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发育期铅中毒会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而目前螯合剂只能降低体内的铅含量,不能修复铅致智力下降,更无法用于亚临床铅中毒和血铅水平不很高的儿童铅中毒的治疗。而铅损伤早期智力发育的机理远未阐明,因此深入探讨铅中毒的神经毒理机制及中医病机,可为儿童铅中毒的中医药防治提供依据。我们已证实哺乳期重度铅中毒会导致中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性脑损伤可能是铅中毒致脑损害的原因之一。哺乳期重度铅中毒的中医辨证分型应该是肾精不足证。  相似文献   
22.
对山东产金银花主流品种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化学成分研究进行了系统文献回顾总结,对报道的全部化学成分进行了文献追溯标注。建国以来至2012年12月期间,共发现481种化学成分,包括381种挥发油类成分、19种有机酸类成分、14种黄酮类成分、6种三萜皂苷类成分、15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3种糖类成分、24种无机元素、19种氨基酸,381种挥发油类成分中,干花特有成分291种、鲜花特有成分50种、干花和鲜花共有成分40种。参考文献26篇。  相似文献   
23.
汪机是明代中期著名的新安医家。汪机一生勤于临证,著作颇丰,〖JP2〗其针灸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针灸问对》一书中。汪机在《针灸问对》一书中观点纷多,主张遵从经旨、“治病无定穴”、针灸必先诊脉、针法“有泻无补”、灸主温阳、无病忌灸等,并且勇于批判诸家之说,包括《金针赋》针法、“子午流注”针法、针灸补泻手法等。  相似文献   
24.
针刺麻醉的基础研究虽然主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但追溯针刺麻醉的源流与发展、廓清针刺麻醉的临床与研究实践、总结针刺麻醉的理论与技术方法,仍需在足够的古今文献依据基础上完成。古代针刺麻醉文献虽然内容丰富,但整理研究相对薄弱;现代相关文献报道数量较大,但缺乏系统总结。今后针刺麻醉文献研究工作应包括针刺麻醉文献的汇集整理研究、针刺麻醉文献资源数字化规范及标准研究、针刺镇痛与针刺麻醉文献的综合研究、针刺麻醉优势病种的特异性腧穴研究、针刺麻醉的中医理论研究5个方面。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结肠组织中ERK、p38MAPK蛋白表达的变化及参苓白术散的干预作用。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柳氮磺吡啶组、参苓白术散组,每组10只。采用环境与饮食干预结合TNBS/乙醇灌肠法复制脾虚湿困型UC大鼠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ERK、p38MAP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结肠组织ERK、p38MAPK表达明显增多,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柳氮磺嘧啶组和参苓白术散组大鼠结肠组织ERK、p38MAPK的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苓白术散组大鼠结肠组织ERK、p38MAPK的表达与柳氮磺嘧啶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脾虚湿困型UC大鼠结肠组织ERK、p38MAPK表达明显增强,参苓白术散治疗可显著降低其ERK、p38MAPK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6.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大数据的理念与技术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的研究正在蓬勃发展。中医学 术流派是中医学术发展与理论创新的重要形式,是中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鲜明特色。当前中医学术流派数据 具有异构性、广分布、多样性、海量等特点。本文通过分析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影响,提出将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 于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期望能为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大数据环境提供一个坚实的支撑平台,推动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究肩三针联合温针灸对老年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7月安徽省淮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老年肩周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肩三针针刺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肩三针针刺联合温针灸疗法治疗。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病情变化以及恢复时间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疼痛程度评分和怕冷程度评分均显著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无自觉疼痛时间以及平均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肩三针联合温针灸治疗老年肩周炎具有显著疗效,可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8.
现今临床所用金银花,单指植物忍冬的花,而非茎、叶、藤枝或全草.早期的“忍冬”、“忍冬藤”等名称,并非专指忍冬花部,少数早期文献如《新修本草》等虽有关于植物忍冬花部的简要记述,但主要是作为植物辨识特征对开花时间和花朵形状进行的描述,并未提及花部入药,且无“金银花”之名,不能作为现今中药金银花的原始出处.首次出现“金银花”药名的文献应为宋《苏沈良方》,首次记载单以忍冬之花入药的文献为宋《外科精要》.第九版《中药学》教材、《中华本草》等认为中药金银花出自《新修本草》或《履巉岩本草》的结论,与文献记载不符,应予更正.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究艾灸肺俞、心俞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机制。方法将35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卡托普利25mg/kg,每日1次)、艾灸组(艾灸肺俞和心俞,温和灸,每日1次)、艾灸加西药组,每组7只。采用阿霉素隔日腹腔注射的方法复制CHF模型。3周后,测定各组大鼠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和右心室质量指数(right ventricular mass index,RVMI),应用RT-PCR测定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西药组、艾灸组、艾灸加西药组LVMI、RVMI及心肌TNF-α、IL-6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3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改善心室重塑的作用与其降低心肌TNF-α和IL-6mRNA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观察针刺心经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探讨针刺抗急性心肌缺血的效应.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伪手术组、模型组、针刺心经组、非经非穴组,每组各10只,通过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针刺心经组取“神门(HT7)-通里(HT5)”经脉段,非经非穴组取大鼠臀部非经穴刺激点,各刺入3根1寸毫针,间距约2 mm;电针每次30 min,每天1次,连续3次.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收缩压乘积(rate pressure product,RPP).结果 末次针刺后即刻(0 min),与伪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HR显著增加,MAP、RPP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非经非穴组比较,针刺心经组大鼠HR显著下降,MAP、RPP显著上升(P<0.05,或P<0.01);末次针刺后10、20、30 min,与模型组、非经非穴组比较,针刺心经组大鼠HR显著下降,MAP、RPP显著升高(P<0.01).结论 针刺心经可逆转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异常变化,具有改善急性心肌缺血的确切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