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FGF18)是调节骨和软骨形成的重要生长因子,它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胚胎及出生后骨和软骨的发展。目前,大部分研究认为FGF18对骨和软骨的发育起正向调节的作用,但也有研究持相反的观点。由于软骨组织供血不足等原因,软骨损伤相关疾病(如骨关节炎)的治疗较为困难,且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研究发现的FGF18对软骨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产生的促进作用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将对FGF18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2.
83.
目的观察口疡防愈凝胶(Kouyang Fangyu gel,KFG)对放射性口腔炎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轻度模型组、重度模型组、轻度模型+KFG治疗组、重度模型+KFG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单次照射15 Gy和25 Gy X射线的方法分别建立轻度和重度口腔炎模型,并分别给予KFG药物治疗,连续7 d。于给药前及给药第3、5、7天时分别进行口腔黏膜炎症评分,采用HE染色法观察口腔黏膜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促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及抗炎性因子IL-10的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黏膜TLR4、NF-κB表达。结果轻度模型组口腔炎症自愈性明显,KFG不能明显缩短其愈合时间;重度模型组口腔溃疡面积及程度虽随着时间推移有减轻趋势,但在经KFG治疗后其评分快速下降,愈合明显加快;KFG能够改善重度口腔炎模型大鼠口腔黏膜病理形态,降低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P<0.05或P<0.01),升高IL-10水平(P<0.05),并抑制黏膜TLR4和NF-κB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KFG对于重度放射性口腔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口腔黏膜TLR4/NF-κB信号通路,进而调节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自主跑轮运动对甲醛疼痛模型小鼠负性情绪的影响。 方法 30只昆明雄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NS)、甲醛组(F)、自主跑轮运动+甲醛组(R+F)。右后爪足底皮下注射0.4%甲醛建立疼痛模型,R+F组在模型建立之前置于小鼠跑轮运动装置3周。以实验小鼠舔足累计时间评价自发痛行为;采用旷场实验(OFT)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EPM)检测小鼠焦虑样行为;采用被迫游泳实验(FST)检测小鼠抑郁样行为;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未成熟神经元标记物双皮层蛋白(DCX)的表达情况。 结果 自发痛评分结果显示,与NS组相比,F组小鼠出现典型的双相痛反应,与F组相比, R+F组小鼠的第Ⅱ相时段舔咬足累计时间明显缩短(P<0.01)。旷场实验结果显示,与NS组相比,F组小鼠在中央格探索时间显著减少(P<0.001),与F组相比,R+F组小鼠在中央格探索的时间增加(P<0.05)。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显示,与NS组相比,F组小鼠进入开放臂的时间显著减少(P<0.001),与F组相比,R+F组小鼠进入开放臂的时间增加(P<0.05)。被迫游泳实验结果显示,与NS组相比,F组小鼠不动时间明显增加(P<0.01),与F组相比,R+F组小鼠不动时间缩短(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NS组(250.90±16.22)相比,F组小鼠海马DCX阳性细胞面积(210.90±7.98)减少,与F组相比,R+F组小鼠海马DCX阳性细胞面积显著增多(284.00±9.84)。 结论 自主跑轮运动可能通过促进海马神经发生,从而改善甲醛所致小鼠的自发痛与焦虑、抑郁样行为。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完全弗氏佐剂(CFA)所致慢性炎性痛小鼠模型情绪及海马小胶质细胞形态的改变。 方法 32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NS)和完全弗氏佐剂组(CFA)。右后爪足底注射CFA建立小鼠慢性炎性痛模型。采用Von Frey纤维针测量小鼠右足底注射CFA后机械痛阈的变化;采用旷场实验检测小鼠活动度和焦虑样行为;采用糖水偏好和被迫游泳实验检测小鼠抑郁样行为;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标记物离子钙接头蛋白抗原(IBA-1)的表达;采用Sholl分析方法分析海马齿状回区小胶质细胞形态变化。 结果 小鼠痛阈评分结果显示,与NS组相比,CFA组小鼠机械痛阈明显下降(P<0.05)。行为学结果显示,与NS组相比,CFA组小鼠旷场中央格停留时间减少(P<0.01),糖水偏好百分比下降(P<0.01),被迫游泳实验不动时间增加(P<0.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NS组相比,CFA组小鼠海马齿状回区小胶质细胞数目明显增多(P<0.001)。Sholl分析结果显示,与NS组相比,CFA组小鼠海马齿状回区小胶质细胞交点数目减少(P<0.05)。 结论 在CFA诱导的慢性炎性痛模型中,小鼠的负性情绪可能与海马小胶质细胞形态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86.
苦瓜素对柯萨奇B3病毒RNA复制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观察苦瓜素对柯萨奇B3(CVB3)病毒RNA复制的抑制作用,采用差示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定量观察苦瓜素在体内外对RNA复制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体外,体内实验中苦瓜素组CVB3-RNA水平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01,提示苦瓜素具有明显抑制CVB3-RNA复制的作用,可能为一种良好的抗CVB3感染的药物。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中端粒酶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采用TRAP-银染法检测26例宫颈癌、1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30例正常宫颈组织的端粒酶活性. 结果 26例宫颈癌和12例CIN中端粒酶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8.46%,50.00%,所有正常宫颈组织端粒酶表达阴性. 结论端粒酶活性表达出现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中,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88.
89.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mPCNL)术中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24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70例患者接受mPCNL,共发生严重并发症184例,占7.45%。因穿刺失败、工作通道丢失及术中渗血等导致手术进展困难32例,占1.29%,继发出血78例,占3.16%,冲洗液外渗17例,占0.69%,炎症反应综合征48例,占1.94%,临近脏器损伤9例,占0.36%。各种并发症导致开放手术7例,肾切除5例,选择性肾动脉栓塞23例。结论: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也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了解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特点,加强预防和有效治疗,是保证安全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观察LMP1-CTAR3调节的CK19和vimentin蛋白在鼻咽上皮和鼻咽癌中的表达,揭示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检测LMP1、CTAR3、CK19和vimentin在30例鼻咽上皮组织和60例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结果 ①LMP1在鼻咽上皮组织与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和90%;②与LMP1(-)组织比较,CK19蛋白在LMP1(+)的鼻咽上皮组织与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降低(P<0.05);③与LMP1(-)组织比较,vimentin蛋白在LMP1(+)的鼻咽上皮组织与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升高(P<0.05).结论 LMP1-CTAR3在鼻咽上皮组织与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中下调CK19蛋白和上调vimentin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