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9篇
  免费   279篇
  国内免费   158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292篇
口腔科学   58篇
临床医学   515篇
内科学   311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106篇
特种医学   206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264篇
综合类   1462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662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528篇
  8篇
中国医学   187篇
肿瘤学   16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448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579篇
  2011年   540篇
  2010年   413篇
  2009年   360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介绍彩色超声诊断仪(简称彩超)在开机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些故障,并通过实践提出合理解决方案和典型故障解析。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道细菌移位及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S)、失血性休克组(HS)及失血性休克+PUFA干预组(HS-F),每组各20只;观察各组大鼠存活时间、存活率及平均动脉压(MAP)动态变化,取肝、脾、肾及肠系膜淋巴结做细菌培养.结果 SHS、HS、HS-F组大鼠的存活时间分别为>180 min、(113.0±25.9)min、(138.4±37.1)min,HS组与HS-F组大鼠的存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组及HS-F组较SHS组肝、脾、肾及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率明显升高(P<0.01);HS-F组较HS组肝、脾、肾及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脂肪乳对HS大鼠肠黏膜屏障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有效降低HS后肠道细菌移位,并显著延长HS大鼠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83.
84.
85.
目的:评价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并观察其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选取翼状胬肉患者120例120眼,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三组,每组各40例40眼。比较各组间术前、术后Shirmer试验( ShirmerⅠtest,SⅠt)和泪膜破裂时间( tear break-up time, BUT ),角膜荧光素染色( 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 , CFS)及术后复发率,评估手术疗效和对泪膜功能的影响。
  结果:术后1 mo A组BUT 较术前无显著差异; B组和C组较术前的变化有显著差异( 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mo,三组SⅠt和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mo,A组与B组及C组CFS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但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mo,A组BUT较术前无显著差异;B组及C组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B组及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mo,A组S I t较术前无显著差异;B组及C组S I t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 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mo,A组术前与B组及C组CFS无显著差异。随访10mo,经比较A组与B、C两组复发率存在
  显著差异( P<0.05),B组与C 组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夏季手术较冬季手术更容易复发。
  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封闭Tenon囊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的较理想手术方式,降低复发率并使患者泪膜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86.
某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人群的分布特征、危险因素与风险环节。方法对某院所有医务人员2011年1月—2014年6月发生的职业暴露进行风险监控,分别从发生职业暴露者的职业类别,暴露的地点、环节以及方式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286例次职业暴露者中,男性63例(22.03%),女性223例(77.97%);2011年111例次(38.81%),2012年75例次(26.22%),2013年67例次(23.43%),2014年1—6月份33例次(11.54%);对不同人群发生职业暴露者统计数据显示,各年度不同人群发生职业暴露所占百分比相似,由高到低依次为护士(31.97)%、医师(19.90%)、护工(15.79%)、技师(7.64%)、护师(4.17%)和保洁员(2.84%);整理废物、拔针或更换针头、丢弃锐器入利器盒、手术缝合或器械传递、各种穿刺(含抽血)操作时的锐器伤是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损伤的主要风险环节,其构成比分别为22.38%、19.58%、14.34%、12.94%和11.19%;各年度职业暴露发生地点相似,主要是病房、手术室和注射(治疗)室,其构成比分别为51.40%、19.58%和11.54%。结论医院应建立完善的职业暴露监控与风险管理体系,强化标准预防,加强对职业暴露高危人群的培训,对风险环节及危险因素进行监控和干预,以有效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  相似文献   
87.
省、市、县三级实验室分别采用镜检法、胶体金法及巢式PCR法对泰安市2015-2019年输入性疟疾进行诊断与复核。共诊断与复核输入性疟疾病例122例,其中镜检法和胶体金法的符合率分别为94.3%(115/122)和95.9%(117/122),镜检阴性率为5.7%(7/122),均为恶性疟;胶体金法阴性率为4.1%(5/122),3例非恶性疟和2例恶性疟阴性,3种检验方法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恶性疟和间日疟诊断符合率最高,均达100%,对卵形疟诊断符合率最低,仅为12/18,对4种疟原虫实验室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医疗机构中初诊合格率为94.3%(115/122),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复核合格率分别为97.5%(119/122)和95.1%(116/1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今后应继续加强市、县级疟疾实验室镜检人员技能培训,积极开展疟疾核酸检测,以进一步提升医疗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疟疾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88.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负性生活事件与肝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乙型肝炎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有不同程度因果关系,包括负性生活事件在内的社会心理因素与肝炎的急性发作有密切的关系。现就乙型肝炎与负性生活事件及肝功能的关系进行讨论,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9.
骨质疏松症大鼠骨诱导能力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困难的原因 ,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寻找可行性途径和方法。 方法 雌性SD大鼠 4 0只作为供体大鼠 ,随机分为卵巢切除组和对照组 ,每组 2 0只 ,卵巢切除组切除双侧卵巢以复制骨质疏松模型 ,对照组行假手术。 4个月后处死大鼠 ,取肢体长骨按Urist方法分别制备骨基质明胶。雌性SD大鼠 17只 ,双侧股部切开 ,左、右侧肌袋内分别植入卵巢切除大鼠及对照大鼠骨基质明胶。大鼠饲养 14d处死 ,分别取出肌袋植入物组织行组织学检查及骨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Ca含量测定。 结果 卵巢切除组的和对照组的植入物组织ALP活性单位分别为 (7 2 2± 2 5 9)IU/ g和 (12 0 1± 6 18)IU/g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卵巢切除组的和对照组的植入物组织Ca含量分别为 (5 10± 0 84 ) μg/ g和 (5 73± 0 79) μg/ g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雌激素缺失所致骨质疏松骨的骨诱导能力较正常骨明显降低 ,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困难与骨骼中骨诱导生长因子的缺乏有关。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要改进骨折固定方法 ,外源补充或促进内源性骨诱导生长因子的表达 ,对于促进骨折愈合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抗肿瘤药物及其辅助用药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2018年在我院抗肿瘤药物及其辅助用药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法,持续9个月。通过开展季度专项点评工作,每季度与上季度进行比较,统计分析PDCA循环法实施前3个月和实施3个月、6个月及9个月后抗肿瘤药物及其辅助用药使用合理率的改善情况,以此来评价管理效果。结果我院抗肿瘤药物及其辅助用药的使用合理率由PDCA循环法实施前的16.67%逐渐升高至实施9个月后的90.00%;其中,抗肿瘤药物的用药合理率每季度与上季度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抗肿瘤辅助用药的用药合理率在实施9个月后与实施6个月后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通过应用PDCA循环法进行质量管理,我院抗肿瘤药物及其辅助用药的用药合理率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