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5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5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88篇
内科学   5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156篇
综合类   157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58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77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目的:探讨Luminal亚型乳腺癌中临床病理因子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ER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的分子生物学指标。结果按年龄将患者分为3组:40岁以下为青年组,40岁-59岁为中年组,60岁及以上为老年组。 T分期与N分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72,P=0.001。 ER与PR表达强度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69,P=0.000。年龄与HER2表达强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97,P=0.17。结论原发肿瘤越大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越高,ER和PR表达强度密切相关,年龄与HER2表达强度呈负相关,年龄越大,HER2表达强度越低。 Luminal亚型乳腺癌中PR、HER2是进一步分型和治疗选择的重要参考指标,准确检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2.
目的 评价肝硬化伴肝性脑病( hepatic encephalopathy,HE)与血清白细胞介素 -6(serum interleukin-6, sIL-6)水平表达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 CBM)、知网( CNKI)、维普 (VIP)、万方 (WAN FANG),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肝硬化患者中关于 sIL-6水平与 HE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 2021年 4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 13个研究,包括 1 479例研究对象,采用 Review Manager Version 5.3进行 meta分析。结果 sIL-6的含量在肝硬化伴 HE组与肝硬化无 HE组比较 [SMD=1.29,95%CI(0.51,2.08),P=0.001],肝硬化伴显性肝性脑病( overt hepatic encephalopathy,OHE)组与肝硬化无 HE组比较 [SMD=2.77,95%CI(1.64,3.89),P< 0.000 01],肝硬化伴轻微肝性脑病( 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 MHE)组与肝硬化无 HE组比较 [SMD=2.82,95%CI(1.05,4.58),P=0.002],肝硬化伴 OHE与肝硬化伴 MHE组比较 [SMD=1.82,95%CI(1.30,2.33),P< 0.000 01],肝硬化伴Ⅲ~Ⅳ级 HE组与肝硬化伴Ⅰ~Ⅱ级 HE组比较 [SMD=0.95,95%CI(0.52,1.37),P< 0.000 1],肝硬化伴 MHE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SMD=4.32,95%CI(2.86,5.77), P< 0.000 01],肝硬化无 HE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SMD=2.23,95%CI(1.34,3.12),P< 0.000 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IL-6的表达水平可能与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有关,有望成为诊断肝性脑病及判定预后疗效的重要炎症指标,还需要更多高质量、多中心的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93.
目的:比较DDR双能量减影标准胸片与软组织像及多层螺旋CT对转移性肺癌的检出率.材料和方法:对肿瘤患者胸片怀疑肺转移的行胸部DDR-DE和MSCT检查,随访时间为1.5~2年.结果:126例怀疑转移性肺癌患者,标准胸片检出90例,检出率为71.43%;软组织像胸片检出114例,其中58例为孤立性,56例为多发性,检出率为90.48%;DE两种胸片对肺内病变的检出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58例孤立性病变,行胸部MSCT扫描,结果为36例多发性(胸片为纵隔重叠及心影遮挡),20例孤立性(随访2~8个月后为多发性),2例未见病变(随访期内未见异常,考虑为纹理聚集所致).12例软组织像阴性患者MSCT检查,2例为多发性(胸片为心影后),10例未见病变(随访期内未见异常).软组织像和MSCT扫描的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能量减影软组织像对肺部小结节的特异性诊断有很大的提高,同时提高了转移性肺癌的早期检出率和敏感性,明显减低了标准胸片的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94.
