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目的:探讨上睑提肌折叠术矫正老年性腱膜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22例(42眼)老年性腱膜性上睑下垂采用上睑提肌折叠术,对术后矫正效果及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术后上睑高度和弧度较理想36例,欠矫3例,上睑成角3例,手术成功率85.5%。结论:上睑提肌折叠术矫正老年性腱膜性上睑下垂手术效果好,如注意术中缝合细节,可取得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2.
目的 分析产妇阴道不规则出血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收集2012-08~2013-08期间,两院接受剖宫产术后阴道不规则流血产妇63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出血控制总有效率为96.9%(31/32),对照组为80.6%(25/3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剖宫产术后阴道不规则出血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产后止血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3.
1临床资料本组共300例,年龄14~76岁,25~45岁占71%,男性68例,女性232例,男:女=1:3:4。术前诊断及术后病理诊断见表1。术后病理诊断中,甲状腺瘤占53.3%,结节性甲状腺肿占28.7%,甲状腺癌占5.3%,甲状腺炎占3.3%。表1300例甲状腺结节术前及术后病理诊断对照术前诊断术后病理诊断腺瘤  相似文献   
44.
我院自2002年以来对43例硬膜外血肿采用颅骨钻孔吸除部分血肿置引流管,术后注入尿激酶溶解引流治疗,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
2001年2月至2004年8月我院对21例急性上消化道溃疡大量出血患者在胃镜下进行喷洒与注射结合止血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团体互动营养治疗专项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治疗知识认知水平及饮食行为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5例,根据入院就诊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对照组63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性营养治疗专项教育,观察组联合应用团体互动营养治疗专项健康教育.随访6个月,比较...  相似文献   
47.
48.
刘小平  王坤正 《河北医学》2012,18(11):1547-1549
目的:研究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对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9年3月至2010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患者共25例,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25例患者全部骨性愈合,其中恢复者(骨性愈合,解剖复位,肩关节活动基本正常)18例,好转者(骨性愈合,功能复位,肩关节活动尚好)5例,差者(骨性畸形愈合,但骨折对位差,肩关节活动差)2例.结论: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采用准确的手法复位联合有效的小夹板固定以及早期功能锻炼可达到骨性愈合,肩关节功能有效恢复,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9.
任秀宏 《吉林医学》2010,31(19):3137-3137
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进展,尤其是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肝血管瘤的超声早期检出率明显提高。但由于肝血管瘤的声像图表现的多样性,有时与肝癌很难作出鉴别。我院从2005年3月~2010年3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肝血管瘤286例,现对其中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有手术病理诊断确诊,肝血管造影、CT增强造影、核磁检查及临床随访确定诊断的58例肝血管瘤病例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声像图特征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0.
高仁芬 《吉林医学》2010,31(21):3443-3443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AECG)在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2例冠心病患者采用12导联AECG行24h心电信号连续监测,计算机自动分析ST段移位情况。结果:112例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肌缺血101例,发生率为90.2%。其中,SMI87例,有症状型14例。48h内发生缺血性ST段下移共1447阵次,其中,SMI为1239次,有症状心肌缺血为208次。SMIST段下移1239阵次,其中白天ST段下移阵次928次,夜间232次,SMI的ST段变化白天高于夜间(P<0.05)。SMI阈变异性(IV)白天低于夜间(P<0.05)。结论:12导联AECG是较理想的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非创伤性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