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1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21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9篇
  1篇
中国医学   233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逍遥丸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突触素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逍遥丸(舒肝解郁中药方剂)抗抑郁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以原位杂交和RT-PCR方法,研究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的海马突触素mRNA表达以及逍遥丸对其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突触素mRNA表达量明显上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西汀组、逍遥丸组大鼠海马突触素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内突触素表达上调,逍遥丸能下调其表达。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血根碱(SAN)对人鼻咽癌5-8F细胞自噬和增殖的影响,并探讨5-8F细胞自噬与增殖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MTT和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技术(RTCA)检测细胞增殖;单丹磺酰戊二胺(MDC)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自噬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SAN可显著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降低PCNA表达,诱导自噬小体形成,降低P62表达,提高Beclin-1表达、LC3Ⅱ/Ⅰ;而抑制自噬后(3-MA预处理),SAN诱导自噬和抑制细胞增殖作用显著减弱,同时,SAN对Beclin-1、LC3Ⅱ/Ⅰ、p62、PCNA的影响改变;SAN可激活AMPK/mTO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AMPK、p-AMPK并抑制mTOR表达;而抑制AMPK/mTOR信号通路后(抑制剂Compound C预处理),SAN诱导自噬和抑制细胞增殖作用显著减弱。结论:SAN能够抑制人鼻咽癌5-8F细胞增殖并诱导自噬,可能通过诱导细胞自噬抑制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mTOR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益气解毒方对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Th17细胞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8例经益气解毒方加常规治疗的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观察组)及l5例常规治疗的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Th17细胞比例,RT-PCR法检测Foxp3 mRNA和ROR-γt mRNA转录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和Foxp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数量比例和ROR-γt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TGF-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解毒方可影响中晚期鼻咽癌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与功能,增强Th17细胞的分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IL-6和TGF-β水平而逆转鼻咽癌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 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大鼠肝脏SREBP-1c、ABCA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建立SD大鼠NAFLD模型,并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进行干预治疗4周,观察该药对大鼠血脂、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并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药物对大鼠肝脏SREBP-1c、ABCA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空白组、观察组肝脏TG、TC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同时SREBP-1c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但观察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BCA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 对肝脏组织SREBP-1c蛋白表达的下调,以及对ABCA1蛋白表达的上调,可能是多烯磷脂酰胆碱改善NAFLD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6.
加味虎杖散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加味虎杖散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予加味虎杖散治疗,对照组60例予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观察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总显效率分别为88.2%和58.8%,对照组分别为60.0%和28.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NIH-CPSI总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虎杖散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有良效。  相似文献   
57.
目的 通过观察黄芩苷对乳腺癌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Capillary Vessel Permeability,CVP)、赖氨酰氧化酶(Lysyl Oxidase,LOX)及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等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黄芩苷可能的抗乳腺癌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在裸鼠皮下接种MDA-MB-231乳腺癌细胞株建立乳腺癌移植瘤模型;实验分为模型组、黄芩苷组、阿霉素组、黄芩苷+阿霉素组。于接种第7日开始:黄芩苷组每天灌胃黄芩苷水溶液(100 mg·kg-1),连续14天;阿霉素组每3天腹腔注射一次阿霉素(5mg·kg-1),共用药5次;模型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10 mL·kg-1),连续14天;黄芩苷+阿霉素组每天灌胃黄芩苷水溶液(100 mg·kg-1),连续14天,并每3天腹腔注射一次阿霉素5 mg·kg-1,共5次。给药期间监测移植瘤体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620 nm下测OD值来反映黄芩苷对肿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比色法检测黄芩苷对裸鼠血清中丙二醛(MDA)的影响;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赖氨酰氧化酶(LOX)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组、阿霉素组、黄芩苷+阿霉素组瘤体重量均明显减轻(P<0.05);黄芩苷+阿霉素组瘤体重量较阿霉素组明显减轻(P<0.05)。②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组降低乳腺癌组织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而阿霉素组则增加肿瘤组织中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黄芩苷组能够明显抑制荷瘤裸鼠血清MDA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阿霉素组促进MDA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黄芩苷+阿霉素组促进MDA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组裸鼠乳腺癌组织LOX的表达显著下调(P<0.01),阿霉素组肿瘤组织中LOX表达增加(P<0.05);黄芩苷+阿霉素组能下调裸鼠乳腺癌组织LOX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黄芩苷能够明显抑制乳腺癌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黄芩苷降低肿瘤组织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裸鼠血清中丙二醛、乳腺癌组织中赖氨酰氧化酶的表达,从而改变肿瘤缺氧微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分析湖南部分地区前列腺癌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就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的2 877例前列腺癌患者年龄、病理类型和中医证型资料,分析探讨前列腺癌发病现状及流行趋势。结果:2010年291例,2011年315例,2012年213例,2013年220例,2014年159例,2015年226例,2016年199例,2017年180例,2018年577例,2019年497例。患病人群年龄资料显示:40岁以下罕见,65~79岁呈高发病率。年龄组变化趋势为:65~79岁年龄组发病比例逐年增加,10年间增加至63.9%;80岁及以上组发病上升更明显,10年间增长率达到97.9%。病理分型中主要为腺癌。腺癌1441例(50.1%),腺泡细胞腺癌例201例(7.00%);滤泡状腺癌37例(1.29%),前列腺导管癌27例(0.94%),病例未特指273例(9.49%),其他腺癌166例(5.77%)。其中157例患者进行了中医辨证分型,主要为肾虚证型,其中肾阴虚者40例(25.5%),肾阳虚69例(43.9%)。结论:2010~2019年湖南地区前列腺癌发病呈老龄化趋势,65~69岁为发病峰值,65~79老年男性为高危人群,需加强健康宣教和早诊早治工作,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MR T2mapping成像评价止痛健骨方治疗骨性关节炎软骨损伤疗效的价值。方法采用木瓜蛋白酶关节腔注射法制作新西兰大白兔膝骨关节炎模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组、止痛健骨方治疗组。各组治疗4周后行膝关节MR T2mapping成像并对关节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含量进行免疫组化分析。比较各组间关节软骨T2值及关节软骨MMP-1含量的差异,并分析不同干预方法、关节软骨MMP-1含量与关节软骨T2值的相关性。结果模型对照组关节软骨T2值高于其他3组(P均0.01),其他3组间关节软骨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模型组、止痛健骨方治疗模型组间关节软骨MMP-1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2组关节软骨的MMP-1含量低于模型对照组(P均0.05)、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关节软骨MMP-1含量与T2值间为非线性关系,随着前者的升高,后者先缓慢上升再快速上升(P0.05)。结论 MR T2mapping成像有助于评价止痛健骨方治疗模型兔骨关节炎软骨损伤的疗效,关节软骨MMP-1含量与T2值间可能为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