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2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降低感染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采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治疗的2 591例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 265例,女1 326例;年龄25~82(51.5±15.6)岁。按照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n=18)和未感染组(n=2 573),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是否吸烟、有无糖尿病、身体质量指数、术前1个月内是否进行局部封闭、手术时间、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否有内固定置入等,应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再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组2 591例患者中,术后发生感染18例,感染率为0.6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手术时间、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内固定置入是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男性(OR=14.227)、年龄≥65岁(OR=34.313)、手术时间≥2h(OR=15.616)、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OR=4...  相似文献   
52.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中风的发病率高,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风急性期的死亡明显下降,但致残率高达80%以上。中风患者后多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其中较为多见的就是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等,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2011年1月-2013年2月,我院中医脑病科采用中药外擦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84例,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3.
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后的常见并发症,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脊髓功能的恢复,以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忽视了膀胱自身的变化,因此本文将从脊髓损伤后膀胱的形态学变化、膀胱组织蛋白结构的变化、尿路上皮细胞的变化以及膀胱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等4个方面来阐述脊髓损伤后膀胱的病理变化,为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采用~1H NMR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的方法研究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的代谢组学特征及生物标志物,探讨核磁共振代谢组学应用于脊髓损伤研究的可行性。方法:取8周龄清洁级雄性SD大鼠20只,体重(200±10)g,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采用改良的Allens法制作急性脊髓不完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不损伤脊髓,术后第1、5、7天采用BBB运动功能评分法进行行为学观察,术后第7天收集脊髓组织作病理学观察,核磁共振代谢组学对两组大鼠血清和脊髓样本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BBB评分显示假手术组术后后肢运动无明显改变,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大鼠术后双下肢呈迟缓性瘫痪,BBB运动评分较低,各时间点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运动功能评分在各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理切片显示假手术脊髓结构正常,神经分布均匀,模型组脊髓组织结构紊乱,神经元数目减少,存在炎性细胞浸润和空腔坏死组织。代谢组学分析表明,血清中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谷氨酰胺(glutamine)、柠檬酸(citrate)、二甲基甘氨酸(DMG)等物质和脊髓中谷胱甘肽(glutathione)、3-羟基丁酸(3-OH-butyrate)、N-乙酰天冬氨酸(NAA)、磷酸胆碱(GPC)、谷氨酸(glutamate)、抗坏血酸(ascorbate)等物质浓度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 :通过对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脊髓样本进行代谢组学检测和分析得到了两组样本的差异性代谢物质,有助于解释急性脊髓损伤后血清和脊髓组织中的特异性小分子物质的变化规律,为后期针对性地研究这些代谢标记物在急性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56.
老年骨质疏松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与年龄相关的代谢性骨病,且患病率逐年升高,对骨质疏松症病理机制的研究已倍受临床关注。目前研究已证实骨形成和骨吸收失衡导致骨量减少是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理机制,其中骨形成过程中又与成骨细胞增殖、外基质成熟、骨基质矿化障碍密切相关,而且可能涉及成骨细胞与不同相关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关联。本文就成骨细胞及其介导的相关信号通路在老年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机制做一综述,以期为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病理机制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7.
王亚坤  邹媛媛  裴静波 《中医学报》2019,34(8):1700-1704
目的:观察南方红豆杉水提物联合曲妥珠单抗抑制人胃癌细胞NCI-N87裸鼠移植瘤的作用及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索南方红豆杉水提物克服曲妥珠单抗耐药的机制。方法:建立荷瘤裸鼠模型,将40只BALB/c裸鼠接种人HER2阳性胃癌NCI-N87耐药细胞株并随机分组给药及取瘤,TUNEL法检测移植瘤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移植瘤中PI3K、AKT1、mTOR蛋白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RNA表达水平。结果:各治疗组均可见到凋亡细胞,凋亡率同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联合组最为显著(P0.01)。南方红豆杉联合组较曲妥珠单抗单药能显著降低移植瘤PI3K、AKT1、mTOR蛋白及mRNA的表达(P0.05)。结论:南方红豆杉水提物可以诱导胃癌细胞的凋亡,联合西药曲妥珠单抗后增强其诱导作用。南方红豆杉水提物可能通过抑制HER2及下游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克服曲妥珠单抗耐药。  相似文献   
58.
血塞通治疗耳鸣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9月~2005年6月笔者用血塞通联合西药治疗耳鸣114例(156耳)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9.
乐芳华  陶曙  江月仙 《海峡药学》2008,20(12):63-64
目的考察不同加工方法对芦荟组织中芦荟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不同加工方法生产的芦荟组织中芦荟苷的含量。结果不同加工方法对芦荟组织中的芦荟苷含量影响较大,采用低温干燥加工的芦荟组织中有效成分-芦荟苷含量明显高于高温加工法.芦荟组织中的叶皮层中的芦荟苷含量明显高于叶肉。结论加热干燥能导致芦荟组织中有效成分的破坏,今后考虑加工时能耗,应尽量采用芦荟叶皮层。  相似文献   
60.
夏志荣  张美芳 《山东医药》2003,43(25):35-35
20 0 0年 9月至 2 0 0 2年 1 0月 ,我院应用合心爽治疗快室率房颤患者 5 3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文 1 0 1例快室率房颤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3例 ,男 33、女 2 0例 ,年龄 2 0~ 78岁 ,平均 ( 5 7± 1 4.2 )岁。继发于冠心病 1 8例 ,高心病1 5例 ,肺心病 8例、风心病 1 0例 ,甲亢性心脏病 2例 ;心功能 级 2 0例 , 级 2 6例 , 级 7例 ;阵发性房颤 4例 ,持续性房颤 32例 ,永久性房颤 1 7例。对照组 48例 ,其年龄、性别、原发病及心功能与治疗组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1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合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