溶液0.5ml/100g、其后40% CCl4橄榄油溶液0.3 ml/100g皮下注射,每周两次,共6周.第1~2周给予高脂低蛋白饲料(79.5%玉米粉、20%猪油、0.5%胆固醇),而后给予纯玉米饲料.对照组给予等量橄榄油,普通饮食.正常对照组设两天、3周、6周3个观察点,共15只.模型组设两天、1周、两周、3周、4周、5周、6周7个动态观察组,共75只大鼠.生化法检测肝功能和脂肪含量,Jamall氏法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ELISA法检测血清瘦素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脂肪性肝纤维化大鼠造模两天时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下降,以后逐渐回升,3周时则达到最高,随后又逐渐下降,6周时大鼠血清瘦素水平仍然保持在较低水平.血清ALT和AST活性4周时基本达到峰值,随后进入一个平台期,6周时仍然保持在高水平,血清TC(总胆固醇)含量无明显变化,血清TG(甘油三酯)含量在造模第2天时明显低于正常大鼠,第2周时降至最低值,而后开始逐渐增加,但始终低于正常大鼠血清TG水平.模型早期肝组织Hyp变化不明显,随着造模持续,Hyp含量逐渐升高,6周时最为明显,达到1.4倍;与肝纤维化病理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模型大鼠血清瘦素水平与肝组织Hyp含量增加趋势相反,但是二者无明显相关性;而与模型大鼠体重和TG含量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血清瘦素水平主要反映脂肪性肝纤维化大鼠的体重和血清TG含量变化,而与肝纤维化发展的病理过程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祛湿化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药效。方法:12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32只.SPF级。随机分为对照饮食组(n=16)和高脂饮食组(n:16),对照饮食组小鼠给予10%热能来源于脂肪的对照饲料,高脂饮食组小鼠给予60%热能来源于脂肪的高脂饲料。12周末,对照饮食组和高脂饮食组再分,51j随机分为正常组(N,n=8)、正常给祛湿化瘀方组(NQ,n=8)、模型组(M,n=8)、模型给祛湿化瘀方组(Q,n=8),分别以lml/100g鼠重灌胃给予祛湿化瘀方(生药含量0.93g/m1)和灭菌饮用水,16周末取材,观察各组小鼠体重、肝组织TG、血清ALT、肝组织HE染色、油红O染色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体重明显增加,肝组织甘油三酯(TG)含量、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明显升高,肝脏HE染色见肝细胞明显的肿胀、脂肪变性和炎细胞浸润.油红O染色见肝脏显著脂滴沉着。肝脏脂肪变积分、炎症积分、气球样变积分均显著升高,并达脂肪性肝炎诊断标准。祛湿化瘀方组小鼠肝组织TG、血清ALT较模型组显著下降,同时肝脏病理组织变化改善,病理积分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祛湿化瘀方能够有效防治高脂饮食诱导的C57BL/6J小鼠NASH。  相似文献   
13.
目的体外实验观察一贯煎诱导分离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定向分化肝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原代大鼠BMSC,第3代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表面细胞因子、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鉴定其干细胞特征;采用肝细胞生长因子联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一贯煎含药血清2种诱导方案连续培养BMSC共21天,PCR检测细胞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白蛋白(albumin,AIb)、肝细胞核因子4eL(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4α,HNF4α)mRNA表达情况,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细胞AFP和细胞角蛋白18(cytokeratin18,CKl8)的表达,染色高碘酸一希夫反应法观察细胞糖原形成,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CK18、Wnt 3α、α-caten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全骨髓贴壁法分离的BMSC高表达白细胞分化抗原(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90、29、44,低表达CD34和CD11b,成脂诱导2周后油红O染色可见大量脂滴。一贯煎药物血清和细胞因子诱导均可提高BMSC表达AIb、AFP、HNF4αmRNA表达水平,促进CK18蛋白表达,诱导21天后可检测到AFP和CK18的表达,可见细胞合成糖原颗粒,观察到BMSC内Wnt 3α和β-catenin表达下调。结论一贯煎可诱导大鼠BMSC向肝细胞样细胞分化,其机制与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中成药》2017,(9)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叶中新绿原酸、隐绿原酸、绿原酸、咖啡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的含有量。方法艾叶5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Preva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325 nm;柱温30℃。结果 7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98.28%~101.11%,RSD 1.04%~2.5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艾叶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研究中药复方活血祛瘀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N)、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细胞外基质(ECM)的调节机制。方法:建立大鼠UUO模型,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代文组、活血祛瘀方组,于治疗4周后取梗阻侧肾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α-SMA、FN、PAI-1及HGF的阳性染色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α-SMA、FN、PAI-1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活血祛瘀方组肾间质α-SMA、FN及PAI-1阳性表达显著下调(P<0.01),而HGF阳性表达则显著上调(P<0.01)。结论:活血祛瘀方可抑制肾组织α-SMA、FN及PAI-1过度表达,诱导HGF高表达,从而减少ECM的过度聚集,这可能是活血祛瘀方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50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少阳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少阳病的患病情况及少阳病可能相关因素进行调查,为和解少阳法治疗本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的方法,对2007年10-11月收集的50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人口学、中医证候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家医院500例患者中咽于、耳鸣耳聋、目眩、口苦、胸胁苦闷等少阳病常见症状出现频数均〉20%,少阳病患病率为19.8%;近期有外感者患病率为42.6%,无外感者为13.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证型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少阳病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肾气虚患者更易患病(患病率35.5%)。女性患病率更高(22.9%).与男性少阳病患病率(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肾功能状况、病程及年龄段的患者少阳病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少阳病患病率外感后较高;少阳病患病率与肾功能状况、病程及年龄未见明显相关性,脾肾气虚型患者及女性更易患病;和解少阳法可以参考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17.
高尿酸血症(HUA)是人体内尿酸生成和排泄稳态失调从而导致血清尿酸水平升高超过参考范围的一类异质性疾病。既往研究发现3个常见尿酸转运蛋白基因(ABCG2、SLC2A9和SLC22A12)对人体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程度较大,其他尿酸相关的转运蛋白基因(如SLC16A9、SLC22A6、SLC22A7、SLC22A8、SLC22A9、SLC22A11、SLC22A13和ABCC4等)也对尿酸水平的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上述已发现的与HUA发生和发展相关的尿酸转运蛋白做一综述,主要包括肾脏中的尿酸重吸收转运蛋白和尿酸分泌转运蛋白以及肠道中的尿酸转运蛋白,旨在为今后HUA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综述中药单体靶向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防治糖尿病肾病(DN)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可以抑制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和自噬,在DN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中药单体(黄芩苷、石斛碱、姜黄素、三七皂苷R1、桔梗皂苷D、蛇床子素)可通过靶向调控该信号通路有效防治DN。  相似文献   
19.
郑平东教授家学渊源,又系国医泰斗张伯臾先生之高足.临证既多,屡用达药.笔者曾有幸随郑老侍诊数月,受益匪浅.郑老治疗慢性肾衰竭注重脾肾二脏,顾护胃气,用药轻灵味少,治疗常以自拟之降氮汤加减(主要组成为党参、丹参、淫羊藿、制半夏、制大黄、黄连、紫苏等),温肾健脾,降浊止呕,兼有化瘀解毒之效.善用药对,配伍精当.临床收到较好疗效,可有效延缓肾病进展.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