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83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建立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KI)小鼠模型,尾静脉输注人脂肪源性干细胞(hADSC)及黄芪甲苷孵育的人脂肪源性干细胞(Ast-hADSC),探讨其对AKI小鼠肾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应用PKH26标记hADSC及Ast-hADSC;雄性BALB/C裸鼠随机分为4组(normal组、model组、hADSC及Ast-hADSC干预组),干预组及模型组腹腔注射顺铂建立AKI模型,于建模后24 h尾静脉输注100 μl hADSC及Ast-hADSC悬液,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留取建模后24 h及静脉输注后1 d、3 d、7 d、14 d小鼠血清及肾组织标本,检测血Scr、BUN水平,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TUNEL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激光共聚焦观察hADSC及Ast-hADSC 在小鼠肾组织的分布.结果:模型组小鼠Scr、BUN、肾组织病理改变及细胞凋亡区域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及细胞干预组,其中Scr、BUN分别在第3天、第7天达到最高值,肾小管损伤严重;相同时间点Ast-hADSC组肾组织病理改变及细胞凋亡区域较hADSC组明显降低,至14 d可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激光共聚焦显示PKH26标记的hADSC及Ast-hADSC于14 d在小鼠肾组织有少量表达,其中少量红色荧光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呈融合状态.结论:hADSC移植可减轻AKI小鼠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损伤;经Ast孵育后,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hADSC对受损肾组织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栓通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丹参20mg 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1次/d静脉滴注,20d为1个疗程。治疗组50例,予血栓通280mg 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1次/d静脉滴注,疗程相同。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爱丁堡 斯堪的纳维亚评分)、血C-反应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纤维蛋白原及C-反应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血栓通治疗后,症状有明显改善,优于传统中药,使用方便,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马兜铃酸肾病4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近6年收治的肾小管间质性疾病中,筛选出马兜铃酸肾病患者44例。分析马兜铃酸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部分病例肾脏病理检查结果。结果发现本病病情呈隐匿性进展,病理以中-重度小管间质性肾炎为主,多见灶性或广泛的纤维化,少见炎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14.
中药双龙丸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关系。为了评价中药双龙丸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 ,我们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观察双龙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临床选择 5 2例有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双龙丸治疗组和开博通对照组。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及截面积、斑块厚度及面积 ,以及血流参数的变化。结果 :经双龙丸治疗后 ,IMT由 1 32mm降低到 1 16mm ,平均降低 0 16 2mm ;内中膜截面积由 4 4 2 3mm2 减少到 38 11mm2 ,斑块厚度由 2 4 6mm减少到 1 88mm ,平均减少 0 5 7mm ;斑块面积由 4 5 89mm2 减小到 36 83mm2 ,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结论 :双龙丸能降低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内中膜厚度、斑块厚度及面积。双龙丸有阻止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双介入治疗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置放结合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24例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穿肝胆道引流术后,采用置放胆道支架(总计31枚)结合动脉化疗栓塞(总计51次)的治疗方法。分别观察血清胆红素下降程度,手术并发症,并随访患者生存期和胆道支架维持通畅时间。结果24例患者PTCD成功率100%,治疗后总胆红素明显下降,由(201.8±154.7)μmol/L降至(120.8±106.7)μmol/L。引流通畅中位时间6.1个月,全组生存中位时间6.2个月。结论胆道支架置放结合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钙腹膜透析(PD)液对尿毒症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60例行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且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标准钙PD液治疗组,30例)和B组(低钙PD液治疗组,30例),均继续行正规CAPD治疗。观察治疗12周前后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的变化,同时生化法检测血清钙浓度,ELISA法测定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经过12周的分组透析后,B组患者的血清钙、MMP-9[(2.25±0.24)mmol/L、(564.72±124.69)μg/L]较A组患者[(2.40±0.37)mmol/L、(718.56±111.83)μg/L]明显下降(P〈0.05),颈动脉IMT[(1.17±0.28)mm]亦显著低于A组[(1.25±0.19)mm](P〈0.05)。结论低钙PD液可延缓尿毒症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其对血清MMP-9的影响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病人男,49岁.刺激性干咳伴消瘦2月余.CT 示(图1)右肺上叶支气管口闭塞,管口周围软组织块影,远端肺不张.心脏超声示右房、室增大,房间隔缺损(35mm),肺动脉压54mmHg(7.20 kPa).纤维气管镜检见右上叶开口堵塞;活检病理找到癌细胞.  相似文献   
18.
细菌性肝脓肿是一种发生于肝脏的继发性感染,典型病例诊断并不困难,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不典型肝病例增多,某些情况下与肝癌的症状相似,难以鉴别,易造成误诊,给患者身心健康及经济造成损失。2002-06~2006-06间我科收治肝脓肿52例,其中误诊为肝癌11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9例,女2例,年龄31~66(平均49.4)岁。发病至就医时间在1个月以内8例,1~3个月3例。主诉右上腹痛4例,发热5例,有肝癌病史2例。查体肝脏肿大4例,肝区叩击痛3例。实验室检查WBC增高(10.5~25.1)×1012/L3例,ALT增高4例,HBsAg阳性5例,AFP阳性2例。影…  相似文献   
19.
恶性腹腔积液是恶性肿瘤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大量腹水时,腹胀明显,并可导致呼吸困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地控制腹腔积液是晚期肿瘤姑息性治疗的重要一步。但传统的全身化疗及腹腔内化疗毒副作用大,晚期肿瘤患者难以耐受。我科2006-01~2006-10使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腔积液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5~73(平均62)岁。全组腹水均为中等量以上。30例均经影像学和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证实为肿瘤所致的恶性腹腔积液。1.2治疗方法采用一次性引导针(张家港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特大型城市老年人日常抑郁情绪水平及相关因素、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为应对老龄化社会需求提供依据.方法 对上海市中心7个居委会的184名社区老人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老年抑郁量表(GDS)测量、老年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及个别心理咨询.结果 本组社区老年人轻度抑郁情绪发生率达17.93%,独居老人占10.9%.抑郁的发生与婚姻状况、居住、家人支持(P=0)、养老经费来源(P=0.001)、养老收入(P=0.001)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月医药费用支出之间抑郁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认识不足,受传统社会观念的影响,重视躯体疾病而忽视心理疾病.社区老年人的婚姻、养老经费、健康与医疗保障状况、是否独居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抑郁情绪的老年人要引起关注,力争早发现、早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