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34篇
  免费   889篇
  国内免费   449篇
耳鼻咽喉   56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198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1016篇
内科学   477篇
皮肤病学   103篇
神经病学   82篇
特种医学   84篇
外科学   291篇
综合类   4642篇
预防医学   595篇
眼科学   95篇
药学   1409篇
  18篇
中国医学   10587篇
肿瘤学   54篇
  2024年   416篇
  2023年   1435篇
  2022年   792篇
  2021年   1328篇
  2020年   1028篇
  2019年   1229篇
  2018年   1288篇
  2017年   846篇
  2016年   890篇
  2015年   729篇
  2014年   1226篇
  2013年   1247篇
  2012年   1185篇
  2011年   1262篇
  2010年   1307篇
  2009年   1078篇
  2008年   1016篇
  2007年   985篇
  2006年   46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正>植入性胎盘谱系疾病(placenta accreta spectrum disorders,PAS)是最初由Luke等提出的,涵盖了包括胎盘粘附和侵入异常的相关疾病:1)胎盘粘连;2)胎盘植入; 3)穿透性胎盘植入~([1-3])。胎盘植入指因子宫内膜-肌层之间的缺陷,尤其是创伤性子宫内膜缺陷,导致正常蜕膜化和宫腔容受功能非同步化,使得绒毛外滋养层浸润和绒毛组织在子宫肌层深处发育~([1])。2005年发表的1项研究结果表明,在美国该病的发病率为1/533,较20世纪70、80年代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解毒方干预后对Sorafenib获得性耐药人肝癌QGY7702细胞(QGY7702/Sora)增殖及MRP、GST-π和Topo Ⅱ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QGY7702/Sora细胞和QGY7702细胞,利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Sorafenib对细胞的半数抑制率浓度(IC50值),计算耐药指数RI;观察益气化瘀解毒方对耐药细胞的增殖影响;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药物干预前后2种细胞中MRP、GST-π和Topo Ⅱ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亲本细胞和耐药细胞Sorafenib的IC50值分别为(7.993±0.522)μmol/L和(19.651±1.216)μmol/L,RI约为2.5。益气化瘀解毒方可抑制耐药细胞的增殖活性。2种细胞的MRP、GST-π、Topo Ⅱ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Sorafenib组可促进耐药细胞MRP 、GST-π基因的过表达(P<0.05),益气化瘀解毒方组可抑制GST-π基因的过表达(P<0.01),且联合Sorafenib可显著提高Topo Ⅱ基因的表达量(P<0.01)。结论 QGY7702/Sora细胞MRP、GST-π和Topo Ⅱ的表达水平与亲本细胞无显著差异。耐药细胞对Sorafenib敏感性降低与MRP、GST-π过表达相关,而益气化瘀解毒方拮抗Sorafenib耐药与抑制GST-π过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33.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心电图作为一种经济、便捷的检查手段,是健康管理中心的常规检查之一。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在心电检查中经常被发现。本研究统计了我院体检中心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普通体检人群中房性早搏及室性早搏的检出率,探讨早搏的发生与年龄及性别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4.
《中医各家学说》与《方剂学》均为中医基础课程,通过熟悉制方医家的时代背景和学术思想体系,把各家学说运用于方剂学的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5.
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穴位埋线治疗3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愈显率56.8%,总有效率94.6%。根据观察结果,穴位埋线具有疗效好、费用低、操作简单、无副作用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36.
日本针灸教育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日本针灸教育的办学规模、生源、师资力量、教材、考试及其所存在的不足等。  相似文献   
37.
妊娠恶阻是由冲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主要表现为妊娠早期反复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或食入即吐。一般在停经40d前后出现,多见于年轻初产女,病程长,症候较复杂,在积极药物治疗的同时,饮食调理是重要环节。2005年7月~2007年12月我院共收治此类患者68例,笔者根据病情,指导患者辨证施膳,合理搭配饮食,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8.
闭经在临床上属难治之证。《陈素庵妇科补解》[1]对妇人闭经有独特见解和丰富经验,在临床运用中疗效确切,为众多医家所推崇,该书对闭经的病因病机、辨证,治则治法进行了较完备的叙述。本文就其诊治闭经贡献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39.
论王清任中风气虚血瘀论的理论渊源及其对后世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名医王清任以《医林改错》一书享誉杏林。王氏在书中对瘀血学说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创造了许多活血化瘀的有效方剂,并在此基础上鲜明地提出了中风病“气虚血瘀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称之为“治瘀专家”[1]。其气虚血瘀论是渊源于《内经》,兼取于后世诸贤,并经自己的实践验证正确后提出的。1渊源于《内经》,兼取于后世诸贤1.1渊源于《内经》气血理论《内经》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素问》指出了人之根本乃气血;同时提出了“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认为疾病的产生是源于气血的病变;在治法上应“谨守病机……疏其气血”;又曰:“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明确指出了临床上应根据病机而运用攻邪和扶正两种基本治法,初步建立了气血理论。又云:“气之盛衰,左右倾斜,以上调下,以左调右”,认为随着人体之气的盛衰变化,气可在左右上下相互流动、调济。1.2受仲景正气引邪启发《灵枢.邪气藏府病形》首提中风一词。东汉张仲景提出是“正气引邪,口呙僻不遂”。而《金匮要略心典》云:“受邪之处,筋脉不用而缓;无邪之处,正气独治而急。”医家认为中风发病是正虚邪实,正急牵引而致半身不遂,其中邪实主要指外邪,指出了中风的基本病机是正虚邪实,为后...  相似文献   
40.
罗尧岳  谢辉 《中医教育》2007,26(6):29-31
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联合举办的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从单一性的办学形式向多样化的办学形式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顺应了世界高教民营化和市场化的趋势,弥补了公办高校和纯民办高校的某些缺陷,逐步成为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提升大众化教育水平和适应中国国情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