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目的:探讨蒙药鼻饲加灌肠治疗ICU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就诊的胃肠功能障碍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进行西药灌肠治疗,观察组给予蒙药鼻饲加灌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蒙药鼻饲加灌肠治疗ICU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参芪养心颗粒对冠脉结扎致犬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冠脉结扎致犬急性心肌缺血,观察参芪养心颗粒对犬心肌缺血区心外膜电图(N-ST)、冠脉血管阻力(CVR)、心肌血流量(MBF)、心肌耗氧量(MOC)、左心室心肌细胞苏木精-伊红(HE)染色病理变化以及心肌梗死区质量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参芪养心颗粒中剂量组(5.46 g生药/kg)和参芪养心颗粒高剂量组(10.92 g生药/kg)可显著降低犬心肌缺血区N-ST。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参芪养心颗粒中剂量组(5.46 g生药/kg)和参芪养心颗粒高剂量组(10.92 g生药/kg)可显著降低冠脉血管阻力。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参芪养心颗粒中剂量组(5.46 g生药/kg)和参芪养心颗粒高剂量组(10.92 g生药/kg)可显著增加犬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的心肌血流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参芪养心颗粒高剂量组(10.92 g生药/kg)可显著降低心肌耗氧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参芪养心颗粒中剂量组(5.46g生药/kg)和参芪养心颗粒高剂量组(10.92 g生药/kg)可显著降低心肌梗死区质量。[结论]参芪养心颗粒对冠脉结扎致犬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胃包如病是蒙医内科常见多发病之一,但对其诊疗尚缺乏共识指南。文章通过简述国内外制定诊疗指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论述了制定蒙医胃包如病诊疗共识指南的必要性,提出了制定蒙医胃包如病诊疗共识指南的思路与方法,即组建多学科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遵循指南制订原则,采用适合蒙医特色的文献研究、整理名老专家经验、专家问卷调查与专家论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等。针对蒙医学特点与现实,探索符合蒙医自身特点的诊疗指南制定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快速老化小鼠P8亚系(SAMP8)3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和药物组,抗快速老化小鼠R1亚系(SAMR1)12只为正常组。电针组给予电针百会穴、印堂穴20 min后,点刺水沟穴;药物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按0.92 mg·kg-1剂量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电针组相同程度和时间的束缚。治疗15 d后,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小鼠大脑皮层β淀粉样蛋白(Aβ)及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BACE-1)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BACE-1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与电针组逃避潜伏期均显著下降,而目标象限游泳时间均显著增加(P0.05),电针组BACE-1、BACE-1 mRNA表达显著减少(P0.05);电针组游泳总路程、游泳速度明显下降,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能通过抑制SAMP8小鼠大脑皮层BACE-1表达,降低Aβ水平,达到改善其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电针刺激印堂、百会穴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影响的研究,揭示电针治疗抑郁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氟西汀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进行孤养,并接受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刺激方式造模。各组大鼠分别于应激前1天、应激第21天后进行开野试验,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运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海马cAMP、cGMP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均显著减少(P0.01),大鼠探索能力降低;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与氟西汀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均明显升高(P0.05),大鼠活动度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AMP含量降低,cGMP明显升高,cAMP/cGMP比值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氟西汀组cAMP含量增加,cGMP含量降低,cAMP/cGMP比值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抑郁症的可能作用机制之一是调节中枢cAMP、cGMP含量趋于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广枣-7味丸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作用机制。方法 将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以及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于造模前及造模后24 h、48 h和72 h行Micro PET/CT分子显像,计算心肌缺血容积感兴趣区(VOI)及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检测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和心肌损伤标志酶[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并观察心肌病理学改变。结果 24 h和48 h显像,各组均见不同程度显像剂稀疏-缺损;72 h显像低剂量组仍见稀疏,而中、高剂量组恢复;低、中、高剂量组内缺血部位SUVmean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高(F=121.82、450.82、435.75,P均<0.05)。低、中、高剂量组均可清除自由基、降低心肌损伤标志酶;高剂量组对SOD,中剂量组对MDA、LDH,低剂量组对CK作用效果好(P均<0.05)。结论 广枣-7味丸通过清除体内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影响相关酶活性等方式发挥抗MIRI作用,各剂量均对MIRI具有保护作用,以高剂量效果最好。Micro PET/CT分子显像能无创、动态活体检测MIRI,准确评估广枣-7味丸对鼠MIRI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燕  李红阳  曹咏梅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0):1760-1764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 SIRT1)调控胆固醇合成在视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制备视神经损伤的大鼠模型,随机数字法将7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10只,白黎芦醇治疗组(实验组)30只和PBS缓冲液对照组(对照组)30只;再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分为三组,每组各10只;将白黎芦醇或PBS分别注射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观察视神经损伤后第7,14,21 d处死大鼠。分离视网膜,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etinal ganglion cell ,RGCs)的存活数量。分离术眼视神经,检测其胆固醇含量;RT-PCR法检测SIRT1、SREBP2和HMGCR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SIRT1、SREBP2和HMGCR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损伤模型大鼠的视网膜RGCs的存活数量以及视神经胆固醇含量均明显减少( P<0.01);SIRT1、SREBP2和HMGC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 P<0.05),并呈时间依赖关系。三组分三个时间点,随时间延长损伤均加重,而治疗组损伤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弱。而白黎芦醇治疗组的视神经胆固醇含量以及SIRT1、SREBP2、HMGC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RGCs存活数量均明显回升(P<0.01),且呈时间依赖关系。
  结论:白黎芦醇通过上调SIRT1、SREBP-2及其下游调控基因HMGCR的表达,从而进一步促进神经元细胞的胆固醇合成以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损伤后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MRI测量正常青少年不同年龄段(分3组)下腰椎椎管横、矢径、关节间径并总结其变化规律.方法:应用MRI对L3、L4、L5、S1进行横断面扫描,分别测量横、矢状径、关节间径,并探讨测量值与年龄增长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同一个体横径表现为S1 >L5 >L4 >L3,矢状径表现为L3>L4>L5>S1;各年龄组椎管矢状径无明显差异;L3~~ S1段15岁以上各组椎管横径大于以下两组(P<0.05);各年龄组关节间径无明显差异.结论:随年龄增长,青少年椎管发生变化,主要在横径方面增大,矢状径和关节间径基本不变,15岁为其分水岭.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各种OCT表现,以期对该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较全面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方法:对43例经FFA确诊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进行OCT检查,记录清晰、稳定的图像并对其分析.结果:43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中,玻璃膜疣10例10眼,渗出及水肿18例19眼,萎缩型AMD2例2眼,色素上皮下/神经上皮下CNV 13例14眼,浆液性和(或)出血性RPE脱离5例5眼,浆液性神经上皮层和(或)浆液性RPE脱离8例8眼.结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65岁以上人群主要致盲疾病之一.本研究病例的OCT表现由其病变性质不同而表现多种多样,如玻璃膜疣、出血、渗出、水肿、RPE脱离、神经上皮脱离、CNV及萎缩等等,在AMD诊断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监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选择54例有明确鼻部外伤史病人,行64排螺旋cT扫描并后处理重建,重建技术为容积再现技术、多平面重建。结果:54例鼻骨骨折中,23例为单纯性骨折,2例为伴发上颌骨额突骨折,其中粉碎性骨折21例,2例在鼻骨横断片上显示欠清,经多平面重建明确显示。结论: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能快速、准确地显示鼻骨骨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