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1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6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26篇
综合类   225篇
预防医学   5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3篇
中国医学   577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1 毫秒
41.
<正>先兆流产是指妊娠28周前先出现少量阴道出血,常为暗红色或血性白带,无妊娠物排出,随后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妇科检查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经休息及治疗后症状消失,可继续妊娠者[1]。早期先兆流产指妊娠周数小于12周出现的先兆流产。在祖国医学中归于"胎漏""胎动不安"范畴,其病症及病名由来已久,早在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便有关于"妊娠下血"的记载。目前,研究发现先兆流产约占所有妊娠的25%,其中  相似文献   
42.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的发生与脑-肠轴失调相关.脐针具有缓解痉挛,治疗腹泻的作用.我们假设: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typ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D)存在脑肠肽分泌紊乱,脐针通过调控脑肠肽分泌改善IBS患者症状.目的探讨脐针治疗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脑肠肽的影响.方法 60例患者符合罗马Ⅳ制定的IBS-D的诊断标准,单盲随机分为2组:脐针组30例,予脐针;益生菌组30例,予地衣芽孢杆菌胶囊治疗,疗程均4周.同时征集30名健康志愿者作基线检测对照.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 SF-36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评分,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 P物质(substance P, SP),一氧化氮(nitricoxide, NO),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含量的变化.试验过程中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脐针组及益生菌组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00);治疗后脐针组及益生菌组SF-36量表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00),HAMD及HAMA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00);治疗后脐针组及益生菌组患者血清5-HT, CGRP, SP, NO, VIP含量显著下降(P0.0001).结论脐针能有效改善IBS-D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理精神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降低5-HT,CGRP,SP,NO, VIP水平,调节脑肠肽分泌相关.其治疗效果与益生菌制剂相当.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膜联蛋白A1在不同程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差异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8住院治疗的134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组,轻型颅脑损伤组(A组)41例,中型颅脑损伤组(B组)51例,重型颅脑损伤组(C组)42例,并设正常对照组(D组)38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4组血清膜联蛋白A1水平。结果4组血清膜联蛋白A1水平分别为:A组1.865±0.233ng/ml,B组1.326±0.419ng/ml,C组0.556±0.184ng/ml,D组2.061±0.316ng/ml。A组、B组和C组患者血清膜联蛋白A1水平均低于D组,C组患者血清膜联蛋白A1水平低于B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血清膜联蛋白A1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膜联蛋白A1水平可能与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的脑损伤程度相关,检测血清膜联蛋白A1水平有助于评估创伤性颅脑损伤的病情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44.
正不孕症是全球最普遍的女性健康问题之一,而输卵管阻塞是引起继发性不孕的首要原因~([1]),临床又以输卵管非特异性炎症所致多见。性生活过早、不洁性行为、腹部手术、多次流产史、生殖道炎症等是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发病常见诱因。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中西医治疗现状综述如下。1中医药治疗1.1内治法该病治疗的重点在于"通",将"化瘀通络"作为基本治法贯穿整个治疗过程,结合中医辨证  相似文献   
45.
