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冠心苏合丸系列组方的比较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研究冠心苏合丸系列组方对急性心肌梗死和疼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冠状动脉结扎法制作心肌梗死模型,通过心肌梗死面积的定量组织学测定和血栓素(TXB2)、内皮素(ET)、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1i>)检查、评价冠心苏合丸系列组方治疗心肌梗死的作用;腹腔注射醋酸法制作小鼠疼痛模型,观察小鼠扭体次数和潜伏期,评价其止痛作用。结果:含青木香的冠心苏合丸、含土木香的冠心苏合丸和不含青、土木香的冠心苏合丸显著减小大鼠心肌梗死范围,降低TXB2水平和ET水平;提高6-keto-PGF1α水平和6-keto-PGF1α/ TXB2比值,显著抑制小鼠疼痛;单方青木香和土木香有减缓疼痛的作用。结论:含青木香、含土木香的冠心苏合丸和不含青、土木香的冠心苏合丸对心肌梗死和疼痛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单方青木香和土木香主要作用是减缓疼痛。  相似文献   
52.
冠心苏合丸系列组方对犬心肌梗死影响的比较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冠心苏合丸系列组方对实验性犬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的影响,阐明其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药理作用及特点。方法:采用心外膜电图标测心肌缺血范围及程度,定量组织学(N-BT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范围,同时测定血浆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6-Keto-PGF)活性的变化,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冠心苏合丸系列组方具有明显改善犬急性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作用,明显减轻由心外膜电图标测的心肌缺血程度(∑-ST)及范围(N-ST);减小经N-BT染色所显示的梗死区;对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引起ET的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同时升高血浆6-Keto-PGF和6-Keto-PGF/TXB2的比值。结论:冠心苏合丸系列组方对心肌梗死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3.
关于中医药临床优势病种的探讨和研究日益受到关注,通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循证医学方法和多学科联合攻关的途径,构建完善的中医药传承创新体系,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整合重大研究项目,力争在中医药理论、方法学、标准规范体系等方面有所突破,推动中医药科技进步和疗效提高。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对中医药临床优势病种开展系列青年沙龙研讨,针对所在专科疾病或领域探讨并梳理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优势病种的优势点,并邀请行业权威专家点评给出指导意见,形成报告。围绕优势病种的临床研究,探讨实践、人用经验向人用证据、转化路径等方面开展专题研究。通过对优势病种的系统研究,挖掘中医在疾病治疗不同阶段的优势,不断提高中医的防病治病能力,发扬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先进性。同时也促进中西医之间的沟通与了解,为进一步形成行业指南或共识及全面推广奠定基础,供中医药研究发展政策规划、临床诊疗、卫生经济和社会服务领域等参考,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新型诊疗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通过观察健脾活血方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ONFH)鸡股骨头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SONFH的作用机制。方法:胸肌注射甲基氢化泼尼松建立SONFH模型,64只来航鸡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洛伐他汀组和健脾活血组;实验8周和16周翼下静脉采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CHO)和甘油三酯(TG)的含量,并取双侧股骨头行HE染色观察其组织病理学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股骨头内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8周和16周,模型组股骨头出现空骨陷窝率和脂肪面积明显增多等病理改变,与正常组相比,股骨头内VEGF表达明显减少(P0.05),血清CHO、TG水平明显升高;洛伐他汀与健脾活血方能不同程度改善由激素引起的股骨头坏死组织形态学改变,升高股骨头内VEGF的表达,减低血清TG、CHO水平(与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健脾活血方可上调股骨头内VEGF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有效改善股骨头微循环障碍,防治SONFH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6.
HPLC法测定肾合口服液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了肾合口服液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ZORBAX RX-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采用甲醇-水-冰醋酸(50∶50∶0.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柱温为35℃。结果:淫羊藿苷在0.2~1.0μg范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100.1%,RSD为1.79%。结论:该法分离好,快速、简便,重复性好,可作为该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7.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推测藏药成方治疗脑中风的用药规律,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对“隆”具有调节作用的高频药物治疗脑中风的作用靶点及通路,分析其作用机制并对主要病因“隆”的内涵进行解析。方法:在《藏药标准》等书中检索、筛选治疗脑中风的藏药成方,根据《晶珠本草》等整理所含的药物,利用R工具arules包对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将分析得到的高频药物组合中对“隆”具有调节作用的药物,利用文献挖掘、TCMSP等数据库分析治疗脑中风的藏药各药物靶标相互作用关系及相关通路。采用Cytoscape构建治疗脑中风的调“隆”藏药“化合物-靶点-通路-隆”关系网络图。结果:数据挖掘得到沉香、丁香、诃子、木香、肉豆蔻、乳香共6味调“隆”药物,其作用于MAPK3、PTGS2、MAPK14等关键靶点和c GMP-PKG、PPAR等通路,通过调节血管平滑肌、神经元等功能减轻脑中风症状。推测“隆”的功能与血液的运行、血管的功能、神经元的调节、细胞的增殖及凋亡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本研究探讨了藏族医药治疗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推测“隆”的功能与血液的运行、血管的功能、神经元的调节等关系密切,为藏医药治疗脑中风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8.
目的:评估急诊科中成药的合理用药现状。方法:以“合理用药”OR “处方分析”OR “处方点评”AND “中成药”OR “中药注射剂”OR “注射液”AND “急诊科”进行主题检索,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8月1日的所有文献,按文献来源、发表年份、作者及机构所属区域、研究人群年龄分布、不合理用药情况等对文献进行分类,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评估急诊科中成药的合理用药情况。结果:通过专业检索及手动剔除误纳入的文献,最终纳入急诊科中成药相关的文献121篇,共刊登在65种期刊上。整体上,文献发表数量呈上升趋势,来自华东地区的研究者相对更加关注急诊科中成药的合理用药情况。纳入文献总体处方总数为1 160 273,不合理处方15 815个。其中不适宜处方占比57.53%,不规范处方和超常处方分别占比21.16%和10.79%。儿童(或婴幼儿)急诊科中成药处方总数为32 179,不合理处方数量为2 211个。其中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分别占比16.46%,30.48%和50.57%。急诊科儿童不合理用药以清热类和祛痰类中成药为主,不合理用药以超说明书用药为主。急诊科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