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1篇
  免费   283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0篇
内科学   107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83篇
综合类   374篇
预防医学   43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39篇
  1篇
中国医学   2578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28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233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313篇
  2013年   300篇
  2012年   409篇
  2011年   330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8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探讨补肾抗衰片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作用及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2.
李志道,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师源针灸世家,业擅针砭,熔铸古今,笔耕不辍,从事临床、教学、科研近五十个春秋,学验颇丰,良著诸多。学生不才,得其教诲,积水成渊,以升量石,医门拾贝,点滴成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病毒性心肌炎辨证分型、分期施治,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专方专药,注射液治疗及实验研究等5方面综述了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药治疗概况,阐述了中医药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方面的特点和优势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张琪教授治疗慢性咳嗽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张琪教授从脏腑辨证治疗慢性咳嗽经验:寒热温凉,专方治肺;呛咳气逆,泻肝清热;补土合中,痰饮属脾;顽咳虚喘,补肾纳气;强心化瘀,衷中参西.并附验案举证.  相似文献   
15.
马瑛  靳学婷 《中国新药杂志》2007,19(11):991-994
目的: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方法对在我院应用的6种中药注射液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27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药物治疗方案不同分为6组,即血塞通组、舒血宁组、苦碟子组、疏血通组、川芎嗪组、丹红组,分别观察疗效,并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方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疏血通组的成本为3 419.90元,总有效率最高(91.84%),6组间增量成本-效果最低。因此疏血通组是较为合理、经济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急性转移性脓肿是急性感染过程中,由远处原发感染源的致病菌经血流、淋巴管转移而来导致组织、器官或体腔内,因病变组织坏死、液化而出现的局限性脓液积聚[1].  相似文献   
17.
针刺不同穴位对脑缺血模型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及针刺治疗的穴位特异性.方法:Wistar成年雄性大鼠1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非针刺组和针刺组,针刺组又随机分为非穴组和"醒脑开窍"针刺法各主穴组,即水沟组、内关组、尺泽组、三阴交组和委中组.每组12只大鼠.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分别对"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水沟""内关""尺泽""三阴交""委中")以及非穴区,施以频率3次/秒、持续时间5 s的针刺干预,以脑血流量为评价效应指标.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非针刺组脑血流量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针刺组比较,针刺后的所有组别均可提高MCAO大鼠脑血流量(均P<0.05);与非穴组比较,所有穴位组的脑血流量均升高,水沟组和内关组升高明显(均P<0.05),而尺泽组、三阴交组、委中组与非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①MCAO大鼠于梗死后72h内在脑血流方面存在自我修复和向愈的趋势;②给予针刺刺激后可促进MCAO大鼠脑血流量的改善,且改善作用明显高于其自身修复能力,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方法;③"醒脑开窍"针刺法各主穴中,"水沟"和"内关"在改善MCAO大鼠脑血流量方面效果显著,有穴位特异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57岁。因一过性遗忘3h,于2005年8月3日来我院就诊。3h前于熟悉的路上行走时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记忆丧失,不识回家路途,偶遇邻居向其询问,后恢复记 忆。症状持续时间约20min。无头晕、头痛、肢体活动障碍及意识丧失。于发病前2月余曾有1次类似发作。持续时间约10min。平时身体尚健。无癫痫、偏头痛、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19.
腰椎MRI分析与非手术疗法预后评估的临床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腰椎MRI进行分析后作非手术疗法预后的疗效评估。方法178例腰间盘突出病人的MRI检查与非手术疗法预后作相关性的回顾分析。结果162例病人的非手术疗法效果满意。结论MRI影像显示中凡是椎间盘存有退变、膨出、轻度突出以及中重度突出但未明显压迫硬膜囊及神经根,神经根通道通畅的患者,非手术疗法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吴慧轩  阎威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2):1485-1486
大量研究表明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构,对于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逆转其左室重构成为很重要的指标,而逆转左室重构相对是一个时间较长的过程,在临床实践中较完整的观察1例逆转左室重构并不是很容易。笔者通过心脏彩超的变化并计算左室重量的改变记录了1例顽固性心力衰竭左室重构得到逆转的情况,并对其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