文章主要介绍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誉江南之何氏妇科外姓传人——傅萍教授、主任医师治疗围绝经期女性不寐的经验。傅萍教授认为,围绝经期不寐女性,主要发病机制是肝肾阴虚、心神失养,其主要治则方法是滋肾养肝、宁心安神。傅萍教授治疗围绝经期女性不寐经验在临床运用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中医辩证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0月住院治疗的老年痴呆患者共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联合中药辩证治疗,对照组患者只采用针灸治疗;记录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CT变化、血清中甘油三酯、胆固醇及β-脂蛋白的变化,参照《老年呆病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判定患者的疗效;所有资料经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率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χ2检验。结果 68例患者治疗3个疗程共24例,治疗4个疗程共22例,治疗5个疗程共12例,治疗6个疗程共10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2%(30/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6%(23/34),χ2=4.191,P<0.05;治疗后,2组的脑萎缩及血脂异常例数均减少,但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药联合辩证治疗用于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及抑郁症状的改善效果,为临床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乳腺癌切除术患者9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按照乳腺外科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5天的抑郁、焦虑状态的变化情况,同时通过生活质量调查量表(SF-36)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前SDS 量表、SAS 量表评估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术后观察组 SDS 量表的评估结果为(44.35±4.68)分,SAS 的评估结果为(42.71±5.83)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 =6.35、6.87,均 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在精力、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精神健康、情感职能以及社会功能维度的评估结果分别为:(64.42±12.83)分、(63.28±14.07)分、(62.24±15.17)分、(61.72±14.52)分、(65.42±10.78)分、(68.62±11.86)分、(69.48±12.79)分、(70.39±13.6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相应指标(t =10.22、11.68、10.98、12.54、12.56、13.17、1,3.98、15.48,均 P <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乳腺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抑郁的症状,进而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非哺乳期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乳腺穿刺液标本中亲脂性棒状杆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该院收治的20例非哺乳期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经48 h培养阴性的乳腺穿刺液标本,通过延长培养时间及改变培养条件进行苛养菌的培养。采用16S rRNA测序分析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飞行质谱技术分别进行菌种的鉴定;采用E-test法对最低抑菌浓度(MIC)进行测定,采用欧洲药敏试验委员会(EUCAST)标准进行敏感性判读;采用1%吐温-80血平板进行对照的亲脂性试验。结果共分离得到20株苛养菌,其中16株克氏棒状杆菌,1株结核硬脂酸棒状杆菌,1株棒状杆菌某些种,2株厌氧菌(分别是黑尔嗜胨菌和贪婪丙酸杆菌)。1株结核硬脂酸棒状杆菌对所有试验药物均高度敏感,其余17株棒状杆菌体外对青霉素类、大多数头孢类药物敏感,但对红霉素、克林霉素高度耐药,少部分菌株对左氧氟沙星高度耐药。亲脂性试验显示,所有棒状杆菌均具有良好的亲脂性。结论亲脂性棒状杆菌,尤其是克氏棒状杆菌与非哺乳期肉芽肿性乳腺炎密切相关,亲脂性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实验室须高度重视并改善培养条件及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飞行质谱技术进行准确鉴定以提高培养检出率。临床治疗建议使用亲脂性较好且敏感的利奈唑胺等抗菌药物进行目标性治疗。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以弥漫性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为主要病理表现的成人紫癜性肾炎(DEP-HSPN)的临床、病理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5年来经肾活检确诊的8例成人DEP-HSPN临床、病理和预后资料,并分别与同病理级别非DEP-HSPN患者进行比较,同时分析影响紫癜性肾炎疗效的因素。结果:(1)DEP-HSPN患者起病急,临床表现重,6例表现肾病综合征,4例患者存在肉眼血尿,4例起病时即存在肾功能下降。7例病理分级为Ⅲ级,1例为Ⅳ级,光镜主要表现为弥漫性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可合并细胞性新月体及肾小球内炎性细胞浸润。(2)同为Ⅲ级的DEP-HSPN和非DEP-HSPN患者比较,DEP-HSPN患者病程较短,临床多见肉眼血尿,24 h尿蛋白量高,较多影响肾功能。(3)治疗后平均随防(14.43±7.21)月,其中2例临床痊愈,3例蛋白尿<1 g/d和(或)镜下血尿,2例蛋白尿>1 g和(或)镜下血尿,1例GFR<60 ml/min,治疗反应较同级别的非DEP-HSPN慢,但随访末期GFR<60 ml/min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多因素分析显示肾小球慢性病变积分及血浆白蛋白水平影响疗效。结论:DEP-HSPN起病较急,临床表现较重,并较多影响肾功能。治疗反应相对慢。  相似文献   
50.
肾风病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继后在《中藏经》、《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黄帝内经太素》等文献中均有论述。如《素问·风论》:"以冬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庞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素问·奇病论》:"有病庞然如有水状,切其脉大紧,身无痛,形不瘦,不能食,食少……,病生在肾,名为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