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24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209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23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目的:探讨关节镜清理术联合药物关节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作用,以及对比得宝松和罗哌卡因辅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镇痛和关节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4年6月住院及门诊膝骨关节炎病人129例,筛选出纳入标准的90人分为3组,每组30人。Ⅰ组行关节镜清理术;Ⅱ组行关节镜清理术并联合注射玻璃酸钠;Ⅲ组行关节镜清理术并联合注射玻璃酸钠、得宝松和罗哌卡因。综合评定疼痛程度及治疗有效率。Ⅰ和Ⅱ组对比,Ⅱ和Ⅲ组进行对比。结果:60天内,3组疗效比较,P0.05,疗效有统计学差异。60d后,组Ⅰ与组Ⅱ、组Ⅲ疗效比较,P0.05,疗效有统计学差异;组Ⅱ与组Ⅲ疗效比较,P0.05,疗效无统计学差异。6个月后,组Ⅰ的治疗优良率为60.0%,有效率为76.7%;组Ⅱ的治疗优良率为76.7%,有效率为90.0%;组Ⅲ的治疗优良率为83.3%,有效率为93.3%。结论:关节镜清理配合得宝松和罗哌卡因治疗效果最为显著,单独运用膝关节镜清理治疗早期骨关节炎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晚期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晚期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干预。干预12个月后,比较两组早产儿体格发育情况、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早产儿生长发育(Gesell量表)及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体质量、身长、头围增长均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早产儿生长发育、MDI及P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晚期早产儿行早期干预可改善其生长发育,有效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风险。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DNA免疫吸附在狼疮间质性肺炎的应用及疗效评估。方法收集18例狼疮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分免疫吸附组与传统CTX治疗组,观察两组不同时间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抗核抗体(ANA)定量,肺功能测定(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等)、6 min步行距离及降钙素原(PCT),最后统计分析组间差异及探讨DNA免疫吸附疗效。结果免疫吸附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ESR(F组内=7.841,P〈0.05;F组间=6.512,P〈0.05; F交互=10.421,P〈0.05)、CRP(F组内=6.995,P〈0.05;F组间=5.847,P〈0.05; F交互=8.847,P〈0.05)及ANA定量(F组内=12.336,P〈0.05;F组间=11.214,P〈0.05; F交互=15.847,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免疫吸附组CRP、ESR治疗1、2周开始下降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对照组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免疫吸附组ANA定量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6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吸附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肺功能(F组内=6.222,P〈0.05;F组间=7.154,P〈0.05; F交互=8.527,P〈0.05)、6 min步行距离(F组内=8.669,P〈0.05;F组间=7.154,P〈0.05; F交互=11.547,P〈0.05)及PCT( F组内=5.621,P〈0.05;F组间=4.125,P〈0.05; F交互=7.554,P〈0.05)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免疫吸附组患者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治疗2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则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免疫吸附组PCT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治疗3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狼疮间质性肺炎治疗传统方案治疗效果欠佳,DNA免疫吸附疗效确定,优于传统方案,而且感染风险降低。  相似文献   
24.
老年性黄斑变性( AMD)已经成为发达国家老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AMD患者的逐年增加,这也成为眼科防盲研究中重要的课题之一。其病因并不完全清楚,但许多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其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随着抗VEGF药物的研发与应用,目前已有多种药物应用于该病,本文主要介绍康柏西普在老年性黄斑变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联合关节内灌注氨甲环酸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46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于止血带充气前10min静脉滴注溶有2.0g氨甲环酸溶液100ml,术后松止血带前2min关节腔内注射100ml溶有2.0g氨甲环酸的生理盐水,夹闭引流管1h后开放引流;对照组止血带充气前10min静脉滴注100ml生理盐水,术后通过引流管直接向关节腔注入生理盐水100ml,夹闭引流管1h后负压吸引。术后第1、3d复查患者血常规,并记录每日引流量,评价术后输血比例及术后血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后总的引流量以及总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输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术后凝血功能血栓发生率及术后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膝关节术后静脉滴注联合关节内灌注氨甲环酸可有效减少出血量,且不增加血栓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调查赤道几内亚Bioko岛恶性疟原虫多药耐药蛋白1(Plasmodium falciparum 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1, PfMDR1)、氯喹抗性转运蛋白基因(P. falciparum chloroquine resistant transporter, PfCRT)和Kelch 13基因(P. falciparum Kelch 13, PfK13)多态性,为当地疟疾防控策略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2018—2019年赤道几内亚Bioko岛恶性疟原虫感染者外周血样本85份,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巢式PCR技术扩增PfMDR1、PfCRT和 PfK13基因,对扩增产物进行DNA测序,并对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果 赤道几内亚Bioko岛恶性疟原虫PfK13基因不存在已知与青蒿素抗性相关的突变;PfMDR1基因和PfCRT基因均存在不同比例抗药性突变,其中PfMDR1_N86Y、PfMDR1_Y184F和PfCRT_K76T突变率分别为35.29%(30/85)、72.94%(62/85)和24.71%(21/85)。结论 赤道几内亚Bioko岛恶性疟原虫PfMDR1、PfCRT基因和 PfK13基因均存在不同程度突变。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 FeNO)测定对儿童哮喘控制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儿童50例(支气管哮喘组)及正常健康儿童4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支气管哮喘儿童急性发作期和临床缓解期及正常儿童的FeNO及肺功能指标,对比分析FeNO与肺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支气管哮喘患儿无论在急性发作期或临床缓解期,其FeNO值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升高,而急性发作期的支气管哮喘患儿FeNO值较临床缓解期也显著升高( P<0.05);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肺功能指标较临床缓解期及对照组显著降低( P<0.05),而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患儿FEV1%恢复至正常水平,但FEF25%、FEF50%、FEF75%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0.05);急性发作期及临床缓解期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其FeNO值与肺功能指标FEV1%、FEF25%、FEF50%、FEF75%间均无关( P>0.05)。结论 FeNO的测定能够准确反映气道炎症的发生,对于儿童哮喘控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结合腰大池引流治疗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颅脑术后感染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万古霉素鞘内注射和静脉注射,治疗组额外给予腰大池持续引流,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颅内感染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脑脊液中的的白细胞与蛋白质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葡萄糖含量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白细胞与蛋白质含量低于对照组,葡萄糖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鞘内注射结合腰大池引流治疗颅内感染可以改善感染症状,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与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取8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成两组,每组为40例,两组患者分别服用来氟米特和柳氮磺吡啶,进行为期1年的治疗。结果:治疗前后两组主要疗效指标的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的改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就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次要疗效指标的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的该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来氟米特与柳氮磺吡啶对强直性脊柱炎均有着较好的疗效,各具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0.
目的:对卡马西平联合甲钴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6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1例患者单纯采用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31例患者采用卡马西平联合甲钴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马西平联合甲钴胺治疗三叉神经痛效果理想,安全性高,是三叉神经痛的理想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