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5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40篇
  10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5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61.
目的 系统评价碳酸镧联用醋酸钙或碳酸钙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纳入碳酸镧联用醋酸钙或碳酸钙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20年10月,筛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项RCTs,1 06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相对于醋酸钙或碳酸钙单用,碳酸镧联用醋酸钙或碳酸钙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RR=1.32,95% CI=(1.22,1.42),P<0.01]、降低血磷水平[MD=-0.35,95% CI=(-0.44,-0.27),P<0.01]、血钙水平[MD=-0.17,95% CI=(-0.23,-0.11),P<0.01]和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激素水平[MD=-50.44,95% CI=(-69.71,-31.16),P<0.01],未显著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RR=0.96,95% CI=(0.62,1.50),P=0.87];(2)相对于碳酸镧单用,碳酸镧联用醋酸钙或碳酸钙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RR=1.26,95% CI=(1.09,1.45),P<0.01],降低血磷水平[MD=-0.24,95% CI=(-0.31,-0.17),P<0.01]、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激素水平[MD=-30.09,95% CI=(-52.76,-7.43),P<0.01],未增加血钙水平[MD=0.09,95% CI=(-0.04,0.23),P=0.18]和不良反应发生率[RR=1.03,95% CI=(0.46,2.33),P=0.94]。结论 碳酸镧联用醋酸钙或碳酸钙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临床疗效优于醋酸钙或碳酸钙单用和碳酸镧单用,且未显著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2.
目的:比较9野动态调强(9-IMRT)分野(split field)与固定钨门(fixed jaw)技术在大靶区宫颈癌放疗中的剂量学参数、治疗效率,为临床大靶区宫颈癌的计划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1例根治性放疗的宫颈癌患者,每例病人分别按照9野均分自动分野及固定钨门这两种方式设计计划,计划A为分野计划,计划B为固定钨门计划。PTV处方剂量为45 Gy/(25 f·1.8 Gy),GTV处方剂量为60 Gy/(25 f·2.4 Gy)。给予相同的优化参数,使所有计划均能满足95%的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要求。同时比较两种不同技术下计划的靶区平均剂量(Dmean)、均匀性指数(HI)和适应性指数(CI)以及膀胱、直肠、双肾、股骨头的Dmean、体积剂量、脊髓点剂量和机器的MU(Monitor Unit)值等参数。结果:两种方式优化后的计划均能很好的满足临床要求,其中B组计划中双侧股骨头平均照射剂量Dmean、直肠的V40、膀胱的V30等剂量学参数均优于A组计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计划MU值,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分野与固定钨门技术在靶区剂量体积覆盖及危及器官(OAR)保护上差异不大,但是固定钨门技术能够让加速器的多叶光栅(multiple leaf collimator,MLC)行程降低,更低的MU值也意味着较短的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肘关节尺骨冠状突骨折后经前内侧手术入路微创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9月—2016年10月笔者医院17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采用肘关节前内侧入路进行手术内固定治疗。按照Regan-Morrey分型,Ⅱ型骨折10例,采用长度合适带线锚钉固定冠状突,再用锚钉的自带线修复关节囊及侧副韧带。Ⅲ型骨折7例,选用1~2枚Herbert螺钉固定冠状突后修复关节囊及副韧带结构。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肘关节功能,评分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手术时长25~40min,平均36.7min。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6~14个月,平均10.3个月,按Broberg-Morrey评分,17例患者术后优良率93.4%。结论肘关节不稳定的尺骨冠状突骨折手术时采取前内侧入路操作安全可靠,易显露。根据骨块大小选择带线锚钉或者Herbert螺钉固定,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相关血栓性疾病的预防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腹腔镜子宫全切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术后护理方案分为常规护理组(n=34)和预见性护理组(n=24)。对比两组受试者术后2周内相关血栓性疾病发生率差异,记录其术前(T0)、术后24 h(T1)、术后7 d(T2)等时段内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纤溶指标[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变化情况。结果术后2周内,常规护理组股静脉血栓及小腿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20.59%和26.47%,均显著高于预见性护理组的0.00%和4.17%(P0.05);两组术后肺栓塞率和其他血栓性疾病发生率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段凝血指标、纤溶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工作中,能有效降低其血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停跳和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心肌保护技术对冠状动脉搭桥合并瓣膜手术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7年12月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胸心外科行冠状动脉搭桥合并瓣膜手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观察组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心肌保护技术,对照组采取停跳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比较2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彩色超声结果、术后情况、心功能情况、并发症等,结果术前,2组患者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各时点,观察组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9. 074,P=0. 000)。术前,2组患者cTnI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t=1.519,P=0. 134);术后各时点,观察组cTnI水平低于对照组(F=6.403,P=0. 000)。术前,2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前后径(LVEDD)、左房舒张末前后径(LAEDD)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LVEDD、LAEDD显著低于对照组(t=2.669、3. 653,P均=0. 001)。观察组的手术时间、ICU留住时间、住院时间、24 h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t=19. 261、21.894、16.147、20.238,P均=0. 000)。术后3个月,观察组心功能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χ~2=17.426,P=0.001)。手术切口愈合不良者1例,术后发生纵隔感染1例。结论冠状动脉搭桥合并瓣膜手术患者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心肌保护技术,能有效保护患者心肌功能,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6.
