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56篇
中国医学   228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陈茜  孙伟 《西部中医药》2012,25(3):104-108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对糖尿病肾病伴蛋白尿的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的分析、总结,分别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方药等方面加以阐述,说明中医药治疗不仅可以改善临床症状,而且还能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辅助降糖降脂,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相较于西医治疗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72.
目的通过系统整理、分析记载痛泻要方的古今文献,梳理痛泻要方的历史发展源流,为经典名方的临床应用及药物研发提供文献证据支持。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搜集中医古籍数据库与知识库及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痛泻要方相关数据,对痛泻要方的历代记载情况、主治病症、药物组成、药物剂量变化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痛泻要方首见于元代朱震亨著述、明·程充校订《丹溪心法》一书中,古代文献中其主治病症多为痛泻不止,白术、白芍、防风、陈皮4味药组成虽无变化,但其剂量配比不尽相同,现代多用于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结论痛泻要方在历代文献沿革中变化较小,自明代成书的《丹溪心法》收录此方后,后世医家多是沿用了其治痛泻的用法,并在此基础上略有扩展。至近现代,痛泻要方更多被用于肠易激综合征等胃肠道疾病。  相似文献   
73.
目的初步阐明头花蓼Polygonumcapitatum醇提物和水提物与其体外抗炎活性之间的谱效关系。方法采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RAW264.7细胞制备细胞炎症模型,利用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试剂盒检测细胞炎症因子释放量,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关联UPLC-MS方法建立的指纹图谱数据和头花蓼不同提取物的药效活性指标,建立头花蓼化学成分的谱效关系。结果头花蓼不同提取物在质量浓度小于250 mg/L时无细胞毒性,且均具有炎症抑制作用,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应用偏最小二乘法对药效指标TNF-α和色谱峰进行关联度比较发现,峰24、17、22、23、20与抗炎药效呈正相关,峰11、1、7、15、5、3与抗炎药效呈负相关。对峰24、17、22、23、20分析发现,除17号峰为鞣花酸外,其余4个峰均为黄酮类化合物。结论头花蓼不同提取物均可以抑制RAW264.7细胞的炎症反应,谱效关系分析得出槲皮苷、鞣花酸、金丝桃苷对头花蓼的抗炎药效(调节TNF-α水平)有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74.
结合现代医学对肥胖症主要病理机制是持续的慢性低炎性反应状态,导致机体免疫反应中"促炎"和"抗炎"平衡被破坏的认识,围绕中医理论关于肥胖是气虚基础上"郁热、痰热、湿热、瘀热"滞留所致的正虚邪实病理本质,探讨了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发机体的先天固有免疫反应模式,产生新的炎性反应,增强了机体免疫系统中抗炎吞噬清除能力,从而起到纠正脂肪组织的分泌紊乱、缓解代谢性炎性反应状态的作用。这种"以炎制炎"的作用模式,可能是穴位埋线疗法改善肥胖症的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5.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以3岁以下儿童多见,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通过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可确诊,现阶段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主要采取对症治疗,早期识别重症患儿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应重视重症手足口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确定有效的治疗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76.
吴文如  杨璐  周华 《中草药》2016,47(23):4289-4294
中药品种的准确鉴定是中药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寻找高效、便捷、准确的鉴定方法,是中药鉴定技术的发展趋势。相对于以表型标记为鉴定特征的传统方法,DNA分子遗传标记鉴定技术具有更加准确、可靠的特点,适用于近缘混淆及多来源品种的鉴定,但同时受PCR技术的限制,存在成本高、步骤复杂、时间长的缺点,无法实现快速鉴定。环介导等温扩增是一种新型核酸扩增技术,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性、简便、快速、低成本等优点,成为继PCR技术之后的又一新兴技术,可成功实现对中药材的快速分子鉴定。通过对常见的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及其在中药材分子鉴定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为中药材的快速分子鉴定体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目的 调查四川、陕西、云南乌头属药用植物及附子药材主产区的资源、栽培及产地加工现状,为乌头类药材的资源保护、规范栽培、产地加工、质量控制等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及走访产地、市场对四川、陕西、云南乌头属药材产区的乌头属植物种类、分布和附子药材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四川、陕西、云南乌头属药用植物品种较多,分别有67、63、10个种。乌头属药材主要来自人工栽培,但基原复杂;乌头属药材新种植区域产地加工欠规范,部分存在品种间掺混现象。结论 四川、陕西、云南乌头属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应加强资源保护、种源鉴定和新品种选育,大力推广规范栽培及产地加工,规范流通市场,建立质量溯源体系,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8.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国医大师干祖望治疗耳鸣的学术特色及用药规律。方法:整理筛选干祖望治疗耳鸣的临床病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进行药物名称规范化处理,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0构建干祖望治疗耳鸣临床医案数据库,并使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3.0)软件数据挖掘,总结其对辨治耳鸣的治则治法、用药规律。结果:干祖望治疗耳鸣的处方共324首,药物186味; 高频药物为茯苓、石菖蒲、当归、山药、甘草、熟地黄; 常用药物中药性多寒、温,药味多偏甘、苦、辛,归经多属脾、肝、肺经; 聚类分析得到三组药物组合。结论:通过数据挖掘客观展示干祖望治疗耳鸣的用药特色,对干祖望治疗耳鸣学术思想的继承以及耳鸣临床用药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泻肝安神方治疗广泛性焦虑症(GA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GAD患者按照3∶1比例随机分配到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泻肝安神方颗粒,每日1次,每次12 g;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片,每日1次,每次10或20mg,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后观察临床疗效。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4、6周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治疗后第2、4、6周进行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HAMA评分治疗第2、4、6周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9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2、4、6周后TE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泻肝安神方治疗GAD与帕罗西汀片疗效相当,但泻肝安神方不良反应少、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80.
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中药的药物靶点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药物靶点筛选工具,可用其筛选中药的药物靶点蛋白。其原理是将外源性蛋白或多肽的DNA序列插入到噬菌体外壳蛋白结构基因的适当位置,使外源基因随外壳蛋白的表达而表达。药物靶点是药物在体内的作用结合位点,是药物筛选和新药研究的基础,良好的药物靶点也是发现性质优良药物的基础。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为基础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进行中药活性组分筛选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并促进我国天然药物的开发和应用,为中药的研究提供一套完整的筛选和验证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