一期修复全手皮肤套状撕脱性损伤及重建部分手功能   总被引:27,自引:7,他引:20  
目的探讨组合组织移植治疗全手皮肤套状撕脱性损伤的临床应用。方法近12年间采用下述方法一期修复全手皮肤撕脱伤21例:(1)用双侧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全手,二期作分指术;(2)趾甲皮瓣重建拇指,双侧股前外侧皮瓣瓦合修复2~5指及手掌背创面;(3)趾甲皮瓣修复拇指后,用①第二足趾再造中指,游离皮片修复手掌背创面;②第二足趾再造中指,单块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掌背创面;③双侧第二足趾再造示、中指,单侧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掌背创面;④双侧第二足趾再造示、中指,双侧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掌背侧创面。结果术后获3个月~1年以上的随访,21例所有移植组织全部成活。趾甲皮瓣修复的拇指及足趾移植再造的手指,均恢复了触、温、痛觉,两点辨别觉在5~15mm左右。结论用组织组合移植修复全手皮肤撕脱性损伤同时重建拇指及中指(示、中指),疗效比较满意。但此术具有一定的风险和失败率,临床应用时需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95.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两种内固定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研究锁定钢板与传统双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锁定钢板治疗34例(A组),传统双钢板治疗31例(B组),对两种方法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2年随访,平均16个月,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锁定钢板组优良率为85.29%,传统双钢板组优良率为83.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与传统双钢板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同为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1(IL11)类似物环九肽c(CGRRAGGSC)与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体外结合特性。方法:采用荧光染料LSS670标记c(CGRRAGGSC)合成LSS670-c(CGRRAGGSC),流式细胞仪测定其与PC-3细胞体外结合的荧光强度,计算其竞争抑制试验中的半数抑制量(IC50)和平衡抑制常数(K i),荧光显微镜观察LSS670-c(CGRRAGGSC)在PC-3细胞的定位;用99mTc标记c(CGRRAGGSC)合成99mTc-DTPA-c(CGRRAGGSC)与PC-3细胞进行放射受体结合分析,Scatchard作图法计算标记物与PC-3细胞结合的平衡解离常数(Kd)和每个细胞上的最大结合位点数(Bm ax)。结果:LSS670-c(CGRRAGGSC)与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结合具有可饱和性,浓度与时间呈依赖性。未标记c(CGRRAGGSC)与LSS670-c(CGRRAGGSC)对PC-3受体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IC50=(6.31±0.12)nmol/L,Ki=(2.11±0.14)nmol/L]。LSS670-c(CGRRAGGSC)荧光主要集中在PC-3细胞膜上,Kd值为(0.11±0.02)nmol/L,Bm ax为(230±34)fmol/mg pro。结论:c(CGRRAGGSC)符合特异性配体的标准。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胃镜及超声胃镜联合胸腹腔镜简捷微创切除食道、胃、十二指肠上消化道直径〉2cm良性肿瘤方法的可行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2005年06月至2009年02月,消化内科与腔镜外科、胸外科、麻醉科多科联合行微创手术,33例巨大广基良性肿瘤患者,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25例术中胃镜准确定位,超声胃镜确定病变的性质和深度,腹腔镜、胸腔镜行局部切除术。8例胃、十二指肠病例,由腹腔镜腔外保驾内镜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黏膜剥离术切除病变。结果胃镜+胸腔镜行3例巨大固有肌层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腹腔镜+胃镜+超声内镜行胃切除术23例,十二指肠切除术5例,联合手术均一次性成功,手术时间15~39min,术中出血量10~30ml,无中转开腹。术中内镜定位准确,术后病理证实均完整切除,切缘无残留,无吻合口瘘、切口感染或腹腔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4~6d,随访6个月。5年,无复发。结论食管、胃、十二指肠巨大广基良性病变,通过胃镜、腹腔镜、胸腔镜联合手术,优势互补,提高腔镜手术中病变定位的准确率及手术的成功率,大大降低开腹率,是一种简捷、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早期集束化护理在食管癌术后并发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44例食管癌术后并发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18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集束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呼吸机使用时间及ICU入住时间。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呼吸机使用时间及ICU入住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集束化护理能有效提高食管癌术后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碘伏纱布换药法预防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疗效。方法将80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研究组常规消毒后用10%的碘伏纱布湿敷置管口,再用无菌棉质纱布覆盖置管口;对照组常规消毒后直接用无菌纱布覆盖置管口。结果研究组导管留置天数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感染发生率及局部皮肤阳性反应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碘伏纱布湿敷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口可以降低导管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0.
急诊观察病房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分析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急诊观察病房病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因素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调查448例中心静脉置管病人导管相关性感染与导管留置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类型、病原学的关系。结果:448例病人中,导管培养阳性36例,分离出病原菌39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8株,革兰氏阴性菌16株,真菌5株;发生导管局部定植26例,穿刺部位感染7例,菌血症3例。结论:急诊观察病房病人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与导管细菌定植等因素有关。正确选择导管留置静脉和导管类型;加强置管操作与护理;尽可能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加强病人营养,提高免疫力,可降低导管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