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57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84篇
内科学   59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181篇
预防医学   90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70篇
  1篇
中国医学   177篇
肿瘤学   2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91.
目的 比较苏州、南京两地女性宫颈上皮细胞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基因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技术对3 084例宫颈上皮细胞标本进行23种HPV基因型别检测.结果 3 084例女性宫颈上皮细胞标本,HPV总阳性率为21.37%(659/3 084),苏州、南京地区HPV总阳性率分别为35.32%(481/1 362)、10.34%(178/1 722),一重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4.08%(328/1 362)、8.89%(153/1 722),多重感染阳性率分别为11.23%(153/1 362)、1.45%(25/1 722),两地HPV总阳性率及一重、多重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可应用于宫颈细胞标本HPV检测,对女性宫颈HPV感染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已婚女性宫颈细胞中23种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基因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基因扩增芯片技术对1 722例已婚女性的宫颈上皮细胞标本进行23种HPV基因型别的检测,并对受检者进行相关资料分析。结果 1 722例中检出HPV感染者178例,总的HPV感染率为10.34%(178/1 722),其中单一型别的阳性检出率为8.89%(153/1 722);单一型别的感染中HPV43型为27例,其阳性检出率为1.57%(27/1 722),是最主要的感染型别。混合型HPV感染25例,其阳性检出率为1.45%(25/1 722);其中HPV16型+X型7例及16型+X型+X型2例,占混合型感染的36.00%(9/25),是混合型感染的主要型别,其次是HPV43型的2型感染6例和3型感染2例,占混合型感染的32.00%(8/25)。结论 HPV43、58型单一型别及HPV16、43型的混合型是感染的主要基因型别,基因扩增芯片检测技术可应用于宫颈细胞标本,一次性可检测23种HPV基因型别,特异性强,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南京地区一般女性人群宫颈细胞、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组织中23种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基因型别的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技术对1000例一般女性人群宫颈细胞、10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及62例宫颈癌组织标本进行23种HPV基因型别的检测,并对受检者进行相关资料分析。结果 1000例一般女性人群检出HPV感染者106例,总的HPV感染率为10.60%(106/1000);10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检出HPV感染者99例,总的HPV感染率为91.67%(99/108);62例宫颈癌患者检出HPV感染者52例,总的HPV感染率为83.87%(52/62)。结论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可应用于宫颈细胞和组织标本,一次可检测23种HPV基因型别,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对中国女性宫颈HPV感染分子流行病学的调查、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防治及其疫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4.
背景: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效果较好,而且髓芯减压方法简单易行,即使远期治疗效果不理想也不影响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目的:探讨以股骨头髓芯减压为基础的3种方法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国际骨循环研究学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股骨头坏死分期标准,纳入股骨头坏死患者46例(61髋),Ⅰ期21例(29髋),Ⅱ期25例(32髋)。其中15例(23髋)行单纯髓芯减压治疗,18例(25髋)行髓芯减压联合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13例(13髋)行髓芯减压联合多孔钽棒置入治疗。结果与结论:全部患者均获12个月随访,3组患者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前(P〈0.01),末次随访时联合细胞移植组和联合多孔钽棒组Harris评分高于单纯髓芯减压组(P〈0.01),而联合细胞移植组和联合多孔钽棒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髋关节X射线检查:单纯髓芯减压组2例(3髋)发展为塌陷、联合细胞移植组1例(1髋)发展为塌陷,联合多孔钽棒组2例(2髋)出现塌陷。结果可见以股骨头髓芯减压为基础的3种方法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均有效,其中髓芯减压联合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或多孔钽棒置入近期疗效优于单纯髓芯减压治疗。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PG)与胃泌素-17(G-17)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病理检查无明显炎症)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70例)。患者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 mL,免疫放射检测方法检测血清中PGⅠ、PGⅡ、G-17水平。比较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患者不同萎缩部位血清PGⅠ、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比值(PGR)、G-17水平。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患者血清PGⅠ、PGR、G-17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萎缩性胃窦炎患者血清PGⅠ、PGR水平明显高于萎缩性胃体炎、全胃多灶性萎缩患者(P<0.01);萎缩性胃体炎患者血清G-17水平明显高于萎缩性胃窦炎和全胃多灶性萎缩患者(P<0.01)。结论检测血清PG和G-17可以作为一种无创性的筛查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
低功率CO_2激光焊接鼠小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低功率CO2激光焊接小肠的可行性。方法将60只SD大鼠分为缝合组和激光组,每组各30只。分别以功率0.15 W的CO2激光焊接或临床外科常规缝合鼠小肠,比较两组吻合的时间、术后死亡率和术后第14天各肠管吻合口粘连、狭窄程度、破裂压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激光组和缝合组的吻合时间分别为(25+6.24)min和(36+7.50)min,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根据Sertz's评分标准分级激光组和缝合组粘连均值分别为26.12和34.88,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第14天两组狭窄指数接近,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破裂压测定:激光组破裂压比缝合组高,且破裂口多位于吻合口以外的正常肠管。激光组吻合口周围炎症反应轻,管壁光滑;缝合组可见明显的炎症反应,管壁不光滑。结论低功率CO2激光焊接小肠组织是可行的,具有一定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
穴位贴敷是治疗肺系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其疗效受肺系疾病的病种、病情、病程及穴位配伍、贴敷时间、用药种类、剂量、剂型等多因素的影响。而为了进一步提高穴位贴敷的疗效,必须对这些影响疗效的多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方能进行系统设计,对治疗方案进行初步优化,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现对影响肺系疾病穴位贴敷疗效多因素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8.
帕金森病胃肠功能紊乱是帕金森病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常表现为便秘。现代医学仍缺少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据国内外近几年的研究,从帕金森病便秘的诊断、病因、分型及治疗等方面阐述该领域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
综述了近年来PPH术与Milligan-Morgan术应用于临床的现状,并阐述了关于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特别是肛门括约肌功能的评估方法,包括直肠肛管测压、腔内B超、MRI和肛门功能评分及调查问卷。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初步探讨结缔组织病患者出现肺间质病变的规律。[方法]总结南京市中医院2010年8月至2011年1月住院患者中63名结缔组织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其进行总结分析,探讨肺间质病变的原发病,患者性别、年龄、肺部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结缔组织病住院患者中肺间质病变患者21例(33.33%),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12例(36.4%),干燥综合征合并肺间质病变7例(33.3%)。[结论]因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患者合并肺间质病变比例较高,建议对这两类患者进行肺部并发症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