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7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Chi YL  Xu HZ  Lin Y  Huang QS  Mao FM  Wang XY  Ni WF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6):383-386
目的探讨经皮显微脊柱内窥镜(MED)下松解、复位和寰枢椎(C1、2)侧块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难复性C1、2关节脱位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8例患者中齿突发育不良3例,陈旧性齿突骨折2例,先天性齿突缺如、颅底凹陷症和齿突不连各1例。按Symon和Lavender临床标准评定中型4例,重型3例,特重型1例,施行经皮MED下C1前间隙松解、复位、侧块螺钉固定和植骨融合术。结果8例难复性寰枢椎关节脱位7例完全复位,1例部分复位。全部采用经皮前路C1、2侧块螺钉固定,位置良好,平均手术时间120min(90-150min),出血量150ml(100-250m1)。随访8-16个月,总有效率100%,显效率51.25%;椎管减压平均改善率76.5%。无内固定断裂与松脱,骨性愈合,颈部旋转受限30°~40°。结论MED下C1、2前间隙松解、复位、侧块螺钉固定和植骨融合治疗寰枢椎关节脱位,达到传统开放手术要求,此技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2.
MRI诊断椎管内肿瘤明显优于其它影象学检查,它不仅能直接显示肿瘤的形态、边界,以及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同时能观察到相应部位脊髓受压的程度。我们自1992年1月~1996年10月共收治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肿瘤48例,其中术前经MRI检查35例,现就其MRI的表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3.
骨科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SWO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临床护理路径进行SWOT分析,探讨了其在骨科应用中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发展机遇以及面临的挑战。认为骨科具有患者的病情变化相对较少,实施临床路径变异检讨简单等优势,笔者所在科室具有医疗、护理工作实力雄厚、条件充足的优势;但是,仍存在术前变异较多、医师变异大、在手术时间上有系统差异等劣势。当前,笔者所在科室面临医院领导高度重视、科室扩大发展规模、新的医疗护理模式下患者需求不断增加等机遇,需应对骨科固定器械更新快、护理发展相对滞后的挑战。认为根据科室当前的条件,为了临床护理路径的顺利开展,选择胫腓骨骨折患者健康教育设立临床护理路径较为理想。取得一定经验后,可向其他单病种发展,并向多科协作的I临床路径发展。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应用内镜技术辅助松解术治疗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3月至2006年3月,收治44例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男19例,女25例;年龄24~67岁,平均37.6岁.对27例32腕腕管综合征患者中的7例8腕行Okutsu法手术,15例18腕行Chow法手术,5例6腕行皮肤牵引法腕管外镜下腕横韧带切断术;8例9肘肘管综合征和7例腓总神经卡压患者通过CO2 充气皮下气腔法内镜下行肘部尺神经松解前置术和腓总神经松解术;2例四边孔综合征患者用自制的组织撑开器内镜辅助下行腋神经松解术.术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44例患者均在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发生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切口1~3 cm,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8.5个月.感觉功能在1~3个月内恢复,达S4级.43例患者运动功能在6~12个月内恢复至4~5级,未见复发病例;1例腓总神经卡压患者随访至24个月时,因伸踝、趾肌力恢复至2级停止而二期行肌腱转位术.除1例腓总神经卡压患者外,43例患者均于术后12个月复查肌电图,结果 显示神经传导速度正常,神经所支配肌肉重收缩呈单纯一混合相或混合相.结论 内镜辅助治疗部分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安全实用,不仅能达到与常规开放手术相同的疗效,而且更微创、美观,但由于其手术适应证的局限性,开放手术仍是目前治疗周围神经卡压的常规方法 .  相似文献   
35.
Bosworth骨折又称腓骨骨折移位交锁,一般于距骨外旋时,造成胫腓下联合韧带破裂,腓骨向后内移位,交锁于胫骨后外侧嵴的后内面,由于骨间膜的张力和踝关节外侧韧带的张力,腓骨近端发生交锁。笔者自1994年5月~1998年5月共治疗24例,发现该病有其治疗特点。  相似文献   
36.
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内固定初始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松质骨螺丝钉和钢板内固定前后环或后环的稳定性差异。方法:将6具尸体骨盆随机取3具做压力测试为正常组,然后制成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模型,分别行后环松质骨螺丝钉结合前环螺丝钉、后环松质骨螺丝钉、后环结合前环钢板、后环钢板内固定。结果:后环松质骨螺丝钉内固定强于钢板螺丝钉内固定,增加前环内固定可以显著增加前环的稳定性。结论: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螺丝钉内固定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前后环内固定要优于单纯后环内固定。  相似文献   
37.
38.
Yang L  Li B  Yang LL  Pan XY  Li C  Guo XS  Huang JW  Wang ZW  Chen H  Zhao YM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6):1122-1124
目的 评估微创可注射型植骨材料(MIIG)结合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MIIG结合内固定方法治疗的1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年龄、性别、骨折类型较为相似且行自体髂骨植骨结合内固定治疗的13例患者的资料进行比较。对比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胫骨平台关节软骨面的复位及手术后1年的软骨面再塌陷情况、膝关节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50个月,平均18个月。MIIG结合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在胫骨平台关节软骨面术后1年再塌陷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较自体髂骨植骨结合内固定治疗有显著优势,在膝关节功能恢复和手术后即刻关节软骨面复位等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 MIIG结合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最大优点在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有效防止关节软骨面的再塌陷,是骨外科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9.
目的总结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微创治疗原则和疗效。方法20岁以上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49例,在充分术前准备情况下,49例新鲜中青年股骨颈骨折采用C臂X线机监控下闭合复位AO空心钛螺钉内固定微创治疗。结果4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42个月,其中44例骨折愈合且无股骨头坏死;型及型5例股骨头坏死和骨不愈合。结论闭合复位AO空心螺钉微创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手术创伤小、方法简便,对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桡骨头切除术后的远期并发症。方法:对单纯行桡骨头切除的30例桡骨头粉碎骨折患者作长期随访,分别从临床指标及放射学指标进行评估。结果:术后随访2~10年(平均5.5年),桡骨头切除后会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如肘、腕关节疼痛,前臂转旋功能障碍,肘关节不稳定,桡骨干上移、侧移,肘、腕关节骨性关节炎及下尺桡关节脱位或半脱位等。结论:桡骨头切除远期会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应慎重选择,严格掌握适应症,不可作为单纯性桡骨头骨折的首选方法,只要技术条件成熟,桡骨头尽量保留,这样有利于维持肘关节正常的结构,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