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减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护期间远程会诊诊疗压力,辅助远程会诊专家,提高肺部影像阅片精准度,将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应用于远程会诊平台中,实现部分会诊影像资料的智能处理。利用AI推理服务器通过接口调用方式调用远程会诊平台医学影像数据,筛选肺部Dicom影像数据,AI服务解析数据后创建算法运行任务,处理结束后将肺部病灶解剖位置、体积、密度分布等量化分析结果自动推送远程会诊平台,供会诊专家临床使用。基于不同算法创建判定肺部病灶分型、大小,将形成的肺部影像诊断报告、三维重建数据推送至远程会诊平台,为临床提供诊疗辅助决策,在疫情防控期间运用后,减轻了专家远程会诊压力,提高了病例阅片准确度。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了解药物导致的严重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及规律,挖掘药源性癫痫发作的风险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21年6月解放军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中严重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报告,统计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致病药物分布。结果:863例严重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报告中,男406例(47.05%),女457例(52.95%),平均年龄(54.94±21.85)岁;临床表现以癫痫发作(27.35%)、头晕(22.25%)、肌肉不自主收缩(11.70%)、头痛(9.04%)、意识障碍(4.75%)为主;致病药物排名前3位分别是抗感染药物(34.88%)、神经系统药物(20.05%)、抗肿瘤药物(10.89%);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左氧氟沙星检测出癫痫发作阳性风险信号。结论:药物相关的严重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涉及药物分布较广,其中抗感染类药物占比最高,临床应警惕药物在高龄患者中的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13.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我国中药产品对美出口深受影响。通过文献调查和政策分析,提出促进中药产品出口美国的合理建议。文献研究:以"中药对外出口""美国中药"为主题词,搜索Medlab、CNKI数据库,分析中药产品对美贸易现状;政策研究:以商务部、外交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发布的我国中药对美国贸易报告为依据,分析中药产品出口策略,总结我国中药产品出口的现状特点和成功经验,并提出有效促进中药产品对美贸易的新思路。我国中药产品对美出口额稳定增长,存在增速缓慢、市场份额小和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分析中药在美准入方式和我国中药出口政策,从提高中药产品质量、按需设计上市方案和制定相应国际标准及法规3方面,提出"保质促销,立规促贸"的对美贸易新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包含潜在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csDDI)的国外标准进行比较研究,为我国老年人药物治疗过程中潜在csDDI的识别提供参考。方法:提取国外常见的包含老年人csDDI标准的筛查清单相关信息,对基本信息、覆盖内容、提示的相互作用风险、相互作用类型以及处置意见等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5个标准,包括Beers标准、STOPP标准、NORGEP-NH标准、GheOP3S工具以及老年人潜在csDDI国际共识清单。所有标准共涉及80类csDDI,其中被5个标准覆盖的有2类,被4个标准覆盖的有2类,被3个标准覆盖的有13类,被2个标准覆盖的有12类;STOPP标准最少(6条),但与其他标准的重复率最高(100%);国际共识清单中潜在csDDI覆盖最广(66条)。结论:老年人潜在csDDI筛查标准的内容有所异同,目前尚缺乏适宜我国老年人群药物治疗过程中潜在csDDI的筛查标准以及实际csDDI发生的相关研究,丰富相关研究能为我国老年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切割伤、坠落伤、火器伤等导致的骨缺损患者不断增加,骨修复成为骨科发展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脱细胞骨基质(aceller bone matrix, ACBM)是对骨组织进行一系列物理和化学操作降低其免疫原性,保留了天然骨组织基本结构,在修复骨缺损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骨传导性、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但ACBM不能促进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分化,骨诱导性差,将ACBM与其他类型材料复合,制成具有成骨活性的复合材料,拓展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将ACBM复合的材料分为有机材料、无机材料、细胞因子组织细胞及多种材料复合四大部分,从临床研究角度分别阐述同ACBM复合形成的新型材料特性、优点、缺点和临床应用价值等,综述了近几年ACBM相关复合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龚辉  李晨  单青  刘伟  陈洪  赵氚  邹慧  黄转青  陈孟莉 《中国药房》2023,(17):2162-2166
