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5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72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7篇
内科学   65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526篇
预防医学   3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0篇
  10篇
中国医学   1723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21篇
  2023年   313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258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0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为探讨鸢尾素对骨骼肌及骨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有利于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阐明“脾肾相关”理论和补肾健脾法治疗肌少-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在CNKI、维普、万方及PubMed数据库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鸢尾素可分别通过直接和间接途径对骨骼肌及骨细胞生长代谢产生正向影响,且作用机制具有重合性。提示鸢尾素是肌骨生长代谢过程中重要的桥梁因子,将二者关系结合的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62.
崔伟更  张兰 《陕西中医》2021,(5):632-634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以无疼痛、弥漫性甲状腺肿大,伴有甲状腺自身抗体滴度升高为特征。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分为三期,CLT亚临床期治疗是逆转疾病进程关键阶段,该期患者呈现相对可逆性,如早期进行干预,能够逆转其向甲状腺功能异常期进展,中医对CLT亚临床期的辨证治疗具有独特优势。本文从CLT亚临床期的中医病机特点,结合CLT亚临床期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阐述CLT亚临床期发病的中医病机核心是肝郁脾虚,以及其与西医免疫功能紊乱、甲状腺细胞凋亡的相关性为切入点探析CLT亚临床期发病机制,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亚临床期的治疗提供坚实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一效膏治疗糖尿病足患者溃疡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后,治疗组予一效膏外用治疗,对照组予康复新液外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足部症状评分(包括创面缩小率、肉芽组织填充率、坏死组织附着率、创面渗出、疼痛)、创面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水平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创面缩小率评分、肉芽组织填充率评分、坏死组织附着率评分、疼痛程度足部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创面组织VEGF、PD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一效膏外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可明显改善足部症状评分,以及局部VEGF、PDGF水平,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4.
背景:在"实验家兔经穴标"准通过国家认证的基础上,许多现代研究表明穴位注射疗法具有药效与穴效整合、药效强、药效长的优点.目的:将中医传统医学穴位注射与现代医学干细胞治疗相结合,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穴位移植对家兔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缺血心肌细胞的修复重建能力.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6/08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系电生理实验室完成.材料:选用健康同本大耳白兔,用于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方法:将造模成功的30只心肌梗死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0),模型对照组不做其他处置;穴位注射干细胞组于造模1周后经穴位注射已经分离、培养、扩增、标记的家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穴位注射生理盐水组经穴位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主要观察指标:对各组家兔心肌梗死区进行Brdu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观察穴位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否迁移至梗死区;对Brdu染色阳性的细胞复染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I以观察迁移的细胞是否分化及分化的性质.结果:穴位注射干细胞组梗死区心肌组织免疫组织化学Brdu染色阳性,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I染色阳性:模型对照组及穴位注射生理盐水组梗死区心肌组织未见Brdu标记阳性细胞.结论:家兔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经穴位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迁移至心肌梗死区,并可以在梗死区分化为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65.
糖尿病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病理机制复杂,受多重因素影响。人体肠道内有数百万亿的微生物,大致分为益生菌、中性菌、致病菌三类,处于动态平衡,构成复杂的肠道微生态系统,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态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维系人体健康至关重要。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肠道菌群分布不平衡已被证实是促进胰岛素抵抗(IR)进展的重要原因,增加糖尿病的发生风险。近年来,对肠道菌群的调控成为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新途径、新靶点。中医药对糖尿病、肥胖症等代谢性疾病的治疗由来已久,独具特色与优势,但其尚不明确的作用机制限制了中药的现代化、产业化。肠道菌群与宿主之间的和谐共生与中医理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相一致,中医药对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逐渐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热门领域。有研究认为糖尿病起源于“肠道内热”,目前已有一些相关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的文献表明部分清热类方对失衡的肠道菌群具有一定调节作用,为此探讨肠道菌群与糖尿病的关联性,分析清热类方(大柴胡汤、葛根芩连汤、黄连解毒汤、乌梅丸)通过调节肠道菌群防治糖尿病热证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治疗糖尿病药物的进一步开发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研究线索。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生殖道解脲脲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先兆流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63例先兆流产者(观察组)和71例人工流产者(对照组)的宫颈分泌物进行UU、CT检测,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宫颈分泌物UU、CT及UU+CT混合感染率分别为68.3%、22.2%、1.6%,对照组感染率分别为43.7%、9.9%、1.4%。观察组UU、CT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U+CT混合感染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生殖道UU、CT感染可能是导致先兆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建议将UU、CT感染筛查作为常规孕前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67.
帕瑞昔布钠作为伐地昔布的前体药物,为选择性COX-2抑制剂,可有效抑制外周及中枢COX-2的活性,减少外周及中枢前列腺素 E2(PGE2)的合成,提高痛阈,适用于手术后疼痛的短期治疗。舒芬太尼因有强镇痛效果而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术后镇痛,但可引起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尿潴留、过度镇静和呼吸、循环抑制等副作用[1,2]。我们通过随机对照设计比较常用的镇痛药物帕瑞昔布钠及舒芬太尼对术后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为临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索经痛平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优效性检验的方法。239例患者进入全数据分析集(FAS),治疗组120例,对照组119例。217例进入符合方案数据集,治疗组112例,对照组105例。治疗组服用经痛平胶囊,对照组服用经痛平胶囊模拟剂,3粒/次,3次/d。于每次月经来潮前(6±1)d开始服药,连续服用至此次月经来潮结束。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的痛经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同时比较两组NRS-11评分和痛经持续时间。结果 FAS中对照组、治疗组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26.89%、80.83%;PPS中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26.67%、83.93%,FAS和PPS中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AS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48.74%、84.17%;PPS中分别为51.43%、87.5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RS-11评分、痛经持续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痛平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能有效缓解痛经疼痛程度、减少痛经持续时间,有进一步开展Ⅲ期临床试验进行疗效确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9.
为探索高等医药学教育新的教学方式,以TDL教学法为尝试,对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2010级制药工程专业本科2个班在中药化学教学中分别开展TDL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结果显示TDL教学法在提高自学能力、提高学习兴趣等方面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通脉降浊方治疗慢性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给予通脉降浊方与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对照组给予西医的常规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临床的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78.57%,组间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与对照组的7.14%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脉降浊方联合西医治疗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临床效果更加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安全可靠,值得应用普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