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8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观察靳三针微创埋线对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成靳三针组和常规针刺组各38例,分别予靳三针微创埋线治疗及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重、BMI、腰围、腰臀比及血脂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靳三针组总有效率为92.1%,常规针刺组为8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靳三针组在腰围、腰臀比方面改善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在LDL-C、TC及TG方面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靳三针微创埋线法对单纯性肥胖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治疗后体重、BMI及血清中的血脂含量与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在减少患者腰围和腰臀比上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市售桡骨远端小夹板尺度规格、力学性能。方法用随机抽样法将4家桡骨远端木制夹板分为GM组、HM组、JM组、XM组,可塑型夹板分组为GK、HK、JK、XK组,各组30付。对比分析各个夹板长度、宽度、厚度,木质夹板表面粗糙度、力学性能。结果 4家木制夹板的掌、背、尺、桡侧板的长和宽、厚度、表面粗糙度、最大加载值、强度值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各类可塑夹板掌、背、尺、桡侧板的长、宽对比有显著性差异,厚度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各厂商生产的小夹板产品规格不一,不够规范,没有统一标准,提示小夹板规格标准化的建立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3.
陈旭 《吉林中医药》2012,32(9):921-923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预处理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的定向诱导作用.方法:在无菌条件下从成年大鼠胫骨骨髓分离出MSCs,以1:3的比例传代,取第3代的细胞,接种后随机将MSCs分为5-氮杂胞苷(5-Aza)诱导分化组、黄芪注射液预处理后5-Aza诱导分化组及对照组,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鉴定MSCs表面标志物及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Ⅰ.结果:培养后的细胞表面CD44表达阳性;黄芪注射液诱导组、5-氮杂胞苷(5-Aza)诱导分化组、黄芪注射液预处理后5-Aza诱导分化组诱导后的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细胞之间形成连接,排列方向趋于一致,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肌钙蛋白Ⅰ(cTnⅠ)表达均阳性,黄芪注射液预处理后5-Aza诱导分化组表达相对更强,与其他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黄芪注射液可体外诱导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采用黄芪注射液预处理后5-Aza诱导分化的方式相对其他的方法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消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4例给予中药消瘀汤口服,对照组24例给予达那唑口服,2组均治疗3个月后评定疗效,观察血清CA125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9.2%,两组CA125比较无显著差异性,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复查肝肾功能未见异常,对照组3例ALT升高。结论:以益气化瘀法立方的消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显著,可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CA125水平从而改变盆腔血液循环达到缓解和治疗内异症的目的,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65.
目的建立基于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PRO)评价量表,从患者报告的角度为胸腰椎压缩骨折临床疗效评价提供一个新的方法。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查询、专家咨询等方法,参考患者日常就诊时的主诉,结合国内外临床常用量表的条目,进一步完善量表并形成PRO初始量表。结果初步形成一个具有4个域体系(躯体症状、躯体感觉、心理状态和社会交往)、16个条目的量表。该量表总克朗巴赫系数α(Cronbach'sα)为0.878。折半信度(Split-Cronbach'sα)分析为0.783。量表KMO统计量为0.831,通过Bartlett检验,各变量间信息的重叠程度较高(2=1 921.243,P<0.01),适合做因子分析。结论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可作为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报告的临床疗效评价的初级量表。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大补元煎加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症状体征为轻、中度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大补元煎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氨基葡萄糖与醋氯芬酸肠溶片口服治疗,连续治疗3周,比较两组膝部肿胀、疼痛、压痛、关节功能的积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38%,对照组为87.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体征积分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1、2周前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补元煎加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与西药相当,在改善关节症状上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67.
改良柳木小夹板治疗桡骨下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改良柳木小夹板与传统小夹板治疗桡骨下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61例桡骨下段伸直型骨折患者分为改良柳木小夹板治疗组、传统小夹板对照组,每组分别为31、30例.进行治疗前、治疗后第1、3、7、30天的疼痛、肿胀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15 d内的调整次数,评定治疗后第45天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疼痛、肿胀、调整次数等方面的评分在自身前后对照、治疗后组间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中治疗组在治疗前至第3天时段疼痛明显缓解(P<0.05),在第3天至第7天时段肿胀明显减轻(P<0.01),评分降幅分别为(28.71±5.16)、(0.84±0.52)分,15 d内调整次数为(1.58±0.78)次;对照组在第3天至第7天时段疼痛缓解,肿胀评分在第7d至第30 d时段才明显减轻,评分降幅分别为(13.83±3.13)、(1.40±0.56)分,15 d内调整次数为(3.03±0.81)次.而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柳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下端骨折,能显著减少骨折早期的肿胀、疼痛和调整次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小夹板外固定器.  相似文献   
68.
"第二肩关节"又被称之为肩峰下关节,其上为喙肩弓,下为肩袖及肱骨结节.它虽不具典型的关节结构,但从功能上应视为一个关节,其间大的肩峰下-三角肌下滑膜囊可视为关节腔[1].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头穴长时间留针结合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4例.治疗组实施头穴长时间留针疗法和强制性运动疗法,对照组仅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3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STEF、上肢FMA评定及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两组间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穴长时间留针结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可在短期内改善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二者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70.
赵亮  李彤  姜涛  于月明 《吉林中医药》2009,29(7):577-578
目的:研究川芎嗪注射液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具体疗效。方法:将TCD确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80例,随机分为川芎嗪注射液合生脉注射液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维脑路通注射液)40例,进行临床比较观察。结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治疗组为95%。两组恶心、呕吐和纳差症状消失时间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合生脉注射液是预防和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安全有效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