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风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标实为在气虚基础上形成的痰浊血瘀,治疗方面重标本兼治才能获效.脑脉泰胶囊立足于气虚血瘀痰阻病机,以益气固本、活血化痰、通络熄风法治疗中风,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中藏药高原春颗粒对缺氧脑损伤CAI区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缺氧脑损伤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24 h缺氧结束时及复氧后24 h两个时段大脑海马CAI区Fos蛋白表达的变化,同时观察预防性应用高原春颗粒后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缺氧后大脑海马CAI区Fos蛋白表达减少,而服用高原春颗粒后,缺氧大脑海马CAI区Fos蛋白表达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结论中藏药复方高原春颗粒的抗缺氧作用可能与影响大脑海马CAI区Fos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胃活血颗粒对高原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瘀证有关体征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0例给予益胃活血颗粒(黄芪、虎杖、八月札、甘草组成)治疗,对治疗前后与血瘀证有关的体征、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患者血瘀证有关体征较用药前明显减轻(P<0.001);全血粘度、血浆粘度、高切相对粘度、低切相对粘度、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益胃活血颗粒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瘀证及其血液流变学指标,这对治疗高原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火针放血配合中药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67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洒玉萍  文绍敦 《陕西中医》2008,29(2):216-217
目的:观察火针放血配合中药复方制剂酸脂清胶囊治疗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给予火针放血(主穴为行间、太冲、内庭、陷谷等)治疗同时口服中药酸脂清胶囊。结果:总有效率为95.5%。提示:火针放血法配合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既可以"急则治标",迅速消除关节局部症状,又可以治本以降低血尿酸值,显示出祖国医学在该病治疗中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5.
青海地区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青海地区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状况,为青海地区开展中医体质研究提供可借鉴的依据。方法对青海地区的自然人群采用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结合的形式开展研究。结果493例调查者中,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情况:平和质131例(26.6%)、气虚质60例(12.2%)、阳虚质70例(14.2%)、阴虚质51例(10.3%)、痰湿质47例(9.5%)、湿热质42例(8.5%)、瘀血质50例(10.1%)、气郁质27例(5.5%)、特禀质15例(3.0%)。结论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瘀血质、痰湿质依次位居偏颇体质的前五位,并有随着海拔的升高,阴虚质、瘀血质、痰湿质呈现增高的趋势。说明青海地区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有一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健脾降脂散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影响。方法: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用健脾降脂散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熊去氧胆酸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肝区疼痛、乏力、舌象、脉象及肝大的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明显降低ALT、AST、TC、TG水平,B超检查重度脂肪肝患者数减少,正常数明显增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84.09%,对照组总有效率71.05%,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总显效率56.82%,对照组总显效率31.58%,两者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降脂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浅析《伤寒论》运用毒性药物之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津慧 《四川中医》2006,24(11):32-33
本文通过对《伤寒论》中毒性药物运用的分析、归纳,总结出张仲景运用毒性药物的规律:活用炮制之法,慎用汤剂之量,善用煎煮之异,选用配伍之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论治联合硫酸吗啡控释片(美施康定)治疗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美施康定初始量为10mg,12h 1次,以后随病情用量至理想镇痛。两组患者均静点复方苦参注射液,每天20ml,观察周期4周。治疗组同时用中药辨证论治,观察两组止痛效果、吗啡控释片用量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疼痛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美施康定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改善美施康定所致的恶心、呕吐、便秘、嗜睡的副反应(P<0.05)。结论:中药辨证论治联合美施康定治疗癌痛有效提高止痛效果,减少吗啡使用量,减少美施康定的副反应,对机体整体功能状态有一个很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针刺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PCOS-IR)大鼠生殖内分泌激素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改善PCOS-IR的作用机制。方法: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针刺组,每组8只。采用背部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建立PCOS-IR模型。针刺组针刺双侧"肾俞""胰俞""子宫""三阴交""丰隆"及"关元"穴,提插捻转5min;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溶液(100mg/kg)灌胃,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28d。采用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T)水平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Western blot法检测卵巢组织Akt和p-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卵巢呈多囊样改变,闭锁卵泡增多,未见黄体分布,且模型组血清FSH、E2明显降低(P0.01),血清LH和T水平明显升高(P0.01),FINS水平和HOMA-IR值升高(P0.01),卵巢组织Akt和p-Akt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二甲双胍组可见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及少量黄体,血清FSH、E2水平明显升高(P0.01),血清LH、T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FINS水平及HOMA-IR值降低(P0.01),卵巢组织Akt和p-Akt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针刺组和二甲双胍组各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中医生殖轴选取的穴位针刺可以改善PCOS-IR大鼠生殖内分泌水平以及IR情况,这可能与针刺对卵巢组织p-Akt蛋白表达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中医就医情况和对中医药发展状况的认识。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青海省某大学5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86份。结果:34.4%的调查对象以前看过中医,89.9%的调查对象以前用过中药;93.8%的调查对象认为应大力发展中医药,84.8%的认为虚假宣传影响中医药发展,对中医药人才缺乏、支持力度小、群众基础薄弱等观点的认同较低,只有6位学生(1.2%)赞同废除中医。结论:大学生就医买药倾向于西医西药,且对目前中医药发展现状有着深刻的认识,中医机构和专业人士应加大对中医药的宣传和加强行业自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