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医皮肤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调通理论即针对中医皮肤科相关疾病提出机体阴阳失调、脏腑不通、气血失和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阴阳、脏腑、气血功能的失调必然引起人体肌肤、毛发的病理变化,发生皮肤、毛发相关的各种疾病。临床治疗用药谨守阴阳调和、脏腑调通、气血调顺的法则与原则,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方法 选择2022年11月1日—2023年6月20日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就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120例,其中观察组60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3周内出现过敏性皮肤病,对照组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既往过敏性皮肤病未加重或复发的患者60例。收集一般资料,判定患者中医体质,分析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复发及新发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发病特点。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医体质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过敏性皮肤病新发18例,中医体质分型为阳虚质、气虚质、平和质;复发患者26例,中医体质分型为阳虚质、平和质、痰湿质、气虚质;加重16例,中医体质分型为阳虚质、平和质,3种类型患者中医体质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同时出现多种客观皮损的患者11例,其中最多有红斑、丘疹和炎性肿胀3种皮损并见;新发、复发、加重者客观皮损特点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同时出现多种主观症状的患者17例,其中最多有瘙痒、疼痛、灼热和麻木4种症状并见;新发、复发、加重者首...  相似文献   
13.
寻常型银屑病分为进行期、静止期、退行期三个阶段,病情迁延,易反复发作,临床多从血论治。笔者认为血分为病无法脱离气、津液辨证独立存在,作为人体的基本物质,三者在本病的发生发展中均具有重要作用,且在不同阶段,气血津液的病理变化、侧重点各异。进行期以气郁化火、血热毒蕴为主,治宜凉血解毒、理气泻火,方选犀角地黄汤加柴胡、黄芩;亦常见湿热互结、蕴于血分,治宜清热祛湿、凉血解毒,方选黄连解毒汤合凉血活血汤加减。静止期主要为气滞血瘀、痰湿瘀结,治宜行气活血、祛湿化痰、通络散结,可予桃红四物汤加半夏、陈皮、浙贝母、鳖甲、地龙。退行期主要为气血两虚、燥湿互化,治宜益气养血、润燥祛湿,方选当归饮子合滋阴除湿汤加减。本文将气血津液辨证与分期论治结合,综合探析寻常型银屑病各期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有助于丰富临床治疗思路,优化“从血论治”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心部于表”是指心对体表各组织及其所属脏腑的统摄作用,从而维持皮表的生理功能。其统领体表的功能主要建立在心为阳脏、主血脉、藏神而任物的基础之上,与皮肤病密切相关。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作为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心的生理功能异常导致的心火亢盛、血脉痹阻、心血亏虚、心神失养是其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现代“脑—皮”轴理论也证实了心与皮肤病的密切相关性,基于此,笔者提出从心论治AD的观点,认为本病临床治疗可基于“心部于表”理论,从心论治为主,分别以清心泻火、凉血解毒,畅盈血脉、以通为用,补养心血、多脏同调,调摄心神、安神止痒等为原则,使心静、脉畅、血充、神安,恢复机体阴阳平和的状态,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心身疾病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消银解毒饮治疗银屑病的机理。方法: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型(SEB),诱导小鼠血清IL-8异常升高,随后观察消银解毒饮与复方青黛胶囊对SEB诱导IL-8的拮抗作用。结果:小鼠腹腔注射SEB 3-5h后血清IL-8水平达到高峰;消银解毒饮大小剂量组均能显著拮抗SEB的诱导作用,而大剂量组的作用尤为显著。结论:消银解毒饮大、小剂量均能有效地拮抗SEB诱导IL-8的作用,结合超抗原理论,从细胞生物学水平阐发了消银解毒饮的清热凉血解毒功效。  相似文献   
16.
《陕西中医》2016,(6):713-714
目的:初步探讨五音疗病体系在瘙痒性皮肤病中的应用。方法:以瘙痒性皮肤病的中西医发病机制、五音疗病体系的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为基础,通过笔者在临床过程中对瘙痒性皮肤疾病与患者的心身疾患关系的观察和中医五脏辨证,尝试在中医药内服外用的基础上应用五音疗病体系辅助治疗瘙痒性皮肤疾病。结果:五音疗病体系可以作为传统中医药内服外用的有益补充,通过调节情志和五脏功能,达到缓解皮肤瘙痒症状,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的目的,此治法简单易行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吸烟、饮酒与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及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制定统一调查表,临床中医医生填写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吸烟和饮酒的情况,并对该患者进行辨证分型、皮损面积和病情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通过χ2检验评价吸烟、饮酒与银屑病患者辨证分型和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吸烟和饮酒在男性患者中的发生率分别为24.46倍和12.97倍于女性患者(P=0.00);男性患者的病情重于女性患者(P=0.00)。男性患者吸烟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P<0.05),病情越重,吸烟患者的比例越大;男性患者饮酒、女性患者吸烟和饮酒与病情严重程度均不相关(P>0.05)。寻常性银屑病的辨证以血热证、血燥证和血瘀证为主,占88.32%。吸烟的患者较不吸烟的患者更易出现血瘀证(OR=1.412),而不易出现血燥证(OR=0.795);更易出现挟毒证(OR=1.663),而不易出现挟湿证(OR=0.734)。饮酒的银屑病患者较不饮酒的患者更易出现血瘀证(OR=1.433),而不易出现血燥证(OR=0.763)。结论男性患者吸烟与银屑病病情严重度相关,吸烟和饮酒的患者更易出现难治的血瘀证,应当积极引导患者戒烟、戒酒。  相似文献   
18.
中药外治皮肤病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外用治疗皮肤病尚存在疗效评定标准不规范、外用剂型少、费用相对高、气味难闻染衣着色以及容易出现皮肤过敏反应等不足之处。从中药外治皮肤病的科研设计、诊疗标准、制剂与现代科技结合以及控制过敏反应等方面作出作者的展望。  相似文献   
19.
复方苦参止痒霜治疗湿疹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复方苦参止痒霜治疗亚急性、慢性湿疹的作用机制.方法①观察复方苦参止痒霜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②观察复方苦参止痒霜对4-氨基吡啶(4-AP)1 mg/kg颈背部皮下注射诱发小鼠舔体反应是否有抑制作用;③采用二硝基氯苯(DNCB)将豚鼠先致敏后多次激发,建立右耳部亚急性接触性湿疹模型,随后观察复方苦参止痒霜与其中药提取液对实验模型是否有实验治疗作用.结果复方苦参止痒霜与其中药提取液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急性炎症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4-AP所致小鼠皮肤瘙痒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中药提取液组豚鼠的接触性湿疹较基质组明显好转,与丁酸氢化可的松组相近似.结论复方苦参止痒霜具有抗迟发型变态反应、止痒作用.  相似文献   
20.
自制香柏波外用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香柏波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开拓中药外用治疗的新思路。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头皮脂溢性皮炎患者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安慰剂组(15例)3组,治疗组使用自制香柏波,对照组使用2%酮康唑洗剂(采乐,西安杨森公司生产),安慰剂组使用洗发基质(苏州日用化妆品公司生产),治疗观察4周,总结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红斑、鳞屑、瘙痒症状以及油腻程度改善方面的疗效基本上与对照组相仿,与安慰剂组相比较疗效显著;在临床总疗效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结论香柏波为外用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的有效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