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8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4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3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76篇
综合类   254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1143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中药解郁胶囊对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或门诊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纳入标准最终产生研究观察对象100例,健康对照组来自我院组织的年龄在60~80岁的健康体检的老年人100例。观察组中男37例,女63例,对照组中男43例,女5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减分情况、中医证候分析、服药及依从情况、不良反应及抑郁焦虑因子等无创性指标的影响。结果:对老年抑郁症的治疗效果主要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减分情况及证候减分率体现,2组经过12个月中药和抗抑郁综合治疗,中医证候量表减分率(8.2±3.1)和(7.8±3.2),比对照组的(8.8±3)与(8.4±3.6),P值为0.001 6和0.001 3,治疗前后均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量表减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服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来看,中医综合观察组应明显低于对照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中医组治疗患者的依从性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解郁胶囊与中医综合治疗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依从性更佳。  相似文献   
22.
路志正教授调理脾胃治疗眩晕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秋风  路洁  边永君 《中医药学刊》2005,23(12):2142-2143
路志正教授注重对后天之本的调摄,认为许多眩晕病的发生当责之脾胃。痰浊阻滞,清阳不升;湿热中阻,上蒙清窍;脾虚湿盛,清窍失养;脾阳不足,寒饮上泛为其主要病机,由此提出燥湿化痰、升清降浊;清热祛湿:芳香化浊;补气健脾、升运清阳;温化寒饮、健脾利湿等治疗方法,验之临床,其效甚佳。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患者门静脉主干最大直径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在保证组织病理学诊断准确的基础上,通过B超测量患者门静脉主干最大直径值。结果423例患者门静脉主干最大直径的均数(M ean)为1.2193 cm,最大直径的最小值为0.60cm,最大值为1.60 cm;门静脉主干最大直径的均数和最小值随着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明显上升。S1期与S2期、S3期门静脉主干最大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2期患者与S3期患者的门静脉主干最大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肝纤维化门静脉主干最大直径对肝纤维化临床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无特异性。  相似文献   
24.
血瘀证病证结合研究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血瘀证存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发展过程之中。在既往的研究和临床工作中,已经发现不同疾病血瘀证的临床表现和客观指标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同证在不同疾病之间的相似性及差异性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依据,研究不同疾病中血瘀证的共性,能够体现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特色,有可能进一步揭示血瘀证和中医药现代化之间更深层次的联系。目前对血瘀证病证结合的研究尚未有系统的总结报道。本文从冠心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入手,将近年来血瘀证病证结合研究的进展综述如下。1冠心病临床上多从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异常的角度来研究冠心病和血瘀证的关系…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研究解郁祛痰化浊方(JQHP)对高脂饮食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中药调控肠道微生物群进而恢复肠-肝轴的平衡。方法 将70只雄性SPF级别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与模型组(60只),正常组饲喂正常饲料,模型组饲喂高脂饲料。12周后将模型组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模型组,血脂康组,立普妥组,JQHP低、中、高剂量组。JQHP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JQHP颗粒剂0.4,0.8,1.6 g·kg-1,立普妥组予立普妥2 mg·kg-1,血脂康组予血脂康0.1 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同等量蒸馏水,连续灌胃8周后收集粪便,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行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脂,取肝脏组织及回肠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脂四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见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血脂康组、立普妥组TC,TG显著性下降(P<0.01),血脂康组HDL-C升高(P<0.05)。JQHP中剂量组较模型组对肝脏脂肪样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以减轻炎性细胞的浸润情况。JQHP可使回肠结构淋巴组织增生情况好转,且中剂量组疗效最显著。Shannon曲线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较,JQHP中剂量组显著提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JQHP中、高剂量组明显升高(P<0.05,P<0.01);与JQHP中剂量组比较,其他用药组降低(P<0.05,P<0.01)。主成分多样性分析(PCA)示中药中剂量组多样性和丰度高于其他用药组。线性判别分析(LDA)中,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拟杆菌纲,瘤胃球菌科,拟杆菌S24-7,瘤胃球菌UCG-005下调(P<0.01),脱硫弧菌目、丹毒丝菌目、毛螺菌科上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JQHP中剂量组的拟杆菌纲,瘤胃球菌科,拟杆菌S24-7,瘤胃球菌UCG-005上调(P<0.05,P<0.01),丹毒丝菌目下调(P<0.01)。与JQHP中剂量组比较,其他用药组拟杆菌纲,瘤胃球菌科,拟杆菌S24-7,瘤胃球菌UCG-005中降低(P<0.05,P<0.01),在丹毒丝菌目、毛螺菌科中升高(P<0.05,P<0.01)。结论 JQHP调整肠道物种丰度和多样性,改善肝脏组织和回肠黏膜状态,调节血脂水平,恢复正常肠道生态环境,可能与调节与炎症相关的肠道菌群而恢复肠-肝轴平衡有关,以中剂量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6.
新生儿皮下脂肪坏死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疾病,发生于新生儿,具有自愈性.我们报告1例患儿,出生时因寒冷出现低体温及多系统损害,后继发本病,并发皮下脂肪萎缩.  相似文献   
27.
杨晓忱  赵宏 《中国针灸》2012,32(11):1038-1040
从理、法、方、穴、术五方面详细介绍田从豁教授针灸治疗痹症的临床经验.田老从医60余载,善用“祛瘀生新,补益脾肾”法治疗痹症,治疗中针灸兼药,因证而施,不仅在缓解局部症状方面疗效显著,并能改善整体机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本文深入研究分析田老的针灸临床治疗思路与方法,并附以典型病例.  相似文献   
28.
风类药能行能散,路志正教授善于运用风类药调理脾胃,并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取得了满意效果.本文通过祛风升清、升阳止泻、发散火郁、熄风通络、祛湿降浊等五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体现了路老用药轻灵活泼、圆机活法的辨证特点.  相似文献   
29.
随着器官移植术的广泛开展,临床医生观察到移植术后部分患者的皮肤组织出现不明原因的硬化。现报道1例。  相似文献   
30.
谢海洲教授出身中医世家,为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临床上对多种疾病有其独特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对脑病的治疗,颇见成效。谢老在治疗脑病上以滋补肝肾、填精补髓,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芳香开窍、化痰熄风等为主要方法;通过准确的辨证、合理利用炮制品种和优选药食兼用的中药以达治疗脑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