目的分析总结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4月1 034例腹股沟疝病人行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腹股沟疝病人均顺利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或全腹膜外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手术时间为25~180 min(平均40 min),术中出血5~30ml(平均12 ml),住院时间为3~9 d(平均4 d)。随访1~48个月,有5例病人出现腹膜前间隙血肿,腹股沟区血清肿37例,阴囊水肿7例,术后局部疼痛不适16例,术后复发1例,术后感染1例。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恢复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手术应由经验丰富的疝专科医生完成。  相似文献   
67.
《陕西医学杂志》2017,(7):955-957
目的:观察盐酸氢吗啡酮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应激反应及围术期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静脉注射长托宁0.01mg/kg,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3μg/kg,丙泊酚1.5mg/kg,顺-阿曲库铵0.15mg/kg行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完毕后,观察组静注盐酸氢吗啡酮15μg/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均于手术不同时刻测定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比较两组气管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同时点比较,观察组插管即刻MAP及HR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HR插管后5min HR低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观察组MAP及HR均与气管插管前30s低于诱导前(P<0.05),其余时刻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插管前30s。插管即刻及插管后5min MAP及HR均与诱导前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皮时、切皮30min及手术结束时IL-8及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且切皮30min及手术结束时IL-1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3,P>0.05)。结论:盐酸氢吗啡酮可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更为平稳,且可降低围术期细胞因子水平,降低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中药浴联合足底穴位按摩对糖尿病足患者局部组织中bFGF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8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饮食和降血糖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中药浴联合足底穴位按摩治疗,分别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英国糖尿病足部神经筛查量表积分及踝肱指数进行客观比较,同时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局部组织中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结果经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和7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足部神经筛查及踝肱指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足部神经筛查及踝肱指数改善水平更显著于对照组,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明显(P <0.05),但足部神经筛查及踝肱指数改善治疗前后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局部组织中bFGF表达水平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中药浴联合足底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有助于提高足部神经传导功能,改善局部炎症水平,故具推广优势。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内服益肾蠲痹丸联合外敷双柏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及相关研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116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58例与对照组58例,对照组常规给予碳酸氢钠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试验组给予患者益肾蠲痹丸联合双柏散外敷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评分及血清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尿酸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关节疼痛等症状评分、血清炎性指标水平及血尿酸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试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为75.86%,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蠲痹丸内服联合外敷双柏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减轻炎性反应,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不同胃炎类型及病理学的关系研究。方法选取在本院消化内科就诊的胃炎患者153例,比较不同类型胃炎患者Hp感染率的差异;比较不同病理参数间Hp感染率的差异。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HP阳性3例,阳性率为16.7%;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HP阳性33例,阳性率为50.8%;慢性萎缩性胃窦炎患者Hp阳性2例,阳性率为7.1%;慢性非萎缩性胃窦炎患者Hp阳性15例,阳性率为35.7%;不同类型胃炎患者Hp感染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炎患者炎症反应重度者的Hp感染率(85.7%)高于中度炎症反应者(39.7%)和轻度炎症反应者(16.2%);重度中性粒细胞浸润者的Hp感染率(73.7%)高于轻度者(29.1%);重度淋巴细胞浸润者的Hp感染率(50.0%)高于轻度者(29.9%);有肠上皮化生者的Hp感染率(66.7%)高于无肠上皮化生者(26.8%);上皮内瘤变者的Hp感染率(83.3%)高于无上皮内瘤变者(30.5%),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胃炎患者H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p感染率随炎症程度的加重而升高,且Hp感染可能促进了肠上皮化生和上皮内瘤变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