目的 基于综合药物管理评价(CMMR)探索应对老年患者药物相关问题(DRPs)的药学服务模式,并观察该模式下的药学服务效果。方法 参考澳大利亚CMMR指南,建立老年患者药学服务新模式:临床药师通过保健医生转诊、患者或其照护者主动咨询等途径来接诊;出诊采取面诊和电话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并采取门诊复诊、电话随访、预约上门指导等形式了解保健医生或患者对DRPs的处置情况。在该模式下,通过横断面调查老年患者DRPs的发生现状及分类,通过自身前后对照,从住院率、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率、用药依从性、用药数量、血脂水平等方面评价药学服务效果。结果 在本研究中,形成了以患者为中心,评估-干预-再评估的闭环药学服务模式。调查结果发现,317例研究对象中,有203例(64.0%)发生了DRPs,平均每人发生DRPs 1.03(0~7)例次。采用所建立的药学服务模式干预后,与干预前对比,虽然用药数量由2.00(0.00,3.00)种增至2.00(1.00,3.00)种,但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由3.48(2.58,4.29) mmol/L下降至3.11(2.29,3.81) mmol/L(P<...  相似文献   
17.
可穿戴技术是一种低生理、心理负荷的监测技术,具有长时间连续监测的优点,代表了未来监护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本文以穿戴式生理参数监测技术为基础,结合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了基于物联网可穿戴技术的智能监护系统,包括可穿戴硬件、病区物联网平台、连续生理数据分析算法与软件三大部分。基于该系统,经过大量临床实践探索了连续生理数据的临床应用价值,给出了实时监护、病情评估、预测预警和康复训练四大价值方向;依托真实临床应用环境,探索了可穿戴技术在普通病房监护、心肺康复、院内-院外一体化监测等领域的应用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本监护系统能够有效用于院内患者监护、心肺功能评估与训练以及院外患者管理。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了解抗真菌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安全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取2008年1月~2021年6月我中心ADR数据库中涉及三唑类、多烯类、棘白菌素类、氟胞嘧啶、特比萘芬等抗真菌药物的所有ADR自发报告,对患者一般情况、怀疑药品、累及系统/器官、ADR临床表现、ADR诱导时间、关联性评价及转归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 736例报告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75∶1,老年患者最多,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其中严重ADR报告340例;出现ADR频次最多的为三唑类抗真菌药,以伏立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为主;ADR诱导时间多在用药后1周内,涉及到18个系统/器官,其中以肝胆系统损害、皮肤及皮肤附件损害、胃肠系统损害多见。1 736例报告中,严重ADR报告涉及414例次临床表现、91个ADR名称,以肝功能异常、低血钾、肾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过敏性休克较为多见。其中,三唑类抗真菌药相关的229例严重ADR报告涉及的277例次ADR临床表现中,以肝肾损伤多见。结论:应重视抗真菌药物临床使用中的风险并对其重点品种及相关ADR开展主动监测。  相似文献   
19.
<正>2021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将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铂类+帕博利珠单抗三联方案作为Ⅳ期无驱动基因肺鳞癌一线治疗的Ⅰ级推荐[1],三联方案获益优于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铂类[2],疗效不受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 1,PD-1)表达影响[3-4] 。三联方案临床应用广泛,获益良好,其引起的不良反应也应得到重视,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及分析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患者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因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入院的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送检标本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药敏试验结果;调查并评估患者用药情况。结果 171例患者送检标本中培养出168株病原菌,主要优势菌为革兰阳性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最高,其次是表皮葡萄球菌;这两种菌对万古霉素完全敏感,但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80.00%);首选药物多以β-内酰胺类药物为主,且二代头孢、三代头孢及青霉素类最为常用。结论 革兰阳性菌为院内皮肤及软组织感染(SSTIs)的主要病原体,不同病原体对于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不同,可综合该地区基本情况,结合患者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并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基础疾病,药物耐受